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3
词典
2
分类词汇
70
佛典
1
共7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皇质
范畴
品质
美学
抽象
界说
绚质
议论文
表面
人性论
破质
知一万毕
万变不离其宗
违质
望表知里
《漢語大詞典》:
皇质(皇質)
谓远古人民朴实无伪的本质。
《
后汉书·崔駰传
》
:“今圣上之育斯人也,朴以皇质,雕以 唐 文。” 金
元好问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诗:“ 尧 时皇质未全散,不论朝野皆欢虞。”
分類:
远古
人民
朴实
实无
本质
《國語辭典》:
范畴(範疇)
拼音:
fàn chóu
知识或思维的对象,经分析后所归之各大类,且可依之以成系统者。如:「他所说的话题,皆不出艺术的范畴。」
分類:
范畴
类型
思维
范围
客观事物
本质
概括
反映
《國語辭典》:
品质(品質)
拼音:
pǐn zhí
物品的质地。如:「商品品质的好坏关系产销市场的开拓。」
分類:
品质
物品
质量
作风
思想
认识
品性
本质
《國語辭典》:
美学(美學)
拼音:
měi xué
研究人对艺术品的欣赏与创作能力及艺术品本身组织法则与内容,更进一步探讨艺术品间关系的一种学问。
分類:
美学
一般规律
原则
探讨
本质
《國語辭典》:
抽象
拼音:
chōu xiàng
1.哲学上指从个别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其共同点的思想活动。相对于具体而言。
2.泛指笼统概括。亦相对于具体而言。如:「你的话说得太抽象了,能不能具体一点?」
分類:
抽象
许多
多事
具体
经验
舍弃
个别
只是
本质
理论
属性
《國語辭典》:
界说(界說)
拼音:
jiè shuō
语词或概念的完整意义,称为「界说」。清。马建忠《马氏文通。卷一。正名》:「凡立言,先正所用之名,以定命义之所在者,曰界说。」
分類:
定义
本质
内涵
外延
《漢語大詞典》:
绚质(絢質)
华丽的本质。 明
陆时雍
《
诗镜总论
》
:“ 隋煬 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虽卸华谢彩,而绚质犹存。”
分類:
华丽
本质
《國語辭典》:
议论文(議論文)
拼音:
yì lùn wén
文体名。旨在论證说明。参见「论说」条。
分類:
议论文
剖析
论证
本质
规律
提高
读者
文体
《國語辭典》:
表面
拼音:
biǎo miàn
1.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如:「这张书桌的表面做得非常粗糙。」
2.事物的外在现象或非实质的部分。如:「只是表面好看,而没有好的内容,岂不像个绣花枕头?」
分類:
表面
外界
外在
接触
本质
《漢語大詞典》:
人性论(人性論)
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一般指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剥削阶级人性论。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社会性的人性通常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此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去解释人性。但是社会性并不等同于阶级性,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也是不确切的。
分類:
共同
本质
理论
离开
社会性
解释
剥削阶级
《漢語大詞典》:
破质(破質)
破坏质体;改变本质。 唐
孟郊
《上张徐州》
诗:“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分類:
破坏
质体
本质
《漢語大詞典》:
知一万毕(知一萬畢)
《
庄子·天地
》
:“通於一而万事毕。”后用“知一万毕”谓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章句
》
:“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分類:
万事
理解
本质
《國語辭典》:
万变不离其宗(萬變不離其宗)
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无论形式上有何变化,本质始终如一。如:「只要抓住窍门,万变不离其宗,一定可以澈底解决。」
分類:
上变
本质
《漢語大詞典》:
违质(違質)
谓本质邪恶。
《
国语·晋语四
》
:“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竢。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 韦昭 注:“违,邪也。”
分類:
本质
邪恶
《漢語大詞典》:
望表知里(望表知裏)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
:“若夫神龙负卦,瑞雀衔书, 安釐王 汲冢 之文, 穆天子 羽陵 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唐
刘知几
《
史通·叙事
》
:“斯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殫,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捫毛而辨骨,覩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
分類:
观察
察事
表面
推知
本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