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裙子  拼音:qún zi
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红楼梦》第六二回:「豆官回头看了一看,果见旁边一汪积雨,香菱的半扇裙子都污湿了。」
《國語辭典》:皂衣(皁衣)  拼音:zào yī
黑色衣服。《西游记》第三○回:「扒起来,往外要走,被白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
《國語辭典》:蓝衫(藍衫)  拼音:lán shān
古代读书人的家常服饰。唐。韦应物 送秦系赴润州诗:「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明。张自烈《正字通。衣部》:「明制,生员襕衫,用蓝绢蒚蹯,缘以青,谓有襕缘也。俗作褴衫。因色蓝改为蓝衫。」也作「襕衫」。
《國語辭典》:中装(中裝)  拼音:zhōng zhuāng
中国式的服装,相对于西装而言。也称为「中服」。
《漢語大詞典》:衣缨(衣纓)
(1).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王者:“王者衣缨之费,盘餚之直,岁不过乎百万。”
(2).借指官宦世家。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固以衣缨仰训,黎庶投怀。”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命苟未合,虽降衣缨而求屠博,尚不可得,况郡佐乎?” 明 文徵明 《敕封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陈君墓表》:“ 陈氏 遂为 吴郡 衣缨之族。”
《國語辭典》:衣簪  拼音:yī zān
衣冠与簪缨。为仕宦者的服饰,故用以指官宦。《宋书。卷九一。孝义传。龚颖等传》史臣曰:「若夫孝立闺庭,忠被史策,多发沟畎之中,非出衣簪之下。」
《漢語大詞典》:巾褐
(1).头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装。《三国志·吴志·薛莹传》:“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乃闔门谢宾客,巾褐裠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
(2).指不第秀才的境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先生困于巾褐,二句殊可伤也。”
《漢語大詞典》:正服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
(2).服正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秦始皇帝 冕旒正服,手携 胡亥 ,出现于窗口。”
(3).端正衣冠。 晋 裴頠 《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國語辭典》:帷裳  拼音:wéi cháng
1.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没有裁剪车缝。《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三国魏。何晏。集解:「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2.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漢語大詞典》:帷墙(帷牆)
亦作“帷墙”。
(1).障隔内外的帷幔。如墙,故称。借指深宫内院。吕氏春秋·任数:“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汉书·诸侯王表:“生於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皆盛僕马,修衣裳,美珠玉,饰帷墙,出媚君上,入欺父兄。”
(2).指弄臣、妻妾。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今人主沉諂諛之辞,牵於帷墙之制。” 李善 注:“《汉书音义》曰:言为左右便辟侍帷墙臣妾所见牵制。” 李周翰 注:“帷墙,妻妾所居也。”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若乃忘地道之博岂,而心制於帷墻,则所见滋褊。”
(3).比喻伪装。 清 黄宗羲 《御史余公墓志铭》:“妖人讖纬,首鼠阴阳,布雾千里,朝士趋蹌。公独曰否,抉其帷墙。”
《漢語大詞典》:禁物
禁止作用的器服装饰等物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 景初 元年, 据 坐私遣人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宋书·礼志五:“又诸织成衣帽、锦帐、钝金银器、云母从广一寸以上物者,皆为禁物。诸在官品令第二品以上,其非禁物,皆得服之。”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四:“破尽民间万室,远踰禁物千金。” 艾青 《芦笛》诗:“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
《國語辭典》:时装(時裝)  拼音:shí zhuāng
正在流行的服装。相对于古装而言。如:「时装戏」、「流行时装」。
《漢語大詞典》:旅服
行装;旅途中穿的服装。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侨装多闕絶,旅服少裁缝。” 唐 张南史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从沾九日霜。”
《漢語大詞典》:毡毳(氈毳)
亦作“氊毳”。
(1).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所穿毛织服装。隋书·西域传·高昌:“弃彼氊毳,还为冠带之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时方五月中,﹝蛮人﹞皆被氊毳,臭不可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至其衣氊毳,食湩酪,仰茶忌痘,则 藏 民所同。”
(2).借指北方少数民族。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 三苏 。” 宋 范成大 《合江亭》诗:“毡毳昔乱 华 ,车马隔中州。”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多景楼:“盖自 吴 晋 以来,立国於南者,恃 长江 天险,兢兢保守,北望中原,置之度外,况沙漠之境,毡毳之域哉。”
《國語辭典》:楚服  拼音:chǔ fú
盛服,盛大妆饰的美丽服饰。《战国策。秦策五》:「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汉。高诱。注:「楚服,盛服。」
《國語辭典》:夏服  拼音:xià fú
1.夏羿盛箭的器具。《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唐。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诗:「鹫岭飞夏服,娥魄乱雕弓。」
2.夏日的衣服。《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唐。元稹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