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6,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邓以赞(字 汝德 号 定宇 文洁有佚槁、文洁 )
郭有金(字 双南 )
陈所蕴(字 子有 )
周有光(字 显伯 )
支可大(字 有功 )
杨有仁(字 以义 )
洪有声(字 懋文 号 穆庵、景坡 )
黄师颜(字 有发 )
徐有为(字 彦采、养浩 )
袁有凤(字 时仪 )
张有德(字 道修 )
江有源(字 进卿 )
吴时来(字 惟修、维修 号 悟斋 忠恪有梧斋集、忠恪 )
吴道南(字 会甫 号 曙谷 文恪、文恪有曙谷集 )
其它辞典(续上)
焦竑(字 弱侯 号 澹园、漪园 文宪有漪园集、文端 )邓以赞(字 汝德 号 定宇 文洁有佚槁、文洁 )
郭有金(字 双南 )
陈所蕴(字 子有 )
周有光(字 显伯 )
支可大(字 有功 )
杨有仁(字 以义 )
洪有声(字 懋文 号 穆庵、景坡 )
黄师颜(字 有发 )
徐有为(字 彦采、养浩 )
袁有凤(字 时仪 )
张有德(字 道修 )
江有源(字 进卿 )
吴时来(字 惟修、维修 号 悟斋 忠恪有梧斋集、忠恪 )
吴道南(字 会甫 号 曙谷 文恪、文恪有曙谷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0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万历十七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二十二年,受命撰修明国史。侍讲东宫,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遭诬劾贬福宁州同知。未几弃官归,讲阴阳良知之学,与李卓吾善。博极群书,精熟典章,工古文,卓然为名家。有《澹园集》、《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焦氏笔乘》、《老子翼》、《庄子翼》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弱侯,上元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谪福宁州同知追谥文宪有漪园集维基
焦竑(1540年—1620年),字弱侯,号澹园,又号漪园,世称澹园或漪园先生、焦太史。南京旗手卫人,祖籍山东日照。明代状元、史学家。焦氏四世祖焦朔随大将军徐达征战。焦竑生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自幼刻苦向学,博极群书。十六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选为京兆学生员,受到试官及南直隶督学使者赵方泉等的赏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乡试中式举人,时年二十五岁。此后连续七次会考,都名落孙山。直到二十五年后的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竑方中会试,殿试高居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担任太子朱常洛讲官,进《养正图说》一册。郭正域因焦竑没有与他商量这件事,认为焦竑是沽名钓誉。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乡试主考官,将落榜之徐光启提拔第一,并拍案叹曰:“此名世大儒无疑也。”。由于个性梗介疏直,得罪不少政要。次相张位更视焦竑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后来被曹大咸、杨廷兰等检举“以举子九人文多险诞语”,贬为福宁州(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同知。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赴福建福宁州上任。次年全国官员大计,焦竑又被考以“浮躁”评语,遭“镌秩”。最后决定辞官,此后归家不出,专心著述。好友管志道说:“焦殿撰漪园丈之不为世所容,则愚已逆料其必然矣!”万历三十年(160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传教,曾拜会过焦竑。泰昌元年(1620年)去世。安宗时追谥文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599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汝德,号定宇。从王畿游,传王守仁良知之学。隆庆五年进士。授编修。以匡谏张居正见忤,移疾归。后起复,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再疏请建储,力言三王并封之非。居母丧,哀毁卒。有《文洁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德,新建人。隆庆辛未赐进士第三,历官吏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谥文洁有佚槁维基
邓以赞(1542年—1599年),字汝德,号定宇,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少年时代与张元忭跟随王畿游学,传授良知之学,是江右王门学者。隆庆元年(1567年)中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五年(1571年)中辛未科会元、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专权,以赞时有谏言,不被采纳,引疾归。后来起用为中允,在赴任路上因挂念母亲而弃官,再后来被启用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曾上疏请建太子,且力斥三王并封(国本之争)的错误。官至吏部右侍郎。登第二十余年,但为官不满一考(官吏考核期六年),万历二十七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洁。著有《定宇先生文集》、《定宇制义》(一名《定宇制义稿》)、《文洁集》四卷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郭有金(1543年—?),字双南,山西平阳府蒲州县民籍陕西朝邑县人。江西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二十四名,三甲第三百一十二名进士。授西安府知府,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升陕西苑马寺少卿兼按察司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3—1626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有。万历十七年进士。仕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工诗文,有《竹素堂藏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有,上海人。万历己丑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南太仆少卿有竹素堂正续集维基
