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6,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萧惟昌(字 有庆 )
刘炜(字 有融 )
叶盛(字 与中 文庄、文庄有泾东槁 )
李宏(字 有容 )
何渊(字 有本 )
黄晖(字 有融 )
年富(字 大有 严 恭定 )
刘珝(字 叔温 号 古直 文和、文和有古直集 )
钱源(字 有本 )
王纶(字 廷言 号 纳齐、槐屋、有槐 )
薛穰(字 有年 )
邵有良(字 维贞 )
林瀚(字 亨大 文安、文安有泉山集 号 泉山 )
刘大夏(字 时雍 别称 东山先生 忠宣、忠宣有东山集 号 东山、东山居士 )
其它辞典(续上)
胡宽(字 有容 )萧惟昌(字 有庆 )
刘炜(字 有融 )
叶盛(字 与中 文庄、文庄有泾东槁 )
李宏(字 有容 )
何渊(字 有本 )
黄晖(字 有融 )
年富(字 大有 严 恭定 )
刘珝(字 叔温 号 古直 文和、文和有古直集 )
钱源(字 有本 )
王纶(字 廷言 号 纳齐、槐屋、有槐 )
薛穰(字 有年 )
邵有良(字 维贞 )
林瀚(字 亨大 文安、文安有泉山集 号 泉山 )
刘大夏(字 时雍 别称 东山先生 忠宣、忠宣有东山集 号 东山、东山居士 )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宽(1418年—?),字有容,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军籍。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三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十四名。
人物简介
维基
萧惟昌(1418年—?),字有庆,广东吴川县人,锦衣卫军籍。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二百三十四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有融。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以劾副都御史周铨,一度下狱。事白,累进都给事中。于朝廷举措不当,权幸非分乞求等事,均直言无所顾忌。天顺初出为云南参政,改广东,分守惠、潮二府。又改莅南韶,值两广用兵,以劳卒于官。维基
刘炜,字有融,浙江慈溪县人。正统三年(143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三十八名举人,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当时副都御史周铨因私恨挞打监察御史,诸御史范霖、杨永与尚褫等十人共同弹劾周铨,刘炜亦与同官庐祥等复劾。周铨下诏狱后仍然攻击众人。当时王振相来讨厌言官,并悉数尽逮下诏狱。刘炜、庐祥之后留任,其馀人或戍或谪或死于狱中。刘炜之后晋升为都给事中。景泰四年(1453年),负责赈灾山东。天顺年间,出任云南参政,改广东。后在平定民变中患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0—1474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与中。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土木之变后,率同列请先正逃将之罪。也先犯北京,数上章奏,陈战守之计,升都给事中。擢右参政,督饷宣府。天顺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宪宗立,入都,迁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旋任礼部右侍郎。搜河套之议起,盛知时无良将,力言不可。转吏部左侍郎。卒谥文庄。有《叶文庄奏议》、《水东日记》、《泾东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与中,昆山人。正统乙丑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出为山西右参政累官吏部左侍郎谥文庄有泾东槁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乙丑进士,除兵科给事中。进都给事中,出为山西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改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进礼部侍郎,改吏部。卒谥文庄。有水东稿》八卷、《开封纪行》五卷、《菉竹堂稿》八卷、《泾东小稿》八卷,《和山东胜览诗》一卷。 (《姑苏志》:文妆力行好古,清修苦节,慕范文正之为人。文章纡徐委备有法则。彭韶赞云:「希文不相,古今所惜。」人以为知言。 《吴中往哲记》:文庄所著书殆几百卷,笃学辩博,为一时首称。《书史会要》:叶盛善行楷,得苏文忠笔意。 田按:李文达嫉叶文庄,以此为世所短。文庄硕德重望,不以诗名。馀综览全集,七言近体风格遒上,即精研声律者无以过之。自来名辈往往出其绪馀,足了数人,此其徵也。)维基
叶盛(1420年—1474年),字与中,南直隶昆山县人。官至吏部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拜兵科给事中。明英宗因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九月郕王朱祁钰即位,瓦剌屯逼都城。当时叶盛屡奏封章,皆当世急政。寻转都给事中、山西右参政,监督宣府粮饷,兼管屯田、独石马营等处军务。有功于边,以父忧去职。明英宗复位后,擢为右佥都御史,两广巡抚。宪宗即位,转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历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成化十年(1474年),卒。谥文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北流人。景泰二年进士。擢御史。尝上时政十事,皆经国正论,多见施行。维基
李宏(1420年—?),字有容,直隶保定府蠡县人,军籍。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八十一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七十二名。
人物简介
维基
何渊(1422年—1481年),字有本,四川保宁府巴县人,民籍,治《书经》,年三十三岁中式景泰五年甲戌科第三甲第九十一名进士。九月二十八日生,行三,曾祖何文奎;祖何廷恕;父何升,教谕;母李氏。具庆下,妻向氏,兄溥;清,弟渶;润。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七十四名。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晖(1423年—?),字有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一百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八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九十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4 【介绍】: 明凤阳府怀远人,字大有。本姓严,讹为年。二十岁后,便庄重如老儒。永乐中,会试中副榜。授德平训导。历仕给事中、陕西左参议、户部尚书等职。在任纠正违失,务存大体。为政廉正,不避权贵,号称名臣。卒谥恭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490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叔温,号古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寻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学士。后因万安构陷,乞休归。卒谥文和。有《刘古直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有古直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屡迁太常卿,进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预机务。进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再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有《古直先生集》十六卷。