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6,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陈本深(字 有源 号 泾泉、十人为龙 世称 五老 )
金大车(字 子有 )
陈镒(字 有戒 号 柏轩 僖敏、僖敏有介庵集 )
林文(字 恒简 号 澹轩 襄敏、襄敏有澹轩集 )
刘铉(字 宗器 号 假庵 文恭、文恭有假庵集 )
朱有爌( 镇平王 )
伊恒(字 宗有 )
徐有贞(名 理、珵、呈 字 元玉 号 天全 有贞 武功伯 )
刘定之(字 主静 号 呆斋 文安、文安有呆斋集 )
商辂(字 弘载 号 素庵 文毅、文毅有素庵集 )
宋有文(字 显章 )
吕原(字 逢原 文懿、文懿有介庵集 号 介庵 )
岳正(字 季方 号 蒙泉 文肃、文肃有类博槁 )
崔源(字 有本 )
其它辞典(续上)
朱有燉(别称 周宪王 宪王 号 诚斋、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 )陈本深(字 有源 号 泾泉、十人为龙 世称 五老 )
金大车(字 子有 )
陈镒(字 有戒 号 柏轩 僖敏、僖敏有介庵集 )
林文(字 恒简 号 澹轩 襄敏、襄敏有澹轩集 )
刘铉(字 宗器 号 假庵 文恭、文恭有假庵集 )
朱有爌( 镇平王 )
伊恒(字 宗有 )
徐有贞(名 理、珵、呈 字 元玉 号 天全 有贞 武功伯 )
刘定之(字 主静 号 呆斋 文安、文安有呆斋集 )
商辂(字 弘载 号 素庵 文毅、文毅有素庵集 )
宋有文(字 显章 )
吕原(字 逢原 文懿、文懿有介庵集 号 介庵 )
岳正(字 季方 号 蒙泉 文肃、文肃有类博槁 )
崔源(字 有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39 【介绍】: 明宗室。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橚长子。号诚斋,又号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洪熙元年袭爵。博学善书,留心翰墨,集古名迹十卷,手自临摹勒石,名《东书堂法帖》。尤工词曲,著《诚斋乐府》,杂剧今存三十一种,音律谐美,流传内府,有金元风范。《关云长义勇辞金》、《豹子和尚》、《团圆梦》等均为佳作。另著有《诚斋录》、《诚斋新录》、《诚斋牡丹百咏》等。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
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景泰三年薨。有诚斋录、新录诸集。(朱谋㙔藩献记:宪王好文辞,兼工书画。 《书史会要》:宪王集古名迹十卷,手自摹临,勒石传世,名曰东书堂法帖。 沈德符顾曲杂言:周宪王所作杂剧最夥,名诚斋乐府。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有金、元风范。 《列朝诗集》:宪王遭世隆平,奉藩多暇,制诚斋乐府传奇,音律谐美,流传内府,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李梦阳汴中元宵绝句云:「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王诗如春日云:「深巷日斜巢燕急,小楼风静落花闲。」春夜云:「彩槛露浓垂柳湿,珠帘风静落花香。」秋夜云:「梧桐露滴鸳鸯瓦,杨柳风寒翡翠堂。」牡丹亭书景云:「莺啼小院穿青柳,燕蹴飞花过粉墙。」日暮云:「林鸠唤友常知雨,海燕将雏不避人。」云林清趣云:「采药一僧云外去,巢松双鹤雨中还。」送人云:「南浦断虹收雨去,西风新雁带霜来。」漫兴云:「南国音书归雁尽,西园风雨落花愁。」和王长史云:「采得药苗还竹径,著残棋子坐花阴。」红心驿云:「枕上梦回莺语滑,窗前凤定柳阴凉。」横堤晚望云:「神如秋水十分净,心似中原万里平。」皆风华和婉,沨沨乎盛世之音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60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有源。永乐初由乡举入国子监。授刑部主事。善缉奸。迁员外郎。宣德中,与况钟等同受敕为知府,本深知吉安府。捕杀巨猾十九人,设伏击杀大盘山寨主曾子良。为政举大纲,不屑苛细,前后守吉安十八年,请老去。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有源,别号泾泉,年十三,补诸生第一。永乐中举于乡,适诏选新进士举人有学问者入秘阁纂脩,公即被选。历四年,擢刑部主事。畿内有韩广者,为盗杀人,有司不能得,系及无罪十八人置狱,公以计获之,十八人俱得免。擢员外郎。会居二亲忧,庐墓舍,刑曹需公办事,诏起复,公上疏乞终制,词义哀宛,上许之。宣德初,以雄剧九郡阙守,上特命大臣慎举才吏,出守郡。少师杨公士奇以公应诏守吉安,命乘传赴郡,赐敕书,自藩臬以下不职俱得劾奏。所属吏及郡中豪大家有罪即系治,虽敕太守,如御史台行事。时吉有巨猾彭搏等十九人,自号十人为龙,九人为虎,横行里中,前守不敢治。公至郡,阳为宽大若不闻,复密遣人与诸豪相结。久之,为具酒,召至后堂与饮。