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有恩德意
令标心有在
有大功德无能胜
有大名闻遍十方
无所有处天识住
饿鬼有
有种种宝藏
内有色相外观色
无所有处背舍
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有明了性
佛类词典(续上)
希有义有恩德意
令标心有在
有大功德无能胜
有大名闻遍十方
无所有处天识住
饿鬼有
有种种宝藏
内有色相外观色
无所有处背舍
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有明了性
希有义
【三藏法数】
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有恩德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
令标心有在
【三藏法数】
谓建造佛塔,盖令一切众生,心有所向,而敬慕归依也。
谓建造佛塔,盖令一切众生,心有所向,而敬慕归依也。
有大功德无能胜
【三藏法数】
谓如来于无量劫,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心。故云有大功德无能胜。(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如来于无量劫,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心。故云有大功德无能胜。(梵语菩提,华言道。)
有大名闻遍十方
【三藏法数】
谓如来能具十力,四无所畏,常乐我净之德,大千世界无不闻知。故云有大名闻遍十方也。(十力者、是处非处智力、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诸根胜劣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界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天眼无碍智力、宿命无漏智力、永断习气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也。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名常;离生死苦,名乐;自在,名我;惑尽,名净也。)
谓如来能具十力,四无所畏,常乐我净之德,大千世界无不闻知。故云有大名闻遍十方也。(十力者、是处非处智力、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诸根胜劣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界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天眼无碍智力、宿命无漏智力、永断习气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也。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名常;离生死苦,名乐;自在,名我;惑尽,名净也。)
无所有处天识住
【三藏法数】
谓既得识处天定,此心缘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感报而生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识即依无所有处而住,是为无所有处天识住。
谓既得识处天定,此心缘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感报而生无色界无所有处天,此识即依无所有处而住,是为无所有处天识住。
饿鬼有
【三藏法数】
饿鬼者,常受饥饿也。谓众生由过去悭吝之因,感现在饥饿之果,因果不亡,故名饿鬼有。
饿鬼者,常受饥饿也。谓众生由过去悭吝之因,感现在饥饿之果,因果不亡,故名饿鬼有。
有种种宝藏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为世珍宝,可尊、可贵,凡众生窘于法财者,令其修习,悉得免离逼迫之苦,而成出世饶益之乐,如经所说。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如来功德智慧之类,无所不具,犹如大海,种种诸宝皆悉含藏也。(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四正勤者,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也。)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为世珍宝,可尊、可贵,凡众生窘于法财者,令其修习,悉得免离逼迫之苦,而成出世饶益之乐,如经所说。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如来功德智慧之类,无所不具,犹如大海,种种诸宝皆悉含藏也。(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四正勤者,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也。)
内有色相外观色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虽已自观内色不净,故须复以不净观于他人之色,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初背舍,位在初禅天定。(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花;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虽已自观内色不净,故须复以不净观于他人之色,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初背舍,位在初禅天定。(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花;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无所有处背舍
【三藏法数】
谓行人若舍识处,一心缘无所有处入定时,即观此定,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著,故名无所有处背舍。
谓行人若舍识处,一心缘无所有处入定时,即观此定,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著,故名无所有处背舍。
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
【三藏法数】
谓行人若舍无所有处,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入定时即观此定,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著,故名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谓行人若舍无所有处,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入定时即观此定,依五阴等悉皆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爱著,故名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无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无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三藏法数】
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有明了性
【三藏法数】
谓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谓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