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构 → 搆构”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3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宰杀务
昭信局
展览会
退休金
托儿所
文书房
文化馆
四译馆
四夷馆
苏拉
通讯社
通政司
通课司
誊录院
套汇
《漢語大詞典》:宰杀务(宰殺務)
五代 时 吕兖 所设专司屠宰民人以给军食的机构。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城中食尽,民食堇泥,军士食人,驴马相噉騣尾。 吕兗 选男女羸弱者,饲以麴麫而烹之,以给军食,谓之宰杀务。”亦称“ 宰务 ”。新五代史·杂传·刘守光:“ 兗 等率城中饥民食以麴,号‘宰务’,日杀以餉军。”
《漢語大詞典》:昭信局
清 代 光绪 年间成立的专门承办公债业务的机构。 清 胡思敬 《政变月记》:“始户部立昭信局, 恭王 献二万,为诸臣倡。”
《國語辭典》:展览会(展覽會)  拼音:zhǎn lǎn huì
陈列物品,于一定时间内供人观赏的集会,称为「展览会」。
《国语辞典》:退休金  拼音:tuì xiū jīn
公教机关或私人机构给退休员工的一笔酬金。
《國語辭典》:托儿所(托兒所)  拼音:tuō ér suǒ
学前儿童保育机构。分半日托、日托、全托,旨在接受委托,代为照顾年幼子女。也作「托儿所」。
《漢語大詞典》:文书房(文書房)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今朝参讲读之外,不得復见天颜,即司礼监亦少至内阁。上有命令,必传之内侍,内侍传之文书房,文书房传至阁臣等。”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文化馆(文化館)
为开展和辅导群众文化活动而设立的机构,也是群众进行学习和文娱活动的场所。
《漢語大詞典》:四译馆(四譯館)
清 代所设掌管接待四方邻国贡使和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原其故,由百务一諉之四译馆监督,而本司无权也。”参阅《清会典·礼部十四·会同四译馆》
《漢語大詞典》:四夷馆(四夷館)
(1). 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永桥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2). 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 、 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國語辭典》:苏拉(蘇拉)  拼音:sū lā
1.满州方言。皇宫内的仆役。《负曝闲谈》第二六回:「陆大军机下了车,便有苏拉接著,提一盏小灯笼。」
2.人名。(Sulla,Lucius,西元前138~前78)罗马将领及政治家。曾肃清马流士派,建立独裁体制,在政治上增加元老院名额,限制护官权力,以防政治腐化。最后隐退于坎佩尼亚。
《國語辭典》:通讯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國語辭典》:通政司  拼音:tōng zhèng sī
职官名。明、清时置,掌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便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也称为「银台」。
《漢語大詞典》:通课司(通課司)
明 代府县一级的税收机构。明史·食货志五:“ 太祖 初,征酒醋之税,收官店钱。即 吴王 位,减收官店钱,改在京官店为宣课司,府县官店为通课司。”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税收机构在京为宣课司,府县为通课司。”
《漢語大詞典》:誊录院(謄録院)
宋 始置, 明 清 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宋史·选举志一:“﹝ 景德 ﹞八年,始置誊録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録本,监以内侍二人。”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三
《國語辭典》:套汇(套匯)  拼音:tào huì
外汇市场的交易术语。指利用同一外汇在同一时期不同地点汇价的不同,从低价地点买进,从高价地点卖出,以获取差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