公已潜伏壮士于座上,尽拉杀之,曳十九尸出府门。一郡大惊,远近尽相贺。乐安大盗曾子良据太盘山为乱,有众万馀。公以地逼永丰,使将先率兵伏于界上。贼果至,伏发,大破之,斩子良。初公为政,务举大纲,略苛小。及大猾既歼,乃大起学舍,立忠节祠,筑堤捍水,复诸废。郡中无事,益疏阔法网,与民休息。每晨起鼓而坐堂,吏无所白,辄解衣卧閤中。间有诉事,即呼至榻前,与辨曲直,立遣之,亦不受状,郡中大治。九年,以秩满入觐当迁,吏民相率先入京奏留之。少师杨公复为请,上嘉之,召宴内庭,赐御制上林春色诗及招隐歌。晋中议大夫赞治尹,使还治郡,恩宠甚至。杨公亦赠诗,有曰:螺川城外人千万,争候神明太守归。公再治郡九年,益无事,凡士人有嘉庆肃之燕辄往。燕罢,使左右互携果饵,遇坊市小儿,则投而啖之,往往拥其舆盖廨前。民有举女者,渐见其长。一日,闻其家鼓乐迎娶声,公笑曰:吾初来是乳下儿,今可作人妇,吾岂得复留此。是岁当再入觐。吏民知公有去志,遮马首,哭不得前。公好谓曰:吾即归,当复至郡中,得相见也。公入京,遂力请老,上特敕赐公还乡。公念与吏民约,复至吉,与郡中人日饮叙别,流连踰一年始行。行时送舟联数十里,帆橹相接,适有御史持节过,遣吏问之,为太息而去。公归田复十二年,焘八十一终于家,吉民至今奉尝公不绝。凡所治九县人,为浙中大吏,如萧都御史,廪陈御史德鸣、李御史邦华,俱遣官脩公墓祠致祭,百十年后尚有之,其去后馀思若此。先六峰先生以御史按江右,至吉安,特脩祭拜公祠下,为文具述公治状,故嗣传公得较详。公既归田供所赐,还乡敕亭中,以示子孙。为郡十八年,家无馀财,与请老荐绅五人,时从觞咏,彷徉山水间,人称为五老。陈氏世居东皋,族人数千,公为族之长十二年。时乡论甚严,凡岁再行,饮射读法,士大夫非告年归里,不得为大宾。唯公以名德之重,在宾位二十有四,乡邦荣之。余既作公传,近更从陈氏家乘,录得公诗二首,文翁召父,复有文章,真竹帛之光也。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戊签·卷八
大车字子有,其先西域默伽国人。明初归义,赐姓,居南京,遂为上元人。嘉靖乙酉举人。有《方山遗稿》。 (《金陵琐事》:羽伯陈公评青溪社中四子诗云:「高汝州近思雄壮奇拔,马国学承道博雅典则,金文学子坤清新秀朗,金孝廉子有则兼总诸长,词义双美。夫金氏昆玉,尚有诗集,若高、马二公,人且不知其姓名也,况于诗乎。」 《列朝诗集》:子有从游于顾华玉,华玉极爱重之。子有诗法襄阳、随州,摇笔立就。尝有「不堪摇落逢秋日,况复蹉跎入暮年」之句。陈羽伯怪其壮岁出语不祥,死时年四十四。羽伯与其弟子坤掇拾遗时,定次百篇。 田按:子有舆陈羽伯为素交。子有卒后,羽伯有持哀之云:「大金吾夙好,伟然清庙质。五色焕龙鸾,希声中琴瑟。束发友斯人,毕志期作述。沈冥同往岁,潇洒弄文墨。吾方堕麈网,旷期阻亲昵。岂意南阳别,欢好此焉毕?仰视天方瞽,巫咸不世出。诵子临歧赠,洒泪空永日。」其为侪辈欢慕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9—145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有戒,号柏轩。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赴任途中见饥民流移就食,因疏请免赋役。正统二年,巡延绥、宁夏边,修荒政。内调。七年复出镇陕西,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时瓦刺渐强,镒请严为之备。景帝监国,以于谦荐,抚京畿。旋召还,进左都御史。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谣云:“愿得陈公活我”。乃第三次出镇陕西。次年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卒谥僖敏。有《介庵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壬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镒字有戒,吴人。永乐壬辰进士,除监察御史。历湖广、山东、浙江按察副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兼督宁夏、延安、绥德边备。进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 (田按:僖敏镇陕西,有成惠,陕人呼为「黑髯翁」。闽中陈泰挽公诗云「关西民仰黑髯公」,纪其事也。)维基