陈所蕴,字子有,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授南刑曹,历员外、郎中。性方严,有坐法当讯者,介大司寇及所蕴座师为关说,所蕴卒按其罪,有铁面郎之目。调南选郎,参藩江岳,副宪大名,所至有声。督学中州,谢绝请托。寻擢参政,分守大梁,有奸弁上疏请核河南羡帑者,乘驿按问,同事震慑,所蕴折服之,弁坐妄言罪。未几乞休,后起山西按察使,疏辞,复起南京太仆寺少卿,甫半载归。地方有大利弊,往往以片言指陈当事,郡邑重之,卒年八十四。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有光(1544年—?),字显伯,山西平阳府蒲州荣河县人,民籍。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山西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三十五名,二甲第五十四名进士。历官户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二月升陕西宁夏兵粮道佥事,八年正月升河南右参议,十年正月坐先任宁夏兵粮道贪恣不简,为三边总督高文荐所劾奏,革职为民。后起为河间府同知,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升陕西汉羌兵备佥事,二十一年十月升陕西右参议,分守西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有功。万历二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广东、浙江提学副使,官至湖广巡抚。宦官陈奉欲兴大狱,可大揭其诈,事乃止。维基
支可大(1544年—?),字有功,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乡试第十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十四名,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升员外郎,九年(1581年)五月升广东提学副使。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起补浙江提学副使,十一月升江西右参政、分守南昌,二十四年(1596年)十月升应天府府丞,二十五年(1597年)升湖广巡抚,二十七年(1599年)明神宗派遣宦官陈奉前往湖广开矿税课,激发民变,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被革职闲住,罢官归乡。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有仁(1544年—?),字以义,四川成都府新都县人。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进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三月授,试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十五年八月升湖广佥事、整饬武昌兵备,十九年五月任河南佥事,二十年四月以陈州指挥李承教侵费条银,致使军士躁动,兵巡佥事杨有仁以此被调职。
人物简介
维基
洪有声,字懋文,号穆庵,又号景坡,福建南安人,徙居晋江,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八十六名。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第二甲第四十五名。授信阳州知州,后谪大同典史,转怀仁县知县,后升任蔚州知州、扬州府同知、南京工部郎中,有子洪启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师颜,字有发,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三十三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四十一名,登三甲第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一五
徐有为,字彦采,一字养浩。德庆州人。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历任临安、桐城、繁昌三县,升武冈州知州,擢靖江王左长史。后辞归。清乾隆《德庆州志》卷一五、清光绪《德庆州志》卷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袁有凤,字时仪,福建龙溪县人,福建漳州府漳浦县民籍。福建乡试第四十七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七名,登三甲第十名进士。官刑部员外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有德,字道修,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民籍。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河南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八年(1580年)中式庚辰科会试第二百四十三名,三甲第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江有源,字进卿,直隶太仓卫官籍,庐州府无为州人。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三名。万历八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任四川南充县知县,十五年选授南京河南道御史,十二月回避本贯,改北道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0 【介绍】: 明浙江仙居人,字惟修,号悟斋。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擢刑科给事中。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嵩父子招权不法。被诬陷下狱。戍横州。隆庆初复故官。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有《悟斋稿》、《江防考》。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修,仙居人。嘉靖癸丑进士,历官右都御史掌院事谥忠恪有梧斋集维基
