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1,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李升朝
韩朝宗(世称 韩荆州 别称 荆州韩 )
颜真卿(字 清臣 世称 鲁公、颜鲁公 号 应方 鲁郡公、鲁国公 文忠 行第 十三 )
冷朝光
褚朝阳
鱼朝恩
史朝义( 怀王 )
僧悟空(别称 法界、摩驮都 车 奉朝 号 达摩驮都 名 悟空 )
陶朝
卢朝彻
冷朝阳
唐朝臣( 平乐郡王 )
李朝寀
杨朝晟(字 叔明 )
其它辞典(续上)
孟匡明(别称 孟匡朝 )李升朝
韩朝宗(世称 韩荆州 别称 荆州韩 )
颜真卿(字 清臣 世称 鲁公、颜鲁公 号 应方 鲁郡公、鲁国公 文忠 行第 十三 )
冷朝光
褚朝阳
鱼朝恩
史朝义( 怀王 )
僧悟空(别称 法界、摩驮都 车 奉朝 号 达摩驮都 名 悟空 )
陶朝
卢朝彻
冷朝阳
唐朝臣( 平乐郡王 )
李朝寀
杨朝晟(字 叔明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韩思复子。历迁左拾遗、荆州刺史。喜识拔后进,士人咸归重之。李白尝与书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玄宗开元中,为襄州刺史。州有昭王井,传言汲者必死,朝宗移书谕神,自是饮者无恙,人号韩公井。天宝初,除京兆尹,分渭水入金光门,汇为潭,以通西市木材。寻出为高平太守。时讹言兵当兴,衣冠潜为避世计,朝宗亦庐终南山。帝怒,贬吴兴别驾,卒。全唐文·卷三百一
朝宗。太子宾客思复子。天宝初为京兆尹。出为高平太守。贬吴兴别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84 【介绍】: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陕西长安)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天宝元年(742)中文词秀逸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醴泉尉、监察御史。八载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起义兵抵抗。肃宗至德元载(756)拜宪部尚书、御史大夫,出为同、蒲、饶、升州刺史。代宗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大历三年(768)出为抚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韵编类书《韵海镜源》,并形成一个多达95人之联唱诗人群,其唱和作品结集为《吴兴集》10卷。十二年召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师,充淮宁军宣慰使。兴元元年(784)为李希烈所害,谥文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令狐峘《颜真卿墓志铭》、殷亮《颜鲁公行状》。宋留元刚有《颜鲁公年谱》。工诗善文,又为杰出书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传《颜鲁公集》15卷,为留元刚所辑。《全唐诗》存诗1卷,另收其所参与联句诗2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1首,断句2。唐诗汇评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4),登进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词秀逸科,调醴泉尉,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军,诏拜户部侍郎。肃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至德二载(757)为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军国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累贬至蓬州长史。代宗立,除尚书左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迁抚、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师。时李希烈叛,受命往劝谕,被拘,不屈被害。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世称“颜体”。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又《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逸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历仕玄、肃、代诸朝,封鲁国公。李希烈陷汝州,卢杞奏遣真卿往谕,拘胁累岁,不屈而死。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员外郎。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加户部侍郎。肃宗幸灵武。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访招讨使。代宗朝封鲁郡公。为刑部尚书。加改太子太师。卢恶之。奏使谕李希烈。希烈胁之。不屈。遂缢杀之。年七十七。赠司徒。谥曰文忠。
作品评论
《唐诗品》
鲁公情欣所遇,悉综古调,颇尚格气,不事弥文。虽有一二近体,不过游戏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载不及百篇,大都守吴兴时,与皎僧、陆处士之流结思岩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旷世之情,优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时色相。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70 【介绍】: 唐泸州泸川人。玄宗天宝末,以宦官给事黄门。肃宗至德中,常令监军事。九节度讨安禄山于相州,不立统帅,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相州之败后,朝恩常统禁军镇陕。代宗广德元年,帝避吐蕃东走陕州,朝恩悉军奉迎,更号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专典神策军。朝恩恃勋自伐,求取无厌,操纵朝政,贪污残暴。后与宰相元载交恶,载侦其阴谋奥语上闻,而朝恩未之察。大历五年,会寒食宴近臣,代宗责其异图,朝恩自辨悖傲,令左右擒缢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3 【介绍】: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长子。