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观旂(观旂)
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分类:朝会
《分类字锦》:和见(和见)
册府元龟:甘泉受计,露门颁令。小正以和见,仲夏以咸觌。
分类:和见朝会
《漢語大詞典》:常起居
宋 时的一种朝见礼制。指重臣每日内殿的朝会。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本朝视朝之制, 文德殿 曰外朝,凡不釐务朝臣,日赴,是谓常朝。 垂拱殿 曰内殿,宰臣枢密使以下要近职事者并武班,日赴,是谓常起居。每五日,文武朝臣釐务令釐务并赴内朝,谓之百官大起居。是则奉朝之制,自为三等。”
《分类字锦》:石位
四朝志:绍兴十三年二月壬戌,上初御前殿,特引四参官起居。自建炎以来,始有此礼。四月十日,閤门言:垂拱殿已砌石位,其字与石位色亦同,百官难以辨认。请四参石位装字以黄蜡,日参石位以红蜡。诏从之。四月丙戌,诏宰执、四参官赴垂拱殿习看石位。
分类:朝会
《漢語大詞典》:表蕝
古代祭祀或演习朝会礼仪时,用以表位之茅蕝。 南朝 宋 颜延之 《飨神歌》:“建表蕝,设郊宫。”
《漢語大詞典》:贺朔(賀朔)
(1). 唐 宋 以元日、五月朔日、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以元日、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新五代史·唐明宗纪:“五月己巳,朝羣臣,贺朔。” 徐无党 注:“五月贺朔,出於道家之説,自 唐 以来用之。” 明 朝则文武官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称贺朔。《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次早, 幽王 果然出朝,羣臣贺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因为今天是十月朔日,他( 杨嗣昌 )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礼,然后才命文武官员就坐。”
(2).特指拜年。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勉承》:“今当新正元旦,当去府中贺朔。”
《分类字锦》:纳舄(纳舄)
见上注。
隋书礼仪志:梁元会之礼,皇帝服衮冕,乘舆以出,侍中扶左,常侍扶右,黄门侍郎一人,执曲直华盖从。至阶,降舆,纳舄,升坐。有司御前施奉圭藉。王公以下至阼阶,脱舄剑,升殿,席南奉贽圭璧。礼毕,下殿,纳舄佩剑,诣本位。主客郎徙圭璧于东厢,帝兴入。
分类:履舄朝会
《國語辭典》:散手  拼音:sǎn shǒu
閒空著手,泛指空閒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一个家人夹了毡条,两个家人拿了拜匣,又有三四个散手跟的,前呼后拥。」
《漢語大詞典》:岁仗(歲仗)
谓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唐 白居易 《元和十二年诏停岁仗率尔成章》诗:“闻停岁仗軫皇情,应为 淮 西寇未平。”
《分类字锦》:祝月
宋史礼志:入阁仪:宰相祝月起居毕,分班序立。熙宁三年,学士韩维等上议曰:舍人引宰臣至仪石北,俯伏跪致辞。祝月讫,其辞曰:文武百僚宰臣全衔臣某姓名等言:孟春之吉,伏惟皇帝陛下膺受时祉,与天无穷。臣等无任欢呼忭蹈之至。归位五拜。
分类:朝会
《分类字锦》:执冒(执冒)
周礼考工记: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郑注: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下也。四寸者方以尊接卑。以小为贵。
分类:朝会
《分类字锦》:发樽(发樽)
宋书礼志:正旦元会,设白虎樽于殿庭,樽盖上施白虎,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
分类:朝会
《漢語大詞典》:鞭呼
古代官员赴朝会时,武士执鞭呼叫示威戒警以驱赶行人。周礼·秋官·朝士:“帅其属而以鞭呼,趋且辟。” 郑玄 注:“趋朝辟行人,执鞭以威之。” 孙诒让 正义:“呼以戒警,趋者巡行,皆执鞭为之。”
《漢語大詞典》:陛长(陛長)
汉 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后汉书·百官志二:“左右僕射、左右陛长各一人,比六百石,本注曰:僕射,主虎賁郎习射。陛长,主直虎賁,朝会在殿中。” 刘昭 注引《汉官》:“陛长,墨綬铜印。”
《国语辞典》:宋会要(宋会要)  拼音:sòng huì yào
书名。清徐松辑录,四百六十卷。按宋修本朝会要,自神宗以下散佚,徐松特从永乐大典中将宋代所修各种会要辑出,未及整理而卒。民初吴兴、刘承干延人釐订,并加以增补后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