维基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宪宗成化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与万安、刘吉并称纸糊三阁老。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为太子朱见深(即明宪宗)的老师。宪宗即位,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当时刘珝讲学认真,被当时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因此宪宗十分器重,称呼为「东刘先生」。成化十一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后又为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刘珝个性正直。例如:员外郎林俊弹劾太监梁芳、僧人继晓因而下狱,即为刘珝所解救的。后又有道士李孜省乱政,欲动摇东宫。刘珝也秘密上疏谏言,但是因不够谋略而无法传达。刘珝与万安不合,曾经训斥万安为负国无耻之辈。因此与万安斗争多年。成化十八年,万安上疏罢西厂,但刘珝不愿与万安同名上疏,因此后来被万安与刘吉合谋阴讦他与汪直相通。最后失权致仕。当时内阁三人,万安贪婪狡猾,刘吉阴险狡诈。刘珝较二人稍好,但是只顾著批评斗争,被认为是狂躁之徒。刘珝被逼仓卒引退后,而又有彭华、尹直狡诈之辈相继入内阁,万安、刘吉之党还是把持朝政。刘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祀。
人物简介
维基
钱源(1430年—?),字有本,大宁都司营州右屯卫军籍直隶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五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七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一百二十九名。官至参议。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纶(1431年—1524),字廷言,号纳齐,晚号槐屋、有槐,湖广襄阳府襄阳县人。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十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三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八十一名。曾任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南北纪行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有年。工书,能文。天顺六年举人。授涿州知州。时涿州连年大灾,穰至,抚弱锄强,发粟赈灾,全活甚众。改知滦州,为政亦得体。致仕归。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字有年,宋知衡州朋龟十一世孙也。少资性过人,好问学,举于乡,授涿州知州。涿俗素强悍,兼岁大祲,盗贼多。公至,发廪粟赈饥,亲问民所疾苦,力为疗之,盗贼渐息,民得复苏。三年,用荐改知滦州。滦当孔道,徵发旁午,公输供得宜,不烦而事集。州岁苦河决,筑长堤以捍之,遂为永利。以请老归里,所载橐中装,不入私室,置产与昆弟共之,散其馀赀于乡族,身力为善,日以白简记其所行事。博学能文,诗崇唐人,书法学钟王。
人物简介
维基
邵有良(1433年—?),字维贞,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进士出身。浙江乡试第五十九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四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519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瑾诛,复官。谥文安。有《文安公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亨大,闽县人。成化丙戌进士,历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泉山集维基
林瀚(1434年—1519年),字亨大,号泉山,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林镠之子。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再升为谕德。弘治初年,召修《宪宗实录》,后充经筵讲官。不久,升为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拜为南京吏部尚书,之后因陈事忤旨乞罢,明孝宗不予批准。正德元年(1506年),因丘俊、石介举荐,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后因病乞休,之后因上言得罪刘瑾,被贬浙江参政,致仕归乡。随即被诬陷为奸党,直到刘瑾被诛后,林瀚复官,不久再次致仕。林瀚为人谦厚,而自守介然。正德十四年(1519年)九月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16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刘仁宅子。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瑾诛复官,寻致仕。卒谥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职方郎中历官右都御史总督两广拜兵部尚书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以忤阉系狱。寻出为福建参政,进广东布政使,改浙江,擢副都御史,治张秋河,进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移疾归。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归。以忤刘瑾逮系,遣戍肃州,赦归。卒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何孟春《燕泉集》:刘东山公晚年肃州之谪,虽由逆瑾,其实公同年焦阁老芳为之。公与焦素无他,焦特忌公名耳。岑猛赂既行,瑾集大臣议欲置公重辟,诸大臣惴不敢吐一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某何罪,必欲文致之!」瑾怒,明日大臣以屠议奏,瑾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宇又素嫉公者,署:「刘某轻议夷人迁徙,发远戍。」瑾初拟广西边卫,焦曰:「是送彼归也。」乃定肃州。公《西行稿》载公赴肃州时,故旧皆避不来会,独乡人严仲洪赠诗,公和笞之。公《过六盘山寄西涯阁老》诗末句云:「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叹同年也。后归自六盘,和前韵末句云:「凭谁寄语中州子,前度刘郎今已还。」中州子,焦与刘也。其事盖如此。 《蠖斋诗话》:刘忠宣公乎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如《抚谕田州》句云:「如何万顷桑麻地,天与夷人作战场。」虽土官岑溥亦感也。出锦衣狱中有句云:「红尘未了清时债,白发重来此地游。」盖公为兵部郎中,尝下狱也。谪戍甘肃,《过六盘山》句云:「绿野误为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盖以为终于侍郎不起,未必有此谪也。《谪所示子侄》句云:「报国未能平海宇。充军终是累儿孙。」盖以逆瑾有刘某永远充军之批旨也。又云:「犹有先朝宣召梦,急趋黄屋面承恩。」盖思孝庙君臣相遇,千载一时,虽在谪所不忘情也。《谪所赠同事》诗曰:「时事何人苦变更?边城持戟半儒生。」盖刘瑾用事,士大夫有罪多谴谪甘肃也。 田按:忠宣一代名臣,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维基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广华容县(今属湖南)人。天顺己卯湖广解元,甲申进士。弘治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中式湖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幸赖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在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