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程材
材异
粗材
达材
材雄
珍材
砚材
上材
三材
兼材
材望
材地
无弃材
笛材
栎材
《漢語大詞典》:程材
见“ 程才 ”。
《漢語大詞典》:程才
亦作“ 程材 ”。
(1).衡量考较才能。 汉 王充 论衡·量知:“夫儒生与文吏程材,而儒生侈有经传之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故明主程才以効业,贞臣底力而辞丰。” 刘孝标 注:“故主则程其才而授官,臣则辞其丰而致力。” 李善 注引说文:“程,品也。”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之一:“举贤而问, 炎汉 之得人;射策程材, 有唐 之明詔。”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照得星辉云烂,人文乃成化之基;圣域贤关,黌宇实程材之藪。”
(2).呈现才能。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文选·张衡〈西京赋〉:“侲僮程材,上下翩翻。” 薛综 注:“程,犹见也;材,伎能也。” 卷盦 《〈蔽庐丛志〉序》:“自兹以降,代有作人,程才效伎,称夕秀焉。”
《漢語大詞典》:材异(材異)
指才能杰出的人。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淮 南多俊贤,歷代挺材异。”
《漢語大詞典》:粗材
亦作“麄材”。
(1).粗大的树材。 唐 薛能 《新竹》诗:“柳营茅土倦麤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2).粗鲁无才学的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道学》:“开閫扞边者,则目为麄材。”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 宋 明 以来,重文轻武,自是文人不屑习武,而习武者皆係麤材。”
《漢語大詞典》:达材(達材)
见“ 达才 ”。
《漢語大詞典》:达才(達才)
亦作“ 达材 ”。亦作“ 达财 ”。
(1).使之通达、成才。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焦循 正义:“财即才也,才恐其滞而不通,故达之。” 元 姚燧 《襄阳庙学碑》:“ 世祖 詔即 闕里 ,聚 孔 、 颜 、 孟 三族,置官而教之,以俟其成德达才者。” 明 宋濂 《故熊府君墓志铭》:“自 吴公 纘承 伊 洛 之绪於将坠之餘,完经翼传,扶秘阐幽,所以化导其徒者,多成德达财,出而用世。”
(2).通达事理的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至 孝成皇帝 ,达材通人 刘向 子 歆 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録》《略》。”
《韵府拾遗 东韵》:材雄
周书文帝纪论:于是内询帷幄,外仗材雄,推至诚以待人,宏大顺以训物。
《骈字类编》:珍材
苏轼 和晁叔美诗 珍材尚空谷,疲马正长途。
《漢語大詞典》:砚材(硯材)
可作砚台的石料。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巖石皆有黄臕,如玉之瓜篓也。胞络黄臕凿去,方见砚材,世所谓子石也。”
分類:砚台石料
《漢語大詞典》:上材
见“ 上才 ”。
《漢語大詞典》:上才
亦作“ 上材 ”。
(1).上等的才能。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皇甫氏 文武上才,为 汉 忠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谬:“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
(2).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唐 方干 《越中逢孙百篇》诗:“上才乘酒到 山阴 ,日日成篇字字金。” 元 范梈 《休日出郊》诗:“迁臣逐客皆前辈,幕长郎官尽上才。”
(3).上等的材料。 南朝 齐 谢朓 《高松赋》:“若乃体同器制,质兼上才。”
《漢語大詞典》:三材
(1).指天、地、人。易·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舒和》:“一德惟寧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赋》:“以设象,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荀子·君道:“材人愿慤拘録,计数纤嗇,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修饰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修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知好士之为美名也,知爱民之为安国也,知有常法之为一俗也,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知无与下争小利之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权物称之为不泥也,是卿相辅佐之材也……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3).三位辅弼之才。国语·晋语四:“且 晋 公子,敏而有文,约而不諂,三材侍之,天祚之矣。”三材,指 狐偃 、 赵衰 、 贾佗 三人。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周礼·考工记·轮人:“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郑玄 注:“三材,所以为轂、辐、牙也……今世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也。”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 郑玄 注:“三材,胶、丝、漆者。”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吕氏春秋·本味》:“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高诱 注:“三材,水、木、火。”
《漢語大詞典》:兼材
亦作“ 兼才 ”。 兼具各种才能。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抗疏定乱,信文武之兼材。” 清 王晫 今世说·术解:“ 方 名 其义 , 江 南 桐城 人,天才横溢,不让其兄。力矫健,能腾身屋上,履如平地。时推为兼才。”
分類:兼具才能
《漢語大詞典》:材望
(1).才德和名望。 唐 张景毓 《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君之兄 羲 ,材望冠时,声名动俗。”新唐书·汉中王李瑀传:“ 瑀 早有材望,伟仪观。”
(2).指有才德和名望的人。 宋 陆游 《条对状》:“若朝廷或有大事,势须遣使,即乞於廷臣中遴选材望,庶几不负任使,不啟弊端,实天下之幸。”
《漢語大詞典》:材地
质地。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分類:质地
《漢語大詞典》:无弃材(無棄材)
没有无用的材料。常喻人各有用。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赵幼文 校注引《淮南子·主术训》:“是故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无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 唐 薛据 《怀哉行》:“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用,有用寧自媒。”
《漢語大詞典》:笛材
用以制笛的材料。指笛竹。 宋 王安石 《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笛材平莹家故藏,砚璞坳清此新得。”
分類:材料
《漢語大詞典》:栎材(櫟材)
喻无用之材。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臣有愧积中,无阶报上。省諐田里,视桑荫之几何;托命乾坤,比櫟材而知免。”参见“ 櫟散 ”。
分類:无用
《國語辭典》:栎散(櫟散)  拼音:lì sǎn
栎木材质松散,只能勉强当柴烧,不能用作建材。故以栎散比喻才能平庸、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见《庄子。人间世》。《魏书。卷五二。列传。宗钦》:「伊余栎散,才至庸微。遭缘幸会,忝为枢机。」
分類:无用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