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二种有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二种有漏因果
三名──律有三名
三种如意通──如意通有三种
三义──灭有三义
三患──龙有三患
三义──器世间说法有三义
四种希有──佛四种希有
四难──菩萨行有四难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四事──施有四事
四句──有无四句
四人有障
佛类词典(续上)
二教本──华严为诸教本有二二种有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二种有漏因果
三名──律有三名
三种如意通──如意通有三种
三义──灭有三义
三患──龙有三患
三义──器世间说法有三义
四种希有──佛四种希有
四难──菩萨行有四难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四事──施有四事
四句──有无四句
四人有障
二教本──华严为诸教本有二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华严,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来出现于世,初说此经,而后演说渐顿诸法者,盖大小渐次诸教,皆从此华严性海流出故。此经能统摄该括以为诸教之本也。
〔一、为开渐之本〕,开谓开设,渐即渐次,即三乘之教也。佛初说华严根本一乘圆教,诸大菩萨信解證入如来智慧。时有三乘权浅之机,虽预法会,如聋若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故卢舍那佛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乃开三乘渐次随宜之教,令彼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开解成熟,故华严为开渐之本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为摄末之本〕,摄谓收摄,末即支末。即前三乘教也。佛既为诸小乘之机说三乘法,既成熟已,最后令其悟入佛慧。故大乘同性经云: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故华严为摄末之本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亦云遍一切处。)
(出华严经疏)
华严,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来出现于世,初说此经,而后演说渐顿诸法者,盖大小渐次诸教,皆从此华严性海流出故。此经能统摄该括以为诸教之本也。
〔一、为开渐之本〕,开谓开设,渐即渐次,即三乘之教也。佛初说华严根本一乘圆教,诸大菩萨信解證入如来智慧。时有三乘权浅之机,虽预法会,如聋若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故卢舍那佛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乃开三乘渐次随宜之教,令彼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开解成熟,故华严为开渐之本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为摄末之本〕,摄谓收摄,末即支末。即前三乘教也。佛既为诸小乘之机说三乘法,既成熟已,最后令其悟入佛慧。故大乘同性经云: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故华严为摄末之本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亦云遍一切处。)
二种有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三藏法数】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辄生退屈,则不能到于涅槃彼岸也。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辄生退屈,则不能到于涅槃彼岸也。
二种有漏因果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有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三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有漏因,即集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有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有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有漏果,即苦谛也。
(出大涅槃经)
〔一、有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三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有漏因,即集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有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有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有漏果,即苦谛也。
三名──律有三名
【三藏法数】
(出大藏一览并华严经疏)
〔一、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止得。谓能止恶、得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为义,以能防止身口意诸不善业故也。
〔三、波罗提木叉〕,梵语波罗提木叉,华言解脱。谓能远离惑业系缚,而得自在也。
(出大藏一览并华严经疏)
〔一、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止得。谓能止恶、得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为义,以能防止身口意诸不善业故也。
〔三、波罗提木叉〕,梵语波罗提木叉,华言解脱。谓能远离惑业系缚,而得自在也。
三种如意通──如意通有三种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故名转变如意。
〔三、圣如意〕,谓具此通者,化现无方,应变不测,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如意自在,不可思议,故名圣如意。
(出大智度论)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故名转变如意。
〔三、圣如意〕,谓具此通者,化现无方,应变不测,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如意自在,不可思议,故名圣如意。
三义──灭有三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华严疏云:梵语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
〔一、灭业非〕,谓戒能灭杀盗等罪业之过非,故名灭业非。
〔二、灭烦恼〕,谓戒能灭贪瞋痴等烦恼,故名灭烦恼。
〔三、得灭果〕,谓因戒故,既灭业与烦恼,即得无为寂灭之果,故名得灭果。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华严疏云:梵语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
〔一、灭业非〕,谓戒能灭杀盗等罪业之过非,故名灭业非。
〔二、灭烦恼〕,谓戒能灭贪瞋痴等烦恼,故名灭烦恼。
〔三、得灭果〕,谓因戒故,既灭业与烦恼,即得无为寂灭之果,故名得灭果。
三患──龙有三患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然有此三患也。
〔一、热风热沙患〕,谓一切龙,若遇热风热沙著身之时,烧皮烧肉及以骨髓,即受痛苦,故名为患。
〔二、恶风暴起患〕,谓一切龙,若遇恶风卒暴起时,其饰身宝衣,自然而失,龙身乃现,即受苦恼,故名为患。
〔三、畏金翅鸟患〕,谓一切龙正娱乐时,被金翅鸟入于龙宫,搏取始生龙子食之,即生怖畏,故名为患。
(出诸经要集)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然有此三患也。
〔一、热风热沙患〕,谓一切龙,若遇热风热沙著身之时,烧皮烧肉及以骨髓,即受痛苦,故名为患。
〔二、恶风暴起患〕,谓一切龙,若遇恶风卒暴起时,其饰身宝衣,自然而失,龙身乃现,即受苦恼,故名为患。
〔三、畏金翅鸟患〕,谓一切龙正娱乐时,被金翅鸟入于龙宫,搏取始生龙子食之,即生怖畏,故名为患。
三义──器世间说法有三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
〔二、约融通说〕,谓依报之土,正报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说法,土亦能说;即一说一切说,故名约融通说。
〔三、约显理说〕,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教,故名约显理说。
(出华严经疏)
〔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
〔二、约融通说〕,谓依报之土,正报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说法,土亦能说;即一说一切说,故名约融通说。
