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志桩(誌樁)
刻上尺度的木桩。用以测量水位之高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十四日》:“ 江 汉 水势俱盛大,以 皇华馆 誌桩量之, 江 水已长三丈矣。”
《漢語大詞典》:樴樴
象声词。钉木桩的声音。周礼·地官·牛人“以授职人而芻之” 唐 贾公彦 疏:“充人置樴入地之时,樴樴然作声。”
《漢語大詞典》:桃橛
桃木桩,旧时用以辟邪。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橛:“橛,音厥,即杙也。人多削桃木钉于地上,以镇家宅,三载者尤良。”
《国语辞典》:桩柱(桩柱)  拼音:zhuāng zhù
插入地面的木桩石柱。如:「为了防止桥面继续下陷,工人们在桥下打下支撑的桩柱。」
《国语辞典》:短撅儿(短撅儿)  拼音:duǎn juē ér
短的木桩、木头。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只好做顽桩儿系马,短撅儿拴驴。」
分类:木桩木头
《漢語大詞典》:伏桩(伏樁)
埋设木桩。 严复 《救亡决论》:“不讲光、电、气、水,又何能为伏桩、旱雷与通语、探敌诸事也哉!” 周振甫 注:“伏桩旱雷:埋木桩,埋地雷。”
分類:埋设木桩
《漢語大詞典》:钩樴(鉤樴)
亦作“ 鉤弋 ”。 带钩的小木桩。墨子·备梯:“县火,四尺一鉤樴。” 孙诒让 间诂:“鉤樴,盖以弋著鉤而县火。” 岑仲勉 简注:“樴同杙,鉤杙即杙之鉤曲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正月二月中,以鉤弋压下枝,令著地。” 缪启愉 校释:“‘杙’的本字作‘弋’,是小木桩;‘鉤弋’就是小木桩带鉤的,像杈鉤之类。”
《漢語大詞典》:滉柱
防洪护堤的木桩。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钱塘江 , 钱氏 时为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餘行,谓之滉柱……盖昔人埋柱,以折其怒势,不与水争力,故江涛不能为害。”
分類:防洪木桩
《漢語大詞典》:标桩
通常为了某一具体目的(如作植物的支撑、框架的构件或系牛马用的桩杆,作为标记边界、地基或土地所有权范围的界桩)插入或打算插入土地的尖端木桩或其它材料的桩
插入地里的通常是锥形的木料或金属块(如为了标出地界或限界或立桩标出一项地产要求)
被置于某一重要测量点供使用(如在三角测量中)的永久性标志
《漢語大詞典》:陂栅
用成排木桩打入溪流遏挡水流下泄,使水位渐高(其作用如今之水库)的水利工程。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如地势曲折而水远,则为漕架连筒阴沟,浚渠陂栅之类,引而达之。”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七。
《漢語大詞典》:顶桩(頂樁)
上端支承建筑物的木桩。 宋 苏轼 《西新桥》“百夫下一杙,椓此百尺泥”自注:“桥柱石磉之下皆有坚木,椓入泥中丈餘,谓之顶桩。”
《漢語大詞典》:橛眼
木桩插入地面留下的孔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河堤岁修》:“凡堤面有漕船停泊橛眼,宜不时填塞坚平,毋致雨水渗入。”
《漢語大詞典》:架槽
农村简易水利设施。用竹木桩作架,上设板槽引水灌溉。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七:“架槽,木架水槽也。间有聚落,去水既远,各家共力造木为槽,递相嵌接,不限高下,引水而至。如泉源颇高,水性趋下,则易引也。”
《高级汉语词典》:楬木
作标记用的小木桩
《漢語大詞典》:楬沟(楬溝)
谓弃尸于沟壑,立小木桩作标记。 清 俞樾 诸子平议·杨子法言二“如矫世则葛沟尚矣”:“葛,疑楬之叚字……楬沟,言弃尸於沟而置楬其上,较之倮葬,为更疏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