陈镒(1389年—1456年),字有戒,号柏轩,南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永乐十年(1412年)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授监察御史,迁湖广副使,历改山东、浙江。明英宗即位当年,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正统二年(1437年),受命巡视延绥、宁夏边境。正统九年,进右都御史。在西北劳顿多年。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也先俘获,陈镒经于谦推荐,出抚畿内。北京保卫战得胜后,晋左都御史。景泰三年春,召还,加太子太保,与王文共掌都察院。次年因病致仕。卒赠太保,谥僖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1476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恒简,号澹轩。宣德五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谥襄敏。有《澹轩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恒简,莆田人。宣德庚戌赐进士第三人,累官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赠礼部右侍郎谥襄敏有澹轩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文字恒简,莆田人。宣德庚戌第三人及第,授编修。正统初,进修撰。景泰中,进春坊谕德兼侍讲,再进庶子。英宗复辟,改尚宝司卿,拜学士。成化初,进太常寺少卿,仍兼学士。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有《澹轩稿》。 (田按:澹轩诗格清远,有翛然出尘之致。)维基
林文(1389年—1476年),字恒简,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宣德庚戌探花。宪宗初,官至侍读学士。林文是永乐四年状元林环的门生。宣德元年(1426年)乡试中举。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初年,参与编撰《宣宗实录》,后升翰林院修撰,并在随后两次出任会试正考官。景泰三年(1452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景泰四年(1453年)修《历代君鉴》,后升至左庶子兼侍讲。天顺八年(1464年),明宪宗即位,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一个月后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145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器,号假庵。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进侍讲学士,迁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平生谨于言行,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沧海遗珠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江苏长洲人。永乐中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久之中乡试,近中书舍人。擢少詹事,赠礼部侍郎,谥文恭。卒年六十五。著有《名山藏》、《弇州续稿》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器,长洲人。永乐中以善书徵入翰林中庚子举人授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擢翰林侍讲累官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恭有假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铉字宗器,长洲人。永乐庚子举人,授中书舍人。迁兵部主事,擢翰林侍讲。历侍讲学士、国子祭酒。天顺初,进少詹。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恭。有《假庵集》。 (《水东日记》:正统十三年彭时榜进士,诏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长洲刘詹事先生宗器,公安王祭酒先伯宣亦尝同事。时山东士二人,尹旻同仁、孙昱廷昭也。同仁之言曰:「两先生言行皆可师法。刘先生一日出《送行同官之任南京》诗一律,命书之,诗成,恸哭不能语,忠诚之发,左右莫不感动。其诗曰:『一尊倾罢雨萧萧,客思离情总不消。十载禁林同侍讲,五更青琐共趋朝。西风鸿雁南归急,落日云烟北望遥。此际送君无限意,疏疏杨柳玉河桥。』」 《姑苏志》:刘铉文潭厚,诗春容丰赡,皆有法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0—1472 【介绍】: 明宗室。太祖孙,周定王朱橚子。永乐初封镇平王。嗜学工诗。作《道统论》数万言。又采自夏至元历代公族贤者作《贤王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宗有。好学善书,永乐中以善书召侍东宫。洪熙初擢工部营缮所正,与修撰金问同被命待诏思善门,进尚宝少卿,景泰中致仕。为人恭勤静退,时称长者。