吴时来(?—1590年),字惟修、维修,号悟斋,谥忠恪,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仙居县(今浙江省仙居县),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举人,三十二年(1553年),登进士,礼部观政,授直隶松江府推官,参与府事,任内抵御倭寇进犯。升任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严嵩党羽、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不久,命出使琉球,未遂。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再次弹劾严嵩,因其为徐阶弟子,下狱后,张翀、董传策、吴时来三人被拷问谁是主使,三人均不承认。不久,吴时来被贬戍横州。隆庆初年,恢复吏科给事中,二月升吏科右,四月晋工科左给事中,举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北上镇守边疆。出为抚治郧阳,弹劾佥都御史刘秉仁,十一月升顺天府府丞。以荐边才,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拜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隆庆四年三月,改为广东巡抚。但给事中光懋等弹劾他滥为举荐他人,五月吏部尚书高拱趁机贬吴时来为云南按察司副使。五年二月,再为高拱门生都给事中韩楫所劾,离职冠带閒住。万历帝即位,累荐不起。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月,以户科右给事中周世选举荐,起为湖广副使,十二月改任通政司左通政。万历十三年(1585年)六月升任大理寺卿,九月升刑部右侍郎。万历十四年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万历十五年三月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弹劾诚意伯刘世延怙恶抗旨。虽然吴时来早年弹劾权贵声震朝野,但是因这十馀年的挫折,他的晚年更多是在权贵间虚与委蛇。不久,东林党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接连弹劾吴时来,吴时来被迫辞职,未离京师之前,就已经去世。明廷赠其为太子太保,谥忠恪。后礼部郎中于孔兼反对,被夺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3 【介绍】: 明江西崇仁人,字会甫,号曙谷。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疏请东宫宜明习经术政务,内库应用以救灾民,废弃囚系诸臣应起用。帝不省。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后以科场事为言官所诋,以母忧归。卒谥文恪。有《国史河渠志》、《日讲录》、《巴山草》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恪有曙谷集维基
吴道南(1550年—1624年),字会甫,号曙谷,江西崇仁县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明代官员。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晋升左中允。在东宫负责讲授,太子偶尔走神,吴道南即刻中止讲授,拱手等候,太子因此动容,历任左谕德少詹事。晋升礼部右侍郎,负责礼部事务。父亲去世后他回乡服丧。服丧期满,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与方从哲一起受命。他多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此后很久才进京。旧制,朝廷大臣接受官职,先要当面称谢才就任。皇帝很久不朝见了,大臣们都是先就职。吴道南上朝,没被召见,不敢就职。同官方从哲说,皇帝指令他先就职,吴道南上奏答谢。住了数日,奏称:“我就任十多天了,仅仅下发了瑞王婚礼一份奏疏。其他的如为太子讲学、诸王预先受教育、简选大臣、举荐未重用的贤士、撤除税使、补充言官等诸事,是朝廷大臣口干舌燥所请求的,却都杳无音信,难道陛下将我们的建议闲置一边吗?”皇帝好言回答,最终却不施行。等到皇帝因为梃击案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时,吴道南才得以向皇帝当面致谢,从此再也没有获得召见。根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皇帝因为梃击案召见方从哲、吴道南。此时御史刘光复因为擅自讲话,被太监围殴。吴道南因此吓得大小便失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与礼部尚书刘楚先主持会试。吴江的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史沈季文之子,目不识丁,贿赂礼部官吏,与同乡赵鸣阳考舍联号。他首场考试的七篇文章,除了抄自坊刻本之外,都是赵鸣阳手笔。考榜发布,沈同和列第一,赵鸣阳也中了榜,京都民众哗然。吴道南等人赶紧检举,皇帝下诏进行复试。并将沈同和交付法司审理,贬去戍守烟瘴之地,赵鸣阳也被除名。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赠少保,谥文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