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子猷竹
 
谁家多竹门可款
 
子猷爱竹
 
猷家
  
款竹谁家
 
王家种竹
 
王家竹
 
子猷宠
 
爱竹啸名园
 
翠竹谁家门可款
  
看竹问主
 
款门不问谁家竹
 
篮舆爱竹
 
门深款竹
 
随宜有竹
 
王家看不足
 
王家看竹
 
子猷风调
 
子猷幸见过
 
多竹门可款
 
逢竹便寻
 
未尝一日可无竹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203~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简释

此君: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例句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吴融 岐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 徐夤

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李群玉 题王侍御宅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杜牧 题刘秀才新竹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牟融 题陈侯竹亭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韦式 一字至七家诗竹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上书北阙
 
故人明主
 
未尝弃汝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64~
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雒阳。唐·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盖萧何初立未央宫,以厌胜之术,理宜然乎?」
《唐摭言》卷十一〈无官受黜〉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诏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业。」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此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國語辭典》:未尝(未嘗)  拼音:wèi cháng
1.不曾。《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持论从容,未尝言人所短。」《三国演义》第一三回:「臣观贾诩虽为李傕腹心,然实未尝忘君,陛下当与谋之。」
2.不见得、未必。通常后接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但语气委婉。《三国演义》第三回:「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分类字锦》:未尝皱眉(未尝皱眉)
吕氏家塾记:邵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皱眉。
分类:
《分类字锦》:未尝渝夺(未尝渝夺)
李甘济为渎问:济南去数十里过河矣,寡介如此,驰狂浊中,未尝波渝气夺。
分类:
《分类字锦》:未尝相见(未尝相见)
南史阮孝绪传:鄱阳王妃,孝绪姊也。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王怅然叹息。王诸子笃渭阳之情,岁时之贡,无所受纳,未尝相见,竟不之识。或问其故,孝绪曰:我本素贱,不应为王侯姻戚,邂逅所逢,岂关始愿。
分类:甥舅
《分类字锦》:未尝箕股(未尝箕股)
高士传: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馀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
分类:恭敬
《分类字锦》:未尝跛倚(未尝跛倚)
宋史李沆传: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
分类:恭敬
《国语辞典》:未尝不可(未尝不可)  拼音:wèi cháng bù kě
只要环境条件允许,所做的事也无不可。如:「如果有其他方法可行,放弃原计画也未尝不可。」《镜花缘》第四七回:「设或耽搁过迟,阿父不能守候,我就在此同你静修,也未尝不可。」
《分类字锦》:北客未尝(北客未尝)
黄庭坚 戏荅晁深道乞消梅诗 北客未尝眉自颦,南人誇说齿生津。
分类:梅杏
《國語辭典》:得未尝有(得未嘗有)  拼音:dé wèi cháng yǒu
从来未曾有过。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二首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也作「得未曾有」。
《國語辭典》:得未曾有  拼音:dé wèi céng yǒu
从来不曾有过。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尝有」。
《國語辭典》:不应(不應)  拼音:bù yìng
不回应。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
《漢語大詞典》:未常
(1).犹未尝。未曾,不曾。《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自临阵以来,未常有此大捷。”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小子相人多矣,未常有这等一庄事。”《水浒传》第九三回:“﹝ 李逵 ﹞忽转念道:‘外面雪兀是未止。’心里想着,身体未常动掸,却像已走出亭子外的一般。”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太保代父肃客,自晨至午,既无他语,亦未常少移徙,正襟危坐,待父归,始揖而退。”
(2).犹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委婉地表示肯定。 明 李贽 《读史·晁错》:“ 汉文 有 汉文 之术数也, 汉高 有 汉高 之术数也……以至六家九流,凡有所挟以成大功者,未常不皆有真实一定之术数。”参见“ 未尝 ”。
《國語辭典》:未尝(未嘗)  拼音:wèi cháng
1.不曾。《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持论从容,未尝言人所短。」《三国演义》第一三回:「臣观贾诩虽为李傕腹心,然实未尝忘君,陛下当与谋之。」
2.不见得、未必。通常后接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但语气委婉。《三国演义》第三回:「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国语辞典》:没一事不可对人言(没一事不可对人言)  拼音:méi yī shì bù kě duì rén yán
清白坦诚,未尝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如:「他处事光明磊落,没一事不可对人言。」
《国语辞典》:没有过(没有过)  拼音:méi yǒu guò
不曾有、未尝有。如:「提到做恶事,我是从来没有过。」
《漢語大詞典》: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國語辭典》:此君  拼音:cǐ jūn
1.这个人。略含亲敬的意思。
2.语出《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后用以竹的代称。宋。苏轼 于潜僧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