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9,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弃本求末
弃本逐末
清源正本
情本由衷
穷本极源
去本就末
去本趋末
去末归本
南监本
拟话本
内视返本
评点本
评选本
赔本
十行本
《漢語大詞典》:弃本求末(棄本求末)
见“ 弃本逐末 ”。
《國語辭典》:弃本逐末(棄本逐末)  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
《國語辭典》:弃本逐末(棄本逐末)  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诗刊》1978年第1期:“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参见“ 清源 ”。
《漢語大詞典》:清源
亦作“ 清原 ”。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分类字锦》:情本由衷
白居易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判临邦匡乏情本由衷为国救灾美终归上丁分条出守求瘼居心岁不顺成人既忧于二釜公有滞积户将饩以一钟是输济众之诚允叶分忧之政
分类:蠲赈
《國語辭典》:穷本极源(窮本極源)  拼音:qióng běn jí yuán
推究事情的根本。如:「要恢复民族地位,穷本极源,先要将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也作「穷源推本」。
《國語辭典》:去本就末  拼音:qù běn jiù mò
放弃最根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求取末端细节。《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去本趋末(去本趨末)
见“ 去本就末 ”。
《國語辭典》:去本就末  拼音:qù běn jiù mò
放弃最根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求取末端细节。《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去末归本(去末歸本)
旧指舍弃工商业,回到农业生产上去。汉书·地理志下:“ 信臣 ( 召信臣 )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
《漢語大詞典》:南监本(南監本)
明 南京 国子监刊行的版本。 钱基博 《版本通义·历史》:“至 明 洪武 时,取天下书板入之 南京 。此板遂入国子监,世遂称为南监本( 归安 陆心源 存斋 仪顾堂续跋)。”
《漢語大詞典》:拟话本(擬話本)
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本用以称 宋 元 间受话本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如《宣和遗事》等。今则多指 明 代文人模拟 宋 元 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即 鲁迅 所指“ 明 之拟 宋 市人小说”,如 冯梦龙 《三言》中的一部分和 凌濛初 的《二拍》等。
《分类字锦》:内视返本(内视返本)
道生旨王母有金珰玉佩之道轩辕行内视返本之术
分类:道教
《漢語大詞典》:评点本(評點本)
经人评论圈点的书本。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不过 唐 宋 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亦省作“评本”。《百科知识》1983年第9期:“自 李贽 之后,评家蜂起,评本盛行。”
《漢語大詞典》:评选本(評選本)
附有评论的作品选集。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不过 唐 宋 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
《國語辭典》:赔本(賠本)  拼音:péi běn
做生意亏损资金、本钱。《儒林外史》第二○回:「选本总要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
《漢語大詞典》:十行本
指 南宋 时的《十三经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称。 清 阮元 《重刻宋板注疏总目录》:“右《十三经注疏》共四百十六卷……有 宋 十行本注疏者,即 南宋 岳珂 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附《释音注疏》也。其书刻於 宋 南渡之后,由 元 入 明 ,递有修补。至 明 正德 中,其板犹存,是以十行本为诸本最古之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