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杀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一、故杀〕,故杀者,谓作意故伤物命也。
〔二、误杀〕,误杀者,谓不作意误伤物命也。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一、自杀〕,谓无慈悲之心,于诸物命,辄自杀害,是名自杀。
〔二、教他杀〕,谓无慈悲之心,即自杀生,亦教他人杀生,是名教他杀。
二种杀生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
〔二、多病〕,多病者,谓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也。
故杀
【三藏法数】
故杀者,谓作意故伤物命也。
误杀
【三藏法数】
误杀者,谓不作意误伤物命也。
教他杀
【三藏法数】
谓无慈悲之心,即自杀生,亦教他人杀生,是名教他杀。
杀贼
【三藏法数】
贼即见、思惑也。以其劫人功德之财,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为贼。阿罗汉能断三界见、思之惑,故名杀贼。
眼不见杀
【三藏法数】
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
耳不闻杀
【三藏法数】
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
见杀
【三藏法数】
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
闻杀
【三藏法数】
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
疑杀
【三藏法数】
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不杀戒
【三藏法数】
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三藏法数】
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悯,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三藏法数】
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悯,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不杀配仁
【三藏法数】
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于六斋日,敕诸境内令行不杀
【三藏法数】
六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以此六日,四天王差遣使者,巡察世间。若遇修善人民,注禄增寿;不善人民,即降灾殃。若能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则合国常臻福善,永享安荣,是即忏悔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杀父母
【三藏法数】
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