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2
词典
9
分类词汇
103
共103,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录鬼簿
鲁斋郎
裴少俊
金院本
连厢词
感天动地
高文秀
滑稽戏
技和
诨裹
关马郑白
赫赫赤赤
肠里出来肠里热
搽旦
拔和
《国语辞典》:
录鬼簿(录鬼簿)
拼音:
lù guǐ bù
书名。元钟嗣成撰,二卷。依年代先后,记述一百馀位杂剧与散曲作家的小传,及其作品目录,因所录作家当时多已过世,故称为「录鬼簿」。为研究元代戏曲史的重要著作。
分类:
书名
钟嗣成
二卷
先后
记述
一百
杂剧
散曲
作家
《国语辞典》:
鲁斋郎(鲁斋郎)
拼音:
lǔ zhāi láng
1.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中的主角。仗著权势而为非作歹,强夺人妻女,后被包拯用计斩除。
2.杂剧名。元关汉卿作。叙述宋包拯智斩权豪鲁斋郎的故事。
分类:
杂剧
杂剧名
关汉卿
叙述
包拯
主角
权势
为非作歹
《国语辞典》:
裴少俊
拼音:
péi shào jùn
元白朴杂剧墙头马上中的人物。其与李女于洛阳相遇,李女掷以青梅,彼此赠诗定情。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小姐呵!空自恁掷果偷怜裴少俊。夫人啊!只好教驾车私走个卓文君。」
分类:
白朴
杂剧
人物
其与
洛阳
相遇
《国语辞典》:
金院本
拼音:
jīn yuàn běn
一种金代的戏剧。性质类似宋代的杂剧,为北宋杂剧的发展。通常分为艳段与正杂剧,并有末泥、引戏、副末、副净、装孤等五种角色,称为「五花爨弄」。金院本演出名目甚多,约有七百馀种。其演出形式接近于成熟的戏曲,多模拟各种社会职业的人物,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后来的元杂剧即脱胎于此。
分类:
戏剧
性质
类似
杂剧
《国语辞典》:
连厢词(连厢词)
拼音:
lián xiāng cí
金朝时的一种杂剧。有歌有舞,并常演唱小型戏剧。
分类:
杂剧
演唱
小型
戏剧
《國語辭典》:
感天动地(感天動地)
拼音:
gǎn tiān dòng dì
使天地为之感动,形容感人至深。《五灯会元。卷一○。归宗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
分類:
关汉卿
杂剧
《漢語大詞典》:
高文秀
元代杂剧作家。东平(今属山东)人。府学生员,早卒。有“小汉卿”之称。剧作今知有三十四种,其中以梁山“黑旋风”为主角的有八种。现存
《双献功》
、
《渑池会》
、
《襄阳会》
等五种。
分類:
高文秀
杂剧
剧作家
东平
山东
《國語辭典》:
滑稽戏(滑稽戲)
拼音:
gǔ jī xì
一种专门以幽默可笑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戏剧。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
分類:
闹剧
滑稽
参军戏
荒谬
可笑
人物
杂剧
中都
有以
调笑
表演
《漢語大詞典》:
技和
宋 代杂剧的散段。 宋 灌圃耐得翁
《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
:“杂扮或名杂旺,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 山 东 河 北村人以资笑。”
分類:
杂剧
《漢語大詞典》:
诨裹(諢裹)
头巾一类的东西。大多为教坊、诸杂剧人所戴用。 宋 灌圃耐得翁
《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
:“杂剧部又戴諢裹,其餘只是帽子幞头。” 宋
吴自牧
《
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
》
:“百官酒,三臺舞旋,多是諢裹宽衫,舞曲破攧。” 宋
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
:“教坊色长二人,在殿上栏杆边,皆諢裹宽紫袍金带义襴看盏。”
分類:
头巾
东西
大多
教坊
杂剧
剧人
《國語辭典》:
关马郑白(關馬鄭白)
拼音:
guān mǎ zhèng bái
元朝四位著名剧曲作家的合称。即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分類:
四大
杂剧
剧作家
关汉卿
马致远
《漢語大詞典》:
赫赫赤赤
象声词。 元 杂剧中多用作男女秘密约会的暗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第三本第三折:“偌早晚儍角却不来,赫赫赤赤,来。” 王季思 校注:“赫赫赤赤, 元 剧偷期暗号。”
分類:
象声词
杂剧
男女
秘密
密约
约会
暗号
《漢語大詞典》:
肠里出来肠里热(腸裏出來腸裏熱)
谚语。多见于 元 明 杂剧。意谓对于亲生子女总是疼爱的。 元
关汉卿
《哭存孝》
第二折:“亲儿落马撞杀了,亲娘如何不疼,可不道肠里出来肠里热,我也顾不得的,我看孩儿去也。” 明
无名氏
《怒斩关平》
第四折:“便好道肠里出来肠里热,我如今与孩儿送一顿饭,与孩儿喫了呵,以表俺子母每心肠。”
分類:
谚语
杂剧
亲生子女
总是
疼爱
《國語辭典》:
搽旦
拼音:
chá dàn
传统戏曲角色之一。多扮演活泼或轻浮泼辣的女子。元杂剧中称花旦为「搽旦」。
分類:
杂剧
脚色
《漢語大詞典》:
拔和
宋 杂剧的后散段。由杂扮艺人扮演,内容多为没有进过城见过世面的乡下人闹的笑话。 宋
吴自牧
《
梦粱录·妓乐
》
:“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后散段也。”参阅 宋 灌圃耐得翁
《
都城纪胜·众瓦技艺
》
。参见“ 拔禾 ”。
分類:
杂剧
杂扮
艺人
扮演
见过世面
乡下人
笑话
《國語辭典》:
拔禾
拼音:
bá hé
农夫。元。周文质〈蝶恋花。杨柳楼台套。神曲缠〉曲:「叹书生轻别素娥,看佳人输与拔禾。」
分類:
农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