卒年八十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7—1472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学。宣德八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倡言南迁,受于谦等斥责。后乃改名有贞。景泰中治河,开广济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粮运,塞沙湾决口成功。进左副都御史,为石亨定计,拥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得志后欲与石亨等立异,遂被构下狱,发云南金齿卫为民。释归卒。有《武功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珵,字元玉,吴县人。宣德癸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春坊谕德,擢佥都御史。天顺改元,拜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武功伯。坐累戍金齿,寻赦还。有武功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有贞初名呈,字元玉,吴人。宣德癸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修撰、侍讲、春坊谕德,擢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英宗复辟,拜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武功伯。未几下狱,戍金齿。寻赦还。有《武功集》五卷。 (《吴中往哲记》:武功伯夙负高才,谈锋文气,英迈莫敌。 《蒹葭堂杂钞》:徐武功居史馆,修何尚书文渊事,赋诗曰:「温州太守重来归,昔何廉退今何违。却金馆在已如扫,掩月堂寒空掩扉。人间固有假仁义,天下岂无真是非。老夫忝秉《春秋》笔,不作谀词取世讥。」 《匏翁家藏集》:天全翁自南诏归,适大参祝公、佥宪刘公皆致仕家居,登临游赏之乐必共之。酒酣兴发,更倡迭和,落纸人争传之以为奇。《姑苏志》:徐元玉诗文雄伟奇丽,词尤妙绝。 《弇州四部稿》:武功伯于书少所不窥,能诗歌,善行草,得长沙素师、米襄阳风。《书史会要》:武功书法古雅雄健,名重当时。 田按:武功恒云:「左边堆数十万金,右边杀人流血而目不转者,真宰相也。」此语亦太露杀机,陷于忠肃,倾险甚矣!得流金齿,亦幸事。)维基
徐有贞(1407年—1472年),初名珵,字元玉,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顺天府宛平县籍。宣德年间进士出身。景泰末年,在英宗复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内阁首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1469 【介绍】: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静,号呆斋。刘髦子。正统元年进士,授编修。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势。旋迁洗马。成化二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请停征灾区租课。四年迁礼部左侍郎,卒于官,谥文安。学问渊博,善文工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主静,永新人。正统丙辰会试第一廷试第三入翰林成化初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内阁进侍郎谥文安有呆斋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定之字主静,永新人,举人髦子。正统丙辰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迁春坊、洗马,再迁右庶子。英宗复辟,改通政司参议,寻改翰林学士,进太常少卿。成化初,兼侍讲学士,入内阁,预机务,擢工部侍郎,改礼部。卒赠尚书,谥文安。有《呆斋集》四十五卷。 (《水东日记》:刘洗马定之与兵部侍郎王伟遇于朝,伟戏刘曰:「吾太仆马多,公须二洗之。」刘应声曰:「何止太仆,诸司马不洁,我固当洗之。」闻者快之。 《翰林记》: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 《麓堂诗话》,刘文安公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如《英庙挽歌》、《石钟山歌》等篇,皆可传诵。《殿阁词林记》:成化中,学士刘定之应制赋元夕》诗绝句百首,顷刻而成。)维基
