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色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袈裟
【佛学大辞典】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喇嘛服装
【佛学大辞典】
(衣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装著袍子袈裟,戴僧帽。虽因服色而分教派,然有崇尚黄教之僧徒,为红色之服装者。同一黄教,二种服色。盖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其习尚然也。其平素所著衣服,毫无异于常人。惟于仪式上服法衣。维西之僧徒,用阔袖长衣。虽严冬常露两肘,帽子冬季戴平顶之方帽,夏季戴平顶之竹笠。」
(衣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装著袍子袈裟,戴僧帽。虽因服色而分教派,然有崇尚黄教之僧徒,为红色之服装者。同一黄教,二种服色。盖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其习尚然也。其平素所著衣服,毫无异于常人。惟于仪式上服法衣。维西之僧徒,用阔袖长衣。虽严冬常露两肘,帽子冬季戴平顶之方帽,夏季戴平顶之竹笠。」
道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别名。为道人所服者,故名。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是法衣之总名也。
(衣服)袈裟之别名。为道人所服者,故名。六物图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是法衣之总名也。
解脱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又曰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言袈裟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
(衣服)又曰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言袈裟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
莲华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又曰莲华衣。袈裟之德名。六物图曰:「或名莲华服,离染著故。」
(衣服)又曰莲华衣。袈裟之德名。六物图曰:「或名莲华服,离染著故。」
薜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薜萝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
(衣服)薜萝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
应法妙服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法之三衣,即袈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
(杂名)如法之三衣,即袈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
离染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离尘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离尘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离尘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释门章服仪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道宣著。旧律宗比丘之章服,依此而可知。元照有释门章服仪应法记一卷。
(书名)一卷,唐道宣著。旧律宗比丘之章服,依此而可知。元照有释门章服仪应法记一卷。
折服
【俗语佛源】
意制伏,谓使之屈伏。佛教的降魔,就是制伏魔军,使其不能为害。《楞严经》卷一中阿难被摩登伽女的娑毗迦罗咒迷惑,几乎毁坏戒体的故事,就是因为阿难不能折伏摩登伽女。佛教讲折伏,无非是两种办法:一是显神通(包括定力)来制伏对方。但佛陀告诫弟子们非不得已,不要轻易显神通。二是通过辩论来制伏对方。在佛教史上,这是常用的形式。古代印度,许多论师如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都是通过学术辩论制伏对方,为佛教赢得社会地位的。我国唐代伟大的翻译家玄奘在印度留学时,亦以辩才驰名,在公开场合与当时各学派的著名论师辩论,制伏了所有对手,荣获「大乘天」的称号。我国藏语系佛教学者,更是以辩论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他们称之为「辨经」,即就佛经中的道理进行辩论。佛教除讲「折伏」外,还讲「摄受」。《胜经》说:「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这里不仅说明了度生的两种方法,而且说明了两种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令法久住。所以折伏并非将对方一棒打死,而是令其「回头是岸」「止恶向善」;摄受则更是「不舍众生」的慈悲行为。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盖无赖之民,不畏杖责,故设此事以折伏之。」(无名氏)
意制伏,谓使之屈伏。佛教的降魔,就是制伏魔军,使其不能为害。《楞严经》卷一中阿难被摩登伽女的娑毗迦罗咒迷惑,几乎毁坏戒体的故事,就是因为阿难不能折伏摩登伽女。佛教讲折伏,无非是两种办法:一是显神通(包括定力)来制伏对方。但佛陀告诫弟子们非不得已,不要轻易显神通。二是通过辩论来制伏对方。在佛教史上,这是常用的形式。古代印度,许多论师如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都是通过学术辩论制伏对方,为佛教赢得社会地位的。我国唐代伟大的翻译家玄奘在印度留学时,亦以辩才驰名,在公开场合与当时各学派的著名论师辩论,制伏了所有对手,荣获「大乘天」的称号。我国藏语系佛教学者,更是以辩论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他们称之为「辨经」,即就佛经中的道理进行辩论。佛教除讲「折伏」外,还讲「摄受」。《胜经》说:「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这里不仅说明了度生的两种方法,而且说明了两种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令法久住。所以折伏并非将对方一棒打死,而是令其「回头是岸」「止恶向善」;摄受则更是「不舍众生」的慈悲行为。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盖无赖之民,不畏杖责,故设此事以折伏之。」(无名氏)
衣服垢秽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外道服水论师
【三藏法数】
此外道师,说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无命一切物,乃至水能生物,能坏物,名为涅槃。
此外道师,说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无命一切物,乃至水能生物,能坏物,名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