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2
词典
5
分类词汇
177
共182,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条约
待遇
让与
法人
享有
人格
宪法
人权
移转
转授
天权
时效
平权
复权
权益
《國語辭典》:
条约(條約)
拼音:
tiáo yuē
1.约定的事项、规章。《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诏殿中监段文楚为经略使,数改条约,众不悦,以胡怀玉代之。」《里语徵实。卷中下》:「条约:昔箕子避地朝鲜,其国俗未有检束之教,乃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后条约始此。」
2.国家与国家间所缔结的契约。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订立马关条约。」
分類:
条约
国家
条例
条文
和国
文约
约束
规章
签订
关政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权利
和义
义务
文书
《國語辭典》:
待遇
拼音:
dài yù
1.对待、接待。《南史。卷六四。列传。王琳》:「虽本图不遂,齐人亦以此重之,待遇甚厚。」《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好生待遇他,遣人招诱王彦章归晋。」
2.工作的报酬。指薪俸。如:「这职务待遇很高。」
分類:
待遇
接待
优遇
物质
对待
待人
恩遇
情形
报酬
政治
态度
给予
权利
地位
《國語辭典》:
让与(讓與)
拼音:
ràng yǔ
1.让给他人。《孔子家语。卷四。六本》:「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
2.法律上指物或权利之所有者,将物或权利移转他人的行为。
分類:
自己
财物
权利
移转
他人
《國語辭典》:
法人
拼音:
fǎ rén
一社会组织体,在法律上得为权利义务的主体。与自然人同为法律上所谓的人。法人的种类,依设立法规可分为公法人与私法人;依成立要件可分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依设立的目的,可分为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
分類:
法人
法律
法律用语
民事
事权
权利
能力
和民
事行
《國語辭典》:
享有
拼音:
xiǎng yǒu
取得、保有。如:「凡申请成为健身中心会员者,即可享有一切活动的优惠服务。」唐。
韩愈
〈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
〉:「克成厥家,享有全福。」《太平御览。卷九○。皇王部一五。后汉世祖光武皇帝》引袁山松《后汉书》:「故能享有神器,据乎万物之上矣。」
分類:
享有
享受
社会
会上
取得
权利
自由
声望
《國語辭典》:
人格
拼音:
rén gé
1.人的品格。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
2.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思考、情绪及行为上,所显现的一致而特定之模式。一般用法比「性格」广义。
3.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的资格。
分類:
人格
性情
道德
道德品质
按照
法律
气质
能力
社会
准则
总和
享有
权利
资格
《國語辭典》:
宪法(憲法)
拼音:
xiàn fǎ
1.在一国之内,规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之最高位阶法规范。
2.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分類:
宪法
国家
效法
公布
法典
布法
法令
法度
常规
规定
社会制度
制度
机构
公民
权利
和义
义务
《國語辭典》:
人权(人權)
拼音:
rén quán
1.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权利,也称「天赋人权」。
2.人民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自由、人身安全、工作、受教育、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财产等权利。
分類:
人权
人身
权利
和民
民主
主权
自由
安全
选举
受教
教育
宗教
信仰
《國語辭典》:
移转(移轉)
拼音:
yí zhuǎn
1.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如:「台风已经移转到日本去了。」
2.法律上指将权利义务让给他人之行为。如所有权之移转、债权之让与等。
分類:
法律
转移
法律名词
地位
权利
变动
住所
移转
物权
债权
《漢語大詞典》:
转授
转让(如交给自己的权力或权利)于他人。例如:将立法权转授于行政机构。
分類:
转让
交给
自己
权力
权利
他人
《國語辭典》:
天权(天權)
拼音:
tiān quán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四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δ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分類:
星名
天帝
天赋
权力
北斗七星
应有
君权
权利
四星
帝王
《國語辭典》:
时效(時效)
拼音:
shí xiào
1.在某一时间中方存在的效果。如:「这张发票已过了时效,留著它做啥?」
2.法律规定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或因继续特定的事实状态,所产生之法律效果。例如:《民法》的消灭或取得时效、《刑法》的追诉权时效与《行政罚法》的裁罚权时效等。
分類:
法律
规定
时间
刑事责任
作用
和民
民事诉讼
权利
有效期
《國語辭典》:
平权(平權)
拼音:
píng quán
权利平等,没有大小、上下、贵贱之分。如:「男女平权」。
分類:
权利
平等
大小
《国语辞典》:
复权(复权)
拼音:
fù quán
1.泛指恢复丧失的权利。
2.法律上指受褫夺公权者,经一定期限,或遇恩赦,而回复其公权,称为「复权」。
分类:
法律
恢复
丧失
权利
定期
期限
《國語辭典》:
权益(權益)
拼音:
quán yì
权利受益。如:「保护国民应享的权益。」
分類:
权益
应该
享受
不容
侵犯
权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