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其它辞典(续上)
武达材
周材芳
桂梁材
宋廷梁(子材 )
薛昂若( 骏材 )
楚材
罗栋材
姜良材
王廷材
陈湛恩(材洋 )
杨尔材
武达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武达材,山西省太原府文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97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120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周材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材芳,云南省楚雄府楚雄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会试47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31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癸丑(1877年6月9日),翰林院散馆,著以即用知县。改选广西思恩县知县。父周汝骧,官至襄阳府知府。
桂梁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桂梁材,云南省云南府昆明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43名。同年五月,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一
宋廷梁,字子材,晋宁人。光绪丁丑进士,署建昌知府。有《赋梅书屋诗集》。
维基
宋廷梁,云南省云南府晋宁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32名。同年五月,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澄江镇人,名骏材,别号澄江福地老人。光绪六年生,享年九十一岁,工诗词,擅书法,上海第一师范传习所毕业,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历任辅延小学、君永小学、市立第七学校、武进育德女校澄以及励实中学等校教师和代理校长。
楚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楚材,直隶省承德府滦平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罗栋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罗栋材,广西省梧州府苍梧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姜良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姜良材,江苏省江宁府六合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王廷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廷材,江苏省松江府娄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5名。同年五月,授户部员外郎。
陈湛恩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湛恩(1868~1926),字材洋,清彰化鹿港人,县学生员。日治后于明治三十年(1897)加入由许剑渔、蔡启运等鹿港、苑里两地士绅所组成的「鹿苑吟社」。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担任台中厅下埔姜崙公学校教员,大正三年(1914)期满十五年,获颁褒状及徽章。大正六年(1917)「栎社」鹿港籍成员陈怀澄、庄太岳、施家本等,于鹿港创「大冶吟社」,推陈湛恩为顾问。陈氏能诗善文,大正八年至十年间(1919~1921)有九篇文章入选彰化「崇文社」徵文,其中〈戒讼说〉、〈开拓实业策〉获第一名殊荣,惜其诗大多散佚,今陈氏诗作乃据《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文艺丛志》等报刊杂志,辑录编校。〖注文:参考《台湾日日新报》,「觞祝勤续教员」,1914年8月25日,第六版;苏秀铃《日治时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0年。〗
杨尔材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杨尔材(1882~1953),澎湖人。尔材幼受业于卢汝翰,迁民雄经商失利,移居朴子,设帐教授汉学,与日籍东石郡守森永信光创立朴雅吟社。其平日所作,或应募或应酬或寓言,有数千首之多。分古体、律、绝,由短而长,由小而大,汇成《近樗吟草》。  尔材诗歌写作的特色,就诗体言,生于海滨,长游江湖,似乎养成尔材击剑任侠的性情,长篇歌行或古诗。于题材方面,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时事诗,如〈喜台湾光复作〉、〈雾社事变歌〉、〈农村叹〉(民国二十一年作为米禁出口)、〈舌耕叹〉(民国二十二年作为禁设书房教汉文)。二、「游赏诗」。在游赏诗里,尔材生活周围的高山遥水,具体地纳入长幅的诗篇,大开大阖,气势壮阔,如〈玉山上望海〉。三、风俗诗。这一类诗,以竹枝词的形态呈现,刻画地理形制,反映他在朴子生活居家的环境与他处不同的实况,代表作则为〈朴子竹枝词〉二十首,描绘朴子市镇的特色。如今朴子市博厚里、文化里毗连处之开元路一带,称五甲尾。旧时最基层行政区域为「甲」,自配天宫妈祖庙作起点向西行,此处适位于第五甲之末端,故有「五甲尾」之称。当时此地聚集了五十馀家贸易商行(俗称船头行),是朴仔脚最繁荣之地方。一甲一即今朴子配天宫至往荣昌戏院道巷口(食道乐餐厅)之一段。二甲戏自一甲末端起至玉胜巷口(天鹅行洋品店)一段。三甲自自二甲末端起至往东和戏院道巷口(昔时此处为土地公庙口)一段。四甲自自三甲末端起文化路口(创设刺绣业家蔡国谋宅)一段。一甲贯通至五甲这条路,就是今日的开元路,是旧时朴子唯一的闹区道路。尔材于〈朴子竹枝词〉就吟诵道:「五层崎接暗街幽,大铳街连七崁头。一甲行行通五甲,看来大道曲如?。」(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