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5,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机彀
院长
指令
公职
食堂
赤历
通报
政权
公函
年报
平出
后勤
省城
政纪
下边
《國語辭典》:机彀(機彀)  拼音:jī gòu
1.机关、陷阱。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虽然他人又强马又肥,也拼的和他歹斗,难道我李世民便落人机彀?」《封神演义》第二○回:「自古权奸止爱钱,搆成机彀害忠贤。」也作「机扣」。
2.奥秘、道理。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三出:「若问缘由,谁能解得就中机彀?」
《國語辭典》:院长(院長)  拼音: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
2.各公私机构或学校,以院为名者,其最高长官称为「院长」。如:「行政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3.宋时的低阶军官,司缉捕之事。《水浒传》第三八回:「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
《國語辭典》:指令  拼音:zhǐ lìng
1.一种旧式公文。凡以上对下,因呈请而有所指示时用之。
2.指示、命令。唐。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号登元和,大圣载营,风挥日舒,咸顺指令。」
3.计算机程式中指挥电脑运作的代码。指令的长度,通常从4位元到64位元,包括运算码(opcode)及运算子(operand)。
《國語辭典》:公职(公職)  拼音:gōng zhí
凡官吏、议员及其他依法令而从事的公务职务。
《國語辭典》:食堂  拼音:shí táng
饭厅、饭馆。唐。柳宗元〈盩厔县新食堂记〉:「新作食堂于县内之右,始会食之也。」
《漢語大詞典》:赤历(赤曆)
亦作“ 赤历 ”。 宋 至 清 初,上级财政机关稽核各州县官府钱粮的册籍。 宋 庄简 《论王子献等札子》:“ 襄城 一邑,科率至十七万,谓之助国钱,更不抄上赤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其后 元鼎 奏:‘驱磨本州财赋,惟凭赤歷,难以稽考。’”《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 侯小槐 又説:‘小人只有四十亩地,赤歷可查。’”清史稿·食货志二:“﹝ 顺治 十一年﹞有赤历,令百姓自登纳数,上之布政司,岁终磨对。”清史稿·食货志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每岁将日收钱粮流水簿解使磨对,罢赤历。”
见“ 赤歷 ”。
《國語辭典》:通报(通報)  拼音:tōng bào
1.通知、传达。《董西厢》卷七:「恰正心头闷,见红娘通报,有人唤门。」《红楼梦》第六四回:「原是贾琏贾珍素日亲密,又是弟兄,本无可避忘之人,自来是不等通报的。」
2.机关内将某事通告本机关全体同仁时使用的文件。也作「通告」。
《國語辭典》:政权(政權)  拼音:zhèng quán
人民管理政府的权力,相对于治权而言。「政」为众人之事,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称为「政权」。
《國語辭典》:公函  拼音:gōng hán
1.一种公文。用于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往复公文时。
2.多数人联合署名的信函。
《国语辞典》:年报(年报)  拼音:nián bào
一年发行一次的出版品。如机关团体的年报。如:「我们打算将历年来的年报合订成辑。」
《漢語大詞典》:平出
(1).古代文书中提到天神、地祇、天子、皇后等时应提行以示尊崇,谓之“平出”。唐六典·礼部·郎中员外郎:“昊天,后土,天神,地祇,上帝,天帝……皇帝,天子,陛下,至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皆平出。”
(2). 宋 代中央机关的官员出任地方官,不含贬责之意,亦谓“平出”。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熙寧 以前,臺官例少贬责,间有补外者,多是平出,未几復召还。”
《國語辭典》:后勤(後勤)  拼音:hòu qín
处于后方从事支援前方的业务或工作。如:「她在航空公司担任地面后勤的工作。」
《國語辭典》:省城  拼音:shěng chéng
省政府所在地。《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帐的人。」《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区奉仁是久在外任,省城里这些同寅,素来隔膜。」也称为「省会」、「省垣」。
《國語辭典》:政纪(政紀)  拼音:zhèng jì
指行政纪律。
《國語辭典》:下边(下邊)  拼音:xià biān
1.在某物之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下边穿著条香色洋布袷裤,套著双青缎子套裤。」也作「下面」。
2.次序较后的部分或位次较低的地方。如:「下边所要介绍的是我们公司的最新产品。」也作「下面」。
3.部属。如:「宣布加班后,下边的反应如何?」也作「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