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竿首腹旋
傅休奕正都赋虬萦龙蟠委随纡曲杪竿首而腹旋承严节之繁促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竿尖烟火
东京梦华录神保观殿前两幡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竿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忽升河汉(忽升河汉)
王邕勤政楼花竿赋于是玉颜直上金管相催顾影而忽升河汉低首而下指楼台整花钿以容与转罗袖而徘徊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花落霏微
梁涉长竿赋有美人兮来从紫闱为都卢兮衣锦褧衣凝靓妆以如玉耸轻身兮若飞倏龙盘而婉转遂花落而霏微
分类:杂戏
《漢語大詞典》:滚核桃
旧时一种杂戏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鐘,弹拐子,滚核桃。”
分類:杂戏
《漢語大詞典》:河市乐(河市樂)
河市艺人演奏的杂戏。《续谈助》卷三引 宋 王曾 《沂公笔录》:“ 宋 城南抵 汴渠 五里,有东西二桥,居民繁伙,倡优亦众,然率多鄙俚,为高伶人所轻誚,每宴饮乐,必效其朴野之态以为戏玩,谓之‘河市乐’。迄今俳优常有此戏。”
《分类字锦》:含利化车(含利化车)
张衡西京赋:含利颬颬,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注: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颬颬,容也。颬,呼加切。
分类:杂戏
《漢語大詞典》:倡伎
(1).古称以歌舞杂戏娱人的男女艺人。后汉书·梁冀传:“ 冀 、 寿 共乘輦车……游观第内,多从倡伎,鸣钟吹管,酣謳竟路。”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 吴主 悲喜,迎拜於东门之外。既入庙,比七日三祭,设诸倡伎,昼夜娱乐。”云笈七籤卷四十:“不得躭著歌舞,以作倡伎。”
(2).娼妓。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张安贫儿镂臂文:“ 唐 宋 间恶少,竞刺其身……国朝此风遂絶。惟冶游儿与倡伎密,或札刺名号,以互相思忆。”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跋》:“倡伎以色事人,不能风雅。”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倡伎就大抵穿着‘利屣’,穿得久了,也免不了要‘趾敛’的。”
《漢語大詞典》:倡技
同“ 倡伎 ”。 指古代歌舞杂戏艺人。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其翌日,﹝ 孙晧 ﹞拜庙荐祭,歔欷悲感。比七日三祭,倡技昼夜娱乐。”
《分类字锦》:藏挟(藏挟)
文献通考:藏挟幻人之术,盖取物象怀之,使观者不能见其机也。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苍龙吹篪(苍龙吹篪)
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注:仙倡,伪作假形,谓如神也。罴、豹、龙、虎,皆为假头也。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白衣垂钓(白衣垂钓)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有一小船,上结小䌽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䌽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人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
分类:杂戏
《漢語大詞典》:扮会(扮會)
节日集会演出的杂戏及各种杂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迎春》:“令各行装演臺阁,娼优扮会。”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到十五日晚上…… 湖州府 太守衙前紥着一座鰲山灯。其餘各庙,社火扮会,锣鼓喧天,人家士女,都出来看灯踏月。”
《分类字锦》:倒行足舞
唐书礼乐志:睿宗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俯身就锋。历脸下。复植于背。觱篥者立腹上。终曲而不伤。又伏伸其手。二人蹑之。周旋百转。开元初。其乐犹与四夸乐同列。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倒投跟絓
张衡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修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注: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反絓橦上,若已绝而复连也。投,他豆切。跟,足踵也。
分类: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