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阳人,一作河阳人,字次山,号渔社。孝宗乾道二年监进奏院。六年,知常州。七年,提举浙西常平。淳熙九年,知秀州。光宗绍熙二年为四川总领。工画山林人物。
全宋文·卷五四○二
李结,乾道中监行在都进奏院,七年提举两浙西路常平盐茶公事。淳熙间尝知常州,坐事放罢。绍熙元年,除湖北转运副使,以言者劾其刻剥民间,寝罢新命,差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五九、四三之三七、七三之三,《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州番禺人,字立翁,号渔湾。李昴英子。理宗宝祐元年进士。授京邸教授。累迁至尚书工部侍郎。时贾似道专政,乞归,不许。恭帝德祐元年始得归里。尝纠练乡勇与元兵战于潮州。宋亡,愤郁而卒。
全宋文·卷八二○八
李志道,字立翁,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昴英子。宝祐元年进士,除京邸教授。次年改浙江佥宪。咸淳间为朝散大夫、广南东路提点刑狱、节制兵马兼屯田使、工部侍郎。贾似道专政,屡疏乞归。元兵南侵,志道纠集乡勇,督战于潮州。宋亡,愤郁而死。见《广东文徵》附作者小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三五
李翔,字举南。新会人。明武宗正德二年(一五○七)举人,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进士。历官衢州府推官、刑部主事、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兵部员外郎中、邵武府知府。挂冠归,自号渔樵适者,推明性命理气之原,阐所独得,著有《似说》、《閒稿》。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有传。
维基
李翔(1479年—1543年),字举南,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潮连乡人,军籍。治《易经》,行四,正德二年(1507年)广东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年四十五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八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名进士。授衢州府推官,擢升主事。官至福建邵武府知府,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考察留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约1679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原名仙吕,字笠鸿、谪凡,号天徒,后半生改名渔,号笠翁。入清,流寓金华、杭州、南京等地,终老于杭州。家设戏班。所著《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另有剧本《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及杂著《一家言》等。
词学图录
李渔(1611-1680)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文学家、戏曲家。十八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居南京,命居所名 "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有戏剧《凰求凤》、《玉搔头》等,小说《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又有《闲情偶寄》、《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三
李渔,字笠翁,兰溪人。有《一家言》。
《国语辞典》:李渔叔(李渔叔)  拼音:lǐ yú shú
人名。(西元1905~1972)原名明志,以字行,晚号墨堂,湖南湘潭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大学教授。精诗书,擅画梅。著有《花延年室诗》、《鱼千里斋随笔》、《风帘客话》、《墨辩新注》、《三台诗传》等。
《国语辞典》:李渔(李渔)  拼音:lǐ yú
人名。(西元1611~1676)字笠翁,号觉世稗官,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清代戏曲家。工曲文,时人誉称为「李十郎」。善为戏曲小说,尤精谱曲。作有〈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十二楼》、长篇小说《肉蒲团》,以及《閒情偶寄》一书。
《漢語大詞典》:李十郎
清 戏曲家 李渔 的别称。 清 李桓辑 《国朝耆献类徵·文艺四·李渔》:“ 李渔 ,字 笠翁 , 钱塘 人。流寓 金陵 著一家言,能为 唐 人小説, 吴梅村 所称精於谱曲,时称 李十郎 。”
分類:戏曲李渔
《国语辞典》:璅璅  拼音:suǒ suǒ
1.细碎烦杂。《文选。张衡。东京赋》:「薄守于敖,既璅璅焉,岐阳之蒐,又何足数。」清。李渔〈秦淮健儿传〉:「功名应赤手致,焉用璅璅章句为?」
2.平庸、鄙陋。晋。习凿齿〈与桓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国语辞典》:抹去  拼音:mǒ qù
涂掉、擦掉。如:「农夫在烈日下工作,不断地用毛巾抹去汗水。」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
分类:抹去李渔
《国语辞典》:不知趣  拼音:bù zhī qù
不懂得情趣。清。李渔《怜香伴》第二出:「我和你休做不知趣的人儿,把他好梦迟。」
《国语辞典》:美男子  拼音:měi nán zǐ
外表俊美,风度翩翩的男子。《太平广记。卷四六九。芦塘》引《录异记》:「此塘有鲛鱼,五日一化,或为美妇人,或为美男子,至于变乱尤多。」清。李渔《奈何天》第二七出:「原来如此,这也不难,待我奏明上帝,遣一位变形使者,把他身上的肢体从新改造一番,变做个美男子便了。」
《国语辞典》:意中缘(意中缘)  拼音:yì zhōng yuán
戏曲剧目。清李渔撰,为十种曲之一。记杭州女子杨云友归董思白,林天素归陈眉公的艳事。
《国语辞典》:没志气(没志气)  拼音:méi zhì qi
不知振作向上。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随何云)贤弟!你的封王,只待早晚间灭了项羽,便是囊中之物,却要去做草头大王,好没志气也!」清。李渔《怜香伴》第三四出:「胡说!好没志气,我当初做老儒不肯把你与人做小,如今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你还说这等丧气话。」
《国语辞典》:抛尸露骨(抛尸露骨)  拼音:pāo shī lù gǔ
人死后尸骨未经埋葬,暴露在外。清。李渔《奈何天》第二一出:「问你讨一口好棺木,省得死在他家,盛在几块薄板之中,后来要抛尸露骨。」
《国语辞典》:援笔而就(援笔而就)  拼音:yuán bǐ ér jiù
拿起笔来很快就完成。清。李渔《意中缘。第二出。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图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也作「援笔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