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氏低温杀菌法(巴氏低温杀菌法)  拼音:bā shì dī wēn shā jùn fǎ
一种由热而冷的食物杀菌方法。通常用于牛奶保存,若将牛奶加温至摄氏六十三度,约三十分钟以上,然后迅速冷至摄氏十度以下,即可保持牛奶新鲜。亦可用于乳酪、啤酒及其他食物。西元一八六○年由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发明。
《国语辞典》:半路杀出程咬金(半路杀出程咬金)  拼音:bàn lù shā chū chéng yǎo jīn
程咬金为唐初大将程知节,相传他是个鲁莽憨直的人。全句比喻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出差错。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训诫他一顿,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把事情给搞砸了。」也作「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半途中杀出了个程咬金」、「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
《国语辞典》:卸磨杀驴(卸磨杀驴)  拼音:xiè mò shā lǘ
将推完磨的驴子卸下来杀掉。比喻将曾经为自己辛苦付出者一脚踢开。如:「老闆不顾情面地逼退老干部,卸磨杀驴的手段让人心寒!」
《国语辞典》:天生天杀(天生天杀)  拼音:tiān shēng tiān shā
自然生成,自然灭亡。《周书。卷四六。孝义列传。张元》:「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国语辞典》:畏罪自杀(畏罪自杀)  拼音:wèi zuì zì shā
因畏惧罪刑而自己寻死。如:「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所以就畏罪自杀了。」《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纪一》:「壬午,耿仲明军次吉安,畏罪自杀。」
《国语辞典》:斩刈杀伐(斩刈杀伐)  拼音:zhǎn yì shā fā
作战时用兵器互相砍杀。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国语辞典》:以杀止杀(以杀止杀)  拼音:yǐ shā zhǐ shā
用刑戮来制止人们互相攻杀。明。刘基〈拟连珠〉六八首之六一:「盖闻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也作「以杀去杀」。
《国语辞典》:一概抹杀(一概抹杀)  拼音:yī gài mǒ shā
全盘否定。如:「不能因为一次的疏失,就将他过去的努力一概抹杀。」《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
分类:全盘否定
《国语辞典》:双杀(双杀)  拼音:shuāng shā
棒球上指防守队以合法、快速的传球动作,使攻方二名球员接连出局。
《国语辞典》:躁杀(躁杀)  拼音:zào shā
气死、彆死。形容生气却无处发泄。《醒世姻缘传》第九回:「你这句话就躁杀我,你管我做什么?」
《国语辞典》:大屠杀(大屠杀)  拼音:dà tú shā
大规模的杀戮、杀害。如:「各国都对这场大屠杀发出谴责的声明。」
《国语辞典》:恶支杀(恶支杀)  拼音:è zhī shā
丑陋凶恶的样子。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呸!俺将你画的这恶支杀样势,莫不是盹睡了门神也那户尉。」也作「恶支沙」、「恶支煞」。
分类:丑陋凶恶
《国语辞典》:抄杀(抄杀)  拼音:chāo shā
劫夺财物并加以杀害。如:「盗匪沿路抄杀良民。」
《國語辭典》:自相残杀(自相殘殺)  拼音:zì xiāng cán shā
同一阵营的人互相杀害。《英烈传》第三回:「贼兵自相残杀,约折去大半。」也作「自相残害」。
《国语辞典》:妨杀(妨杀)  拼音:fáng shā
害死、连累而死。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将我的万言长策收了,又与了我三封书,两封书妨杀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