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殊服
竦服
中服
芰服
挂服
功服
练服
爱服
裁服
布服
比服
二服
服舍
东服
习服
《漢語大詞典》:殊服
(1).不同的服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便姗嫳屑,与俗殊服。”汉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作伪萌生。”
(2).指异国或异族。 汉 张衡 《司空陈公诔》:“致训京畿,协和万邦;万邦既协,殊服来同。”
《漢語大詞典》:竦服
慑伏;敬佩。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太皇太后諭旨:‘天意不顺,宜罢宴。’众皆竦服。”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书》:“辱手翰。以忠耿自誓,无任竦服。”
分類:敬佩
《國語辭典》:中服  拼音:zhōng fú
中国传统服装。如:「中服与西服各具特色,以旗袍为例,女士穿起来,显得高雅端庄。」也称为「中装」。
《骈字类编》:芰服
繁钦 弭愁赋 袭游间之芰服,缛阿榖之桂裳。
《漢語大詞典》:挂服
亦作“掛服”。
(1).谓离任、去官。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2).戴孝。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臣於是岁三月六日在 南京 闻先帝遗詔,举哀掛服了当,迤邐往 常州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韩琦》:“ 英宗 即位数日,挂服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
《國語辭典》:功服  拼音:gōng fú
丧服名。轻于齐衰,重于缌麻,有大功、小功之分。汉。刘熙《释名。释丧制》:「九月曰大功,其布如粗大之功,不善治练之也。小功,精细之功,小有饰也。」
《骈字类编》:练服(练服)
谢庄明堂登歌雍台辨朔泽宫练服
《漢語大詞典》:爱服(愛服)
爱戴顺服;心悦诚服。晋书·吕光载记:“惟 王猛 异之曰:‘此非常人。’言之 苻坚 ,举贤良,除 美阳 令,夷夏爱服。”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论书启》:“臣心本自敬重,今者弥增爱服。”
《漢語大詞典》:裁服
裁夺服用。红楼梦第八三回:“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姑拟‘黑逍遥’以开其先,后用‘归肺固金’以继其后。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漢語大詞典》:布服
(1).布制的衣服。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 夸 布服糲食,加以幼稚愚惑,不明义理。”按, 许皇后 名 姱 ,夸为借字。见 陈直 《汉书新证》《北史·魏高阳王雍传》:“奴则布服,并不得以金银为釵带,犯者鞭一百。”
(2).借指平民。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无射九月》:“聊伸布服之言,用述併粮之志。”
《漢語大詞典》:比服
指王畿周围方千里的地方。逸周书·王会:“方千里之内为比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是皆朝於内者。” 孔晁 注:“此服名因於 殷 ,非 周 制也。”参见“ 五服 ”。
《國語辭典》:五服  拼音:wǔ fú
1.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画,共分侯、甸、绥、要、荒五等,称为「五服」。《书经。益稷》:「弼成五服。」
3.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礼服的合称。《书经。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骈字类编》:二服
书禹贡二百里奋武卫疏正义曰既言三百又言二百嫌是三百之内以下二服文与此同故于此解之此是文教外之二百里也言诗王城谱疏郑志赵商问定四年左传曰曹为伯甸 爵为伯服在甸按曹国实今定陶去王城六七百里甸服在二服去王城一千五百里亦复不合答曰东都之畿方六百里半之三百里定陶去王城八百里有馀岂六七百也除畿内三百里又侯五百里定陶在外何谓之不合
又周礼乡师之职正岁稽其乡器比共吉凶二服注吉者祭服也凶者吊服也比长集为之 诗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疏经序皆据男为文则缟衣綦巾是男之所言不得分为男女二服
《國語辭典》:服舍  拼音:fú shè
1.居丧的庐舍。《史记。卷五九。五宗世家》:「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易王宠美人淖姬,夜使人迎与奸服舍中。」
2.服,指鵩鸟,即猫头鹰,古代以猫头鹰为不祥的徵兆。汉代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时,曾有鵩鸟飞入舍内,贾谊自以为寿命不得长,乃作〈鵩鸟赋〉,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服集予舍……。」见《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后世因以做为哀悼文人短命之词。
《漢語大詞典》:东服(東服)
古代指王畿以东的地方。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
分類:王畿
《漢語大詞典》:习服(習服)
(1).犹顺服。逸周书·度训:“是故民主明丑,以长子孙;子孙习服,鸟兽仁德。” 孔晁 注:“明丑以使之,所以成顺者也。”
(2).犹言经常从事。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记风俗》:“童生人品未定,不知终身作何状,正宜习服勤劳,勿使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