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笮鼠
古代一种杂技名称。南齐书·乐志三:“角抵、像形、杂伎,歷代相承有也。其增损源起,事不可详…… 江左 咸康 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分類:杂技
《漢語大詞典》:长趫(長趫)
亦作“ 长蹻 ”。 即高跷。杂技的一种。用双木续足,踏舞为乐。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旧唐书·音乐志二:“ 梁 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
分類:杂技
《分类字锦》:杖扑毬囊(杖扑毬囊)
分类:杂技
《漢語大詞典》:盌注
古代杂技的一种。
分類:杂技
《漢語大詞典》:椀珠伎
古杂技。犹今舞碟弄碗之戏。旧唐书·音乐志二:“又有弄椀珠伎、丹珠伎。”亦省称“ 椀珠 ” 元 吴莱 《椀珠伎》诗:“椀珠闻自宫掖来,长竿寳椀手中迴。”
分類:杂技
《國語辭典》:玩意儿(玩意兒)  拼音:wán yì ér
1.小玩具或装饰品。如:「书匮里摆的一些泥人、玩偶等等的小玩意儿,色泽鲜艳、造型轻巧,真是漂亮极了!」
2.用来寄托情趣或打发时间的事物。如唱戏、打牌、耍杂技等。如:「他退休后閒居无事,打算找些玩意儿打发时间。」也作「玩艺儿」、「顽意儿」。
3.对人、事、物的鄙称。《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守旧的女子,朝梳头,夜裹足,单做男人的玩意儿,我可不要娶这种女人?」
《分类字锦》:宛转随手(宛转随手)
鱼元机打毬作: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分类:杂技
《漢語大詞典》:透剑门(透劍門)
唐 时军中杂技名。骑士迅速通过插有利刃之狭窄通道,而人马无伤。 唐 赵璘 因话录·羽:“军中有透剑门伎。大燕日,庭中设幄数十步,若廊宇者,而编剑刃为榱栋之状。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马调道端,下鞭而进,錚焉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
《漢語大詞典》:投狭(投狹)
古杂技名。犹今之钻刀圈。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使之跳丸弄剑,踰锋投狭。”列子·说符“又有兰 子 又能燕戏者” 晋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狭者。”
《國語辭典》:吞刀吐火  拼音:tūn dāo tǔ huǒ
一种源于西域的杂技。《晋书。卷九四。隐逸列传。夏统》:「丹珠乃拔刀破舌,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流光电发。」《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后魏、北齐,亦有〈鱼龙辟邪〉、〈鹿马仙车〉、〈吞刀吐火〉、〈剥车剥驴〉、〈种瓜拔井〉之戏。」
分類:杂技戏法
《漢語大詞典》:吞剑伎(吞劍伎)
我国传统杂技之一。旧唐书·音乐志二:“ 梁 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
分類:杂技
《漢語大詞典》:拖马(拖馬)
宋 时的一种马戏杂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又有执旗挺立鞍上,谓之‘立马’……背坐或以两手握鐙袴,以肩著鞍桥,双脚直上,谓之‘倒立’。忽掷脚著地,倒拖顺马而走,復跳上马,谓之‘拖马’。”
《漢語大詞典》:拖绣球(拖繡毬,拖綉毬)
宋 时一种骑马追射红绣球的杂技游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旗次有马上抱红绣之毬,繫以红锦索,掷下於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曰‘仰手射’,右曰‘合手射’,谓之‘拖绣毬’。”绣,一本作“ 綉 ”。
《漢語大詞典》:踏局
亦作“蹋局”。 走绳索杂技动作之一。举起一脚,用一脚踩踏。局,跼。后汉书·礼仪志中“百官贺正月……百官受赐宴饗,大作乐” 刘昭 注引 汉 蔡质 《汉仪》:“以两大丝绳繫两柱閒,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於斗中。”
分類:杂技一脚
《漢語大詞典》:踏滚木
亦称“ 踏混木 ”。 古代百戏杂技之一。表演者踩踏圆木,使其滚动,并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至於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踘、分茶弄水,踏混木……不可指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又有踏滚木,水傀儡,水百戏,撮弄,各呈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