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戏法(戲法)  拼音:xì fǎ
1.藉各种道具,以秘密且快速的手法,表演超出寻常的动作,让观众感到变化莫测。元。范康〈竹叶舟〉:「恰才这一个风魔道士将一片竹叶,黏在壁上,变做小小的一只船儿,倒也好个戏法。」也称为「魔术」。
2.小手段。如:「这件事可要尽速办好,别耍什么戏法。」
《漢語大詞典》:抵戏(觝戲)
见“ 觝角戏 ”。
《漢語大詞典》:抵角戏(觝角戲)
即角抵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禅虚寺:“有羽林 马僧相 善觝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賁 张车渠 掷刀出楼一丈。”亦省称“ 觝戏 ”。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又令试觝戏, 仓龙 ( 富仓龙 )等亦不利。独 五千 ( 冯五千 )胜之,十万之众,为之披靡。”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朝廷以觝戏愚北卤,信有之矣。”参见“ 角抵戏 ”。
《漢語大詞典》:险竿(險竿)
杂技名。爬上高竿,并在高竿上做各种杂技表演。 唐 柳曾 《险竿行》:“百尺高竿百度缘,一足参差一家哭。险竿儿,听我语,更有险徒险於汝。”
《國語辭典》:跳剑(跳劍)  拼音:tiào jiàn
中国传统杂技表演。表演时将几把小剑,顺序抛向空中,然后一一用手接住,周而复始,不使落地。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角抵万夫,跳剑寻橦,蹴球踏绳,舞于竿头者,索气沮丧,逡巡不敢入。」
分類:杂技
《國語辭典》:戏曲(戲曲)  拼音:xì qǔ
1.中国传统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系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由演员以歌舞、动作、对白演出故事。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七。杂剧曲名》:「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戏曲继。」
2.杂剧或传奇的曲文。系根据一定的曲调谱写,字数、平仄及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
《漢語大詞典》:舞轮(舞輪)
古代一种杂技。用车轮等在手中抛弄。 晋 傅玄 《正都赋》:“手戏絶到,凌虚寄身,跳丸掷掘,飞剑舞轮。”旧唐书·音乐志二:“ 梁 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又有舞轮伎,盖今戏车轮者。” 吴荣曾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撞技和丸剑,在 汉 画像上面最常见,较少见的是安息五案和舞轮……舞轮是一人将一只车轮掷弄于手中。隋书·音乐志说是‘取车轮、石臼、大盆器等,各于掌上跳弄之’,当是表示演员膂力过人的一种惊险技艺。”
分類:杂技车轮
《漢語大詞典》:旋盘(旋槃)
杂技节目之一。即转碟。演员手持几根细竿,各顶一个盘子的底,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乐:“乐有搭鼓,即腰鼓也……又有踏謡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跳丸、吐火、吞刀、旋槃、斤斗,悉属此部。”
《漢語大詞典》:胡戏(胡戲)
胡人的歌舞、杂技等。 汉 贾谊 新书·匈奴:“令妇人傅白墨黑,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掩,为其胡戏以相饭。”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南方好傀儡,北方好鞦韆,然皆胡戏也。”
《國語辭典》:手技  拼音:shǒu jì
1.手艺。《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
2.伶人杂耍。《通俗编。俳优》:「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谓做戏法也。」
《國語辭典》:卖解(賣解)  拼音:mài jiě
指表演马技。亦泛指表演武艺、杂技,藉以谋生。《西游记》第二四回:「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去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
《漢語大詞典》:燕戏(燕戲)
(1).古代一种杂技。因动作轻疾如燕,故名。列子·说符:“ 宋 有兰子者,以技干 宋元 …… 元君 大惊,立赐金帛。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復以干 元君 。”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侠者。” 唐 张楚金 《透撞童儿赋》:“掩都卢其若无,顾燕戏而足哂。”
(2).谓燕子嬉戏地飞翔。 南朝 梁 何逊 《为人妾怨》诗:“燕戏还簷际,花飞落枕前。” 唐 唐彦谦 《春雨》诗:“綺陌夜来雨,春楼寒望迷。远容迎燕戏,乱响隔鶯啼。”
《國語辭典》:武会(武會)  拼音:wǔ huì
祭神献赛时所表演的杂技。如狮子、开路、杠子、少林、双石头等,均以武术为主,称为「武会」。
《漢語大詞典》:紫鹿
(1).古骏马名。
(2).古杂技名。晋书·乐志下:“於是除《高絚》《紫鹿》《跂行》《鳖食》《齐王捲衣》《笮儿》等乐,又减其廪。其后復《高絚》《紫鹿》焉。”
《漢語大詞典》:踏索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餘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张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岐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文献通考·乐二十:“絙戏, 汉 世以大丝绳繫两柱头閒,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张衡 所谓‘跳丸劒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谓之高絙,或曰戏绳,今谓之踏索焉。” 许地山 《女儿心》:“她学会些江湖伎俩,如半截美人、高跷、踏索、过天桥等等。”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