共734,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杜行敏( 南阳郡公 )
杜之亮
杜正伦( 襄阳公、南阳县侯、襄阳县公 )
杜易简
杜文范
杜审言(字 必简 世称 文章四友 行第 五 )
杜求仁
杜景俭( 景佺 名 元方 别称 遇徐、杜者生 )
杜从则
杜元志(字 道宁 )
杜严
杜令昭
杜咸
杜希望
其它辞典(续上)
杜之松杜行敏( 南阳郡公 )
杜之亮
杜正伦( 襄阳公、南阳县侯、襄阳县公 )
杜易简
杜文范
杜审言(字 必简 世称 文章四友 行第 五 )
杜求仁
杜景俭( 景佺 名 元方 别称 遇徐、杜者生 )
杜从则
杜元志(字 道宁 )
杜严
杜令昭
杜咸
杜希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太宗贞观十七年,为齐州兵曹参军。时齐州都督齐王祐杀长史及典军,据州反,诏李绩讨之。兵未至,行敏执祐而降。后累迁常州刺史,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封南阳郡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58 【介绍】: 隋至唐初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杜之松兄。隋文帝仁寿中,为汉王谅府参军,坐谅反系狱,令赦得免。入唐,历司勋员外郎。高宗显庆中,为黄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隋文帝仁寿中,与兄杜正玄、杜正藏均以秀才擢第。善属文,深明佛经。高祖武德中,为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李世民表值秦王府文学馆。太宗贞观时,以魏徵荐,迁兵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中书侍郎,论事称旨。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同以敢于直谏为太宗赞许。旋为太子左庶子,坐事流驩州。久之,授郢、石二州刺史。高宗显庆元年,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年,拜中书令。三年,坐与李义府不协,出为横州刺史。有《春坊要录》及文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隋仁寿中,以秀才擢第。入唐,太宗召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627),擢兵部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高宗显庆元年(656),改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年,兼度支尚书,迁中书令,封襄阳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正伦善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思恭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新唐书·艺文志》二、三、四分别著录《春坊要录》4卷、《百行章》1卷、文集10卷,俱佚。《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正伦。相州洹水人。高祖朝历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中累迁中书侍郎。赐爵南阳县侯。显庆初累授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兼太子宾客宏文馆学士。封襄阳县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迁居河南巩县。杜审言从兄。登进士第。九岁能属文,及长博学,为岑文本所器。初补渭南尉。高宗咸亨初,迁殿中侍御史。尝道遇李敬玄不避,敬玄恨,召为考功员外郎屈之。时裴行俭与敬玄不平,易简因上书言敬玄罪,帝恶易简等朋党,贬开州司马。有《御史台杂注》及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杜审言从祖兄。9岁能属文。登进士第,补渭南县尉。高宗咸亨中,历殿中侍御史、司封员外郎,改考功员外郎。贬为开州司马,寻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旧唐书·杜审言传》,《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六、卷一〇。易简博学有高名,善著述,撰有文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自长安尉应举擢第,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为侍御史张由古、宋之顺所排蹙。迁刑部员外郎,以承务郎特授西台舍人。高宗上元二年,官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46—708 【介绍】: 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必简。高宗咸亨元年进士。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历迁隰城尉、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则天时,累擢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配流岭外。寻召授国子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卒年六十余。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5?—708 字必简。排行五。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父迁居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其后任隰城尉,累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审言子杜并年方十六,刺杀季重,当即杜并亦被杀。