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朝归(朝归)
高无际。大明西垣竹赋:晓视含烟,朝归捧日。挺八柱以独秀,与三槐而交密。
《骈字类编》:朝思
徐陵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仆七十三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曾无嫌隙,差可周旋,非欲令君作此怨诉。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骈字类编》:朝眠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十一 练渎 白鸟都不知,朝眠还暮浴。
《韵府拾遗 萧韵》:每朝
方干海石榴诗: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
《骈字类编》:朝趋(朝趋)
唐 杜甫 骢马行 昼洗须腾泾渭深,朝趋可刷幽并夜。
《漢語大詞典》:放朝
(1).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参,谓之“放朝”。本 唐 制,后朝因之。 唐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归骑纷纷下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旧唐书·文宗纪论》:“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明 李东阳 《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诗:“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朔望朝参》。
(2).谓群臣朝参毕退朝。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3).谓让群臣入朝朝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闻朝廷之仪,进止有度。伏见常参文武官每日趋朝,并早赴待漏院,候开内门齐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时乃入。”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放朝。”
(2).谓群臣朝参毕退朝。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3).谓让群臣入朝朝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闻朝廷之仪,进止有度。伏见常参文武官每日趋朝,并早赴待漏院,候开内门齐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时乃入。”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放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