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从死(從死)
(1).杀人以殉;陪葬。史记·秦本纪:“二十年, 武公 卒,葬 雍 平阳 。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暴虐不道。”
(2).自杀以陪随其死。汉书·匡衡传:“ 秦穆 贵信,而士多从死。”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会蒙古兵灭金:“将士皆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耶!’於是参政 孛术鲁娄室 、 乌林荅胡土 ……及军士五百餘人皆从死焉。”
《国语辞典》:飞剑(飞剑)  拼音:fēi jiàn
1.武器名。古时武术的暗器。
2.掷剑杀人。旧传精于剑术者能于数十里外杀人,称为「飞剑」。《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人能云游四海,藏身变形,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國語辭典》:蛊毒(蠱毒)  拼音:gǔ dú
1.以毒物害人。《左传。昭公元年》唐。孔颖达。正义:「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
2.害人的毒饵。
《国语辞典》:手刃  拼音:shǒu rèn
亲手杀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昨日方才同来饮酒,故此小妇人手刃了申兰,叫彼地方同擒了申春,只此是实。」
分类:亲手杀人
《國語辭典》:屠刀  拼音:tú dāo
宰杀牲畜的刀。如:「他手里拿了一把亮晃晃的屠刀。」
《國語辭典》:行凶  拼音:xíng xiōng
伤害别人的行为。《三国演义》第六一回:「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西游记》第二七回:「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
《國語辭典》:悬首(懸首)  拼音:xuán shǒu
杀人而悬其首级以示众。《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于窴传》:「烧杀吏士,上楼斩敬,悬首于市。」《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也作「悬头」。
《國語辭典》:批逆鳞(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鳞,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批逆鳞引申为直言诤谏。参见「婴鳞」条。《战国策。燕策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國語辭典》:婴鳞(嬰鱗)  拼音:yīng lín
传说龙喉下逆长著尺把长的鳞片,若有人触犯鳞片,龙必怒而杀人。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故后世将臣子勇于谏诤而冒犯君主威严,或触怒有强权的人而招致杀身者,称为「婴鳞」。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也作「批逆鳞」。
《國語辭典》:砧斧  拼音:zhēn fǔ
砧板与斧钺。为古代斩犯人的刑具。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也作「砧斧」。
《國語辭典》:砧斧(碪斧)  拼音:zhēn fǔ
砧板和斧钺。为古代斩犯人的刑具。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三八出:「不谓变发一朝,竟膏奸邪砧斧,父子死于非命,忠孝萃于一门。」也作「砧斧」。
《漢語大詞典》:椎剽
(1).杀人劫物。史记·货殖列传:“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姦冶。” 司马贞 索隐:“椎杀人而剽掠之。”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山贼 方清 蕞尔狂狡,敢干天诛,聚椎剽之徒,谓险远可恃,作为蛇豕,以荐食 句吴 。”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軾 备员偏州,民事勘简,但风俗武悍,恃好强劫,加以比岁荐飢,椎剽之姦,殆无虚日。”
(2).指杀人劫物者。新唐书·张镐传:“ 沈千载 者, 新安 大豪,连结椎剽,州县不能禽, 镐 遣别将尽殄其众。”
分類:杀人
《國語辭典》:自刭(自剄)  拼音:zì jǐng
割颈自杀。《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唐。白行简《李娃传》:「子若弃我,当自刭以就死。」
《國語辭典》:血海  拼音:xiě hǎi
1.形容重大。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水浒传》第一八回:「亏杀这个兄弟,担著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
2.中医上指位在大腿内侧的经穴。亦指冲脉。
3.中医上指冲脉。因它是十二经所归,诸络之海,藏血最多,故称为「血海」。
《國語辭典》:血海尸山(血海屍山)  拼音:xiě hǎi shī shān
血流成海,尸堆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國語辭典》:血债(血債)  拼音:xiě zhài
形容深仇重怨。常指争斗残杀引起的仇恨。如:「受害人为了讨还杀父血债,却转身成为另一个加害人。」
分類:杀人罪责
《漢語大詞典》:反杀(反殺)
报杀人之仇而杀人。周礼·地官·调人:“凡杀人有反杀者,使邦国交讎之。” 郑玄 注:“反,復也;復杀之。” 贾公彦 疏:“谓既杀一人,其有子弟復杀之。”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有反杀者,邦国交讎之’,又安得亲亲相讎也?”
分類:杀人
《漢語大詞典》:矫杀(矯殺)
谓假托君命以杀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王 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 晋鄙 。”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数 羽 曰……‘ 羽 矫杀 卿子冠军 ,自尊,罪二也。’” 颜师古 注:“矫,託也,託 怀王 命而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