〔三、约显理说〕,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教,故名约显理说。
四种希有──佛四种希有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
〔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三千世界之中;佛不于馀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毗罗,华言能仁住处。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三、德希有〕,德希有者,谓佛具无量福慧,最胜第一,非诸菩萨等所可思议,实为希有也。
〔四、事希有〕,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人间最为奇特;外道、天魔无不归仰;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普皆利益,实为希有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
〔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三千世界之中;佛不于馀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毗罗,华言能仁住处。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三、德希有〕,德希有者,谓佛具无量福慧,最胜第一,非诸菩萨等所可思议,实为希有也。
〔四、事希有〕,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人间最为奇特;外道、天魔无不归仰;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普皆利益,实为希有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四难──菩萨行有四难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背己利世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修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修行苦行,是为行相唯苦难。
〔三、处经诸有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但为利益众生,诸有苦处,无不经历,示现出生,代受其苦,是为处经诸有难。
〔四、时劫无量难〕,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华梵双称,故名时劫。谓修菩萨行者,唯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所经时劫,不可限量,是名时劫无量难。
(出华严经疏)
〔一、背己利世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修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修行苦行,是为行相唯苦难。
〔三、处经诸有难〕,谓修菩萨行者,其心但为利益众生,诸有苦处,无不经历,示现出生,代受其苦,是为处经诸有难。
〔四、时劫无量难〕,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华梵双称,故名时劫。谓修菩萨行者,唯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所经时劫,不可限量,是名时劫无量难。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三藏法数】
(出五事毗婆沙论)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就好避恶,令身增胜,是为导养身也。
〔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是为生识也。
〔四、不共事〕,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出五事毗婆沙论)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就好避恶,令身增胜,是为导养身也。
〔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是为生识也。
〔四、不共事〕,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四事──施有四事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
〔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
〔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
〔四、施多得福多〕,谓能觉世无常,发心舍财,起立塔寺,供养三宝,所获福报,如众河入于大海,流注不断。施物既多,其福亦多,是名施多得福多。(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出诸经要集)
〔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
〔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
〔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
〔四、施多得福多〕,谓能觉世无常,发心舍财,起立塔寺,供养三宝,所获福报,如众河入于大海,流注不断。施物既多,其福亦多,是名施多得福多。(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四句──有无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有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著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著断见。
〔三、亦有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有、亦无,即堕有无、相违之见。
〔四、非有非无句〕,谓外道欲避上有无相违,立俱非句,故计我与五蕴非有非无,则又成戏论之见。
(出华严经疏)
〔一、有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著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著断见。
〔三、亦有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有、亦无,即堕有无、相违之见。
〔四、非有非无句〕,谓外道欲避上有无相违,立俱非句,故计我与五蕴非有非无,则又成戏论之见。
四人有障
【三藏法数】
(出究竟一乘宝性论)
障者,覆障也。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有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滞空寂,故言四人有障。(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
〔二、外道执我障〕,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此外道谓罪福苦乐自有定因,要当必受;执著我见,不信佛法,是名外道执我障。(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声闻畏苦障〕,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四、独觉舍悲障〕,谓其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真空,故名独觉;此独觉之人,但能自度,而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是名独觉舍悲障。
(出究竟一乘宝性论)
障者,覆障也。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有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滞空寂,故言四人有障。(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
〔二、外道执我障〕,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此外道谓罪福苦乐自有定因,要当必受;执著我见,不信佛法,是名外道执我障。(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声闻畏苦障〕,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四、独觉舍悲障〕,谓其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真空,故名独觉;此独觉之人,但能自度,而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是名独觉舍悲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