从思明叛,尝留守冀、相州。思明称帝,封为怀王。肃宗上元二年,率兵攻陕,败于礓子坂,思明将诛而释之,遂与其下杀思明,袭帝位。时洛阳诸郡城邑榛墟,又诸将皆禄山旧臣,耻为朝义屈,召兵辄不至,因欲还幽州。会雍王李适以河东、朔方、回纥兵合攻洛阳,战于邙山下,朝义大败。后朝义辗转奔幽州,自缢于医巫闾祠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京兆云阳人,俗姓车,名奉朝。后魏拓跋氏后裔。玄宗天宝十载,为左卫泾州四明府别将,随中使张韬光出使罽宾国。十二载,因病留健陀罗国。肃宗至德二载,病愈出家,号达摩驮都,汉名法界。寻往北天竺瞻礼,习根本律仪。数年后,携梵经取北道归唐。途经龟兹、北庭时,请西域僧共译出《十地》、《十力》等经。德宗贞元五年,归长安,敕试太常卿,住章敬寺,时年六十余。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华言法界。一名悟空。生京兆云阳车氏。拓跋魏之裔也。天宝九载。罽宾国愿内附。遣大首领萨婆达干。三藏舍利越摩来朝。且请使者巡按。明年诏中使张韬光。偕国信行官傔使四十人西迈。时空名奉朝授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随使者出安西。十二载。至健陀罗国。罽宾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者于此。及使者归。报空方以疾笃。留健陀罗国。于是发愿。师事舍利越摩出家。肃宗至德二年也。年二十九。受具戒于迦湿弥罗国。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魏地为教授。于蒙提寺。讽声闻戒。习根本律。盖北天之学。皆萨婆多部也。巡礼八塔。咨师舍利越摩。归觐君亲。摩因授空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梵夹。佛牙舍利以别。至骨咄国。小海南岸。地忽摇动。雨雹交作。而霆击不已。时众商奔避一大树下。商主曰。龙神怒如此。众中或有舍利异宝。可出之海中。毋以为性命害也。空欲以利东夏故。潜乞龙神宥过。终不出。自卯及申始霁。即而请勿提提羼鱼。出十力经于丘兹莲华寺。请尸罗达磨。出十地回向轮经于北庭。贞元五年己巳。至京师。上佛牙舍利经本。诏功德使窦文场。付左神策军。缮写进呈。署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居章敬寺。返云阳。二亲之坟树拱矣。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悟空。京兆云阳人。姓车氏。后魏拓跋之远裔也。天假聪敏志尚典坟。孝悌之声蔼于乡里属玄宗德被遐方。罽宾国愿附大唐。遣大首领萨婆远干与三藏舍利越摩。于天宝九载来朝阙庭。请使巡按。明年敕中使张韬光。将国信行官兼吏四十馀人西迈。时空未出俗名奉朝。授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令随使臣自安西路去。至十二载。至健陀罗国。罽宾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使回。空笃疾留健陀罗。病中发愿。痊当出家。遂投舍利越摩落发。号达摩驮都。华言法界。当肃宗至德二年也。洎年二十九。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巍地为教授。于蒙鞮寺。讽声闻戒。习根本律仪。然北天竺国皆萨婆多学也。后巡历数年遍瞻八塔。为忆君亲因咨本师舍利越摩。再三方允。摩手授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共一夹。并佛牙舍利。以赠别。空行从北路。至睹货罗国。五十七蕃中有一城。号骨咄国城果有小海。空行次南岸。地辄摇动。云阴雨暴霆击雹飞。乃奔就一大树间。时有众商咸投其下。商主告众曰。谁赍佛舍利异物殊珍耶。不尔龙神何斯忿怒。有则投于海中无令众人惶怖。如藏匿者自贻伊咎。空为利东夏之故潜乞龙神宥过。自卯达申雨雹方霁。回及龟兹居莲华寺。遇三藏法师勿提提羼鱼。善于传译。空因将十力经夹请翻之。寻抵北庭大使复命。空出梵夹。于阗三藏戒法为译主。空證梵文并度语。翻成十地。回向轮经。事讫随中使段明秀。以贞元五年己巳达京师。敕于跃龙门使院安置。进上佛牙舍利经本。宣付左神策军缮写。功德使窦文场。写毕进呈。敕署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乃归章敬寺。次返云阳。问二亲坟树已拱矣。凡所往来经四十年。于时已六十馀。所翻经三本共十一卷。翻经大德圆照续开元录。皆编入藏。复记空之行状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江宁人。代宗大历四年,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乡省亲,一时诗人多为诗以送。后为泽潞节度使薛嵩从事。德宗兴元初,任太子正字。为诗工写景,长于五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代宗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江宁省亲,钱起、韩翃、李嘉祐、李端等人大会饯行,赋诗送别,为一时盛事。后为泽潞节度使薛嵩从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〇、《唐才子传》卷四。朝阳长于五律,工于写景。严羽谓“冷朝阳在大历才子中为最下”(《沧浪诗话·诗评》),诗多亡佚,不可考其详。《唐才子传》卷四称其“有集传于世”,未见著录。《全唐诗》存诗12首,《全唐诗外编》补入1首。唐诗汇评
冷朝阳,生年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东归省亲,李嘉祜、韩翃、钱起等作诗饯送,于邵为之序。曾客游相州,为薛高座客。兴元元年,官太子正字。贞元中,兼监察御史。《全唐诗》存诗十一首。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朝阳。金陵人。大历中进士。为潞州节度使薛嵩从事。兴元时官将仕郎。守太子正字。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时为河中节度使李怀光部将。兴元元年,自陕虢防遏使拜河中尹、同绛节度使,旋改鄜坊丹延等州节度使。封平乐郡王。贞元二年,迁单于大都护、振武绥银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1 【介绍】: 唐人。德宗贞元中,为定平镇兵马使。十七年,检校工部尚书,兼邠州刺史、朔方邠宁庆节度使。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1 【介绍】: 唐朔方人,字叔明。初在朔方为步军先锋。德宗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以功官骠骑大将军。及怀光反,系之。怀光平,宥朝晟,为邠宁节度使游环都虞候。吐蕃犯边,宁州军乱,朝晟结诸将谋诛首恶,加御史大夫。贞元十二年,节度使张献甫卒,代为邠宁节度使。筑城方渠,遏吐蕃路。城已成,吐蕃悉众至,度不能害,乃引去。遘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