武后闻此,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为中宗流放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对其生平事迹多所考證。审言为杜甫祖父,杜甫诗法深受其影响。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唱和,对近体诗之形成颇有贡献。审言今存诗43首,仅两首古体,五律、五排、七律、七绝诸体有佳作,其中五律尤为量多质高,庄严典丽。有宋本《杜审言集》1卷。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杜审言(648?—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类),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高宗咸亨元年(670)擢进士第,授隰城尉,迁江阴尉,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寻免归,武则天召见,拜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部。中宗神龙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流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卒。审言善五言诗,工书翰,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有《杜审言集》十卷,已佚。今《杜审言诗集》三卷乃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一卷。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学士高才命世,凌轹同等,律调琅然,极其华茂。然其心灵流畅,不烦构结,而自出雅致。旷代高之,以为家祖。少陵雄生后代,威凤之丸,不离苞素者也。《守岁》篇云:“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薰天”,气色高华,罕得其比。《艺苑卮言》
杜审言华藻整栗,小让沈、宋,而气度高逸,神情圆畅,白是中兴之祖,宜其矜率乃尔。艺圃撷馀
杜必简性好矜诞,至欲“衙官屈、宋”。然诗自佳,华于子昂,质丁沈、宋,一代作家也。乃有杜陵鬯其家风,盛哉!诗薮
初唐无七言,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五言则“行止皆无地”、“独有宦游人”,排律则“六位乾坤动”、“北地寒应苦”,七言则“季冬除夜”、“毗陵震泽”,皆极高华雄整。少陵继起,百代模楷,有自来矣。诗镜总论
杜审言浑厚有馀。唐诗归
钟云:初唐诗至必简,整矣,畅矣。吾尤畏其少。古人作诗不肯多,意其不善。又云:必简数诗,开诗家齐整平密一派门户,在初唐实亦创作。《诗源辨体》
杜审言五言律体巳成,所未成者,长短两篇而已。今观沈、宋集中,亦尚有四、五篇未成者。然则五言律体实成于杜、沈、宋,而后人但言成于沈、宋,何也?审言较沈、宋复称俊逸,而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亦是律诗正宗。《唐诗绪笺》
五言律诗贵乎沉实温丽,雅正清远。含蓄深厚,有言外之意;制作平易,无艰难之患。最不宜轻浮俗浊,则成小人对属矣。似易而实难。又须风格峻整,音律雅浑,字字精密,乃为得体。初唐惟杜审言创造工致,最为可法。《唐律消夏录》
必简诗用意深老,措辞缜密,虽极平常句中,一字皆不虚设。其于射洪,犹班之于史也。后来尽得其法者,唯文孙工部一人。《载酒园诗话又编》
杜必简散朗轩豁,其用笔如风发漪生,有遇方成圭、遇圆成璧之妙。即作磊砢语,亦犹苏子瞻坐桄榔林下食芋饮水,略无攒眉蹙额之态。此僻涩苦寒之对剂也。但上苑芳菲,止于明媚之观。石洲诗话
杜必简于初唐流丽中,别具沉挚,此家学所有启也。三唐诗品
承流散藻,词非一骨,间有六代遗音,而律诗清柔,无复陈隋健响,于初唐最为晚派。自诞“衙官屈宋”,殊太过情。乃如“云霞出海”、“草绿长门”,亦自独辟生蹊,发为孤秀,以罕见长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正伦从子。高宗永淳中,授监察御史。后与徐敬业举兵反武则天,死于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景佺。唐冀州武邑人,初名元方,后改现名。举明经第。累擢司刑丞,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时称遇徐、杜者生,遇来、侯者死。武周延载元年,以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为祥,众贺之,景俭独以为草木黄落,而木复花,是渎阴阳,则天称其为真宰相。以事贬秦州刺史。圣历元年,复拜相。寻罢为秋官尚书,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杜淹孙。武则天时,自检校尚方少监授雍州司马,兼知尚方少监事。中宗时,官至蒲州刺史、工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道宁。能诗。武则天至中宗时,任职麟台,与沈佺期等唱和。玄宗开元中,累官金部员外郎、度支、考功二曹郎中。十年,官蕲州刺史。官终杭州刺史。有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中,为海州刺史。值海潮涨,令昭筑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防之,民免于患,闾里歌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正伦从孙。登进士第。累擢右台监察御史。牂柯反唐,咸监军出征,擒其酋,遂平之。迁侍御史,出为汾州长史。玄宗开元中,为河北按察使。后坐用法深,贬睦州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为安陵令,有异政。玄宗开元中,累授鄯州都督,知留后。破乌莽众,进拔新城。时置镇西军,希望引师部分塞下,吐蕃惧,遗书求和。后吐蕃复悉众争檀泉,希望大小数十战,俘其大首领,焚积蓄。居数岁,刍粟金帛丰余。官终西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