刘定之(1409年—1469年),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县人,正统丙辰探花,成化初年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自幼聪颖,由其父授其读书。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高中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其弟刘寅之与同乡相奸,牵连到刘定之,下狱后得冤。之后,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景泰三年(1452年)升为洗马,并劝服明代宗接受也先使者乞遣报使。之后,再迁右庶子。天顺元年(1457年)调通政使司左参议,仍兼侍讲。之后进翰林学士。明宪宗时,进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负责经筵。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进礼部左侍郎。次年卒于官,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4—1486 【介绍】: 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十年进士。除修撰。郕王监国时,入内阁,参机务。反对南迁,主张抵抗瓦剌。景泰中官兵部尚书。英宗复辟,被诬下狱,废为民。成化初以旧官入阁,上疏陈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等八事,帝嘉纳之。后迁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宽厚有容,而每临大事则刚毅果断,人莫能夺。卒谥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弘载,淳安人。正统乙丑进士,乡试会试廷试皆第一累官少保兼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毅有素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辂字弘载,淳安人。正统乙丑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景泰初,入内阁,参机务,进侍读,擢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英宗复辟,斥为民。成化初,以故官入阁,进兵部尚书,改户部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毅。有《文毅集》十卷。维基
商辂(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一作素庵,谥文毅,浙江淳安人,祖籍河南开封。宣德乙卯解元,正统乙丑连中会元、状元。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宣德、正统年间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家贫,父祖皆不仕,祖父是猎户和樵夫,父亲在严州府衙充役小吏。商辂早年即为学谕王瑞所器重,宣德十年(1435年)举乡试第一,后来屡试不中,遂在太学潜心读书十年,深受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赏识,于正统十年(1445年)举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三元及第,在明代只有被朱棣除名的黄观(黄观为连中三元)和他有此殊荣。商辂及第后,除翰林院修撰,与刘俨等十人进学东阁。土木之变后,郕王监国,以陈循、高谷举荐,进入内阁参赞机务。徐珵曾建议迁都,商辂则力阻。同年冬,进翰林院侍读。景泰、天顺年间景泰元年(1450年)遣迎太上皇于居庸关,晋升学士。景泰三年(1452年)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举告太监阮浪、内使王瑶意图扶植太上皇复位,明代宗大怒,逮捕两人下诏狱。后来卢忠找同寅占卜,同寅告诉他:“这是不吉利的兆象,即使一死也无法化解。”卢忠因恐惧装疯。商辂进言称其不足信,于是卢忠一并下狱,后以他罪连坐降为事官,王瑶被杀,阮浪被囚。景泰五年(1454)代宗易储,后晋升商辂为兵部左侍郎,兼任左春坊大学士。当时河南饥荒,商辂请垦荒给粮。之后,钟同、章纶下狱,均由商辂力救得免。《寰宇通志》成,加兼太常寺卿。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病重,群臣请建东宫,不予批准。商辂继奏称:「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闻者感动。因为日暮,奏未入,而同夜石亨等人已迎复上皇复位。此日,王文、于谦等被收拿,召商辂与高谷入殿,让他们起草复位诏书。石亨私下请其增加条款,遭到商辂拒绝。石亨不悦,命言官弹劾商辂,商辂于是下狱。商辂自诉《复储疏》在礼部,可以覆验,没有得到回覆。当时中官兴安稍微解释,英宗更加震怒,兴安则称:「向者此辈创议南迁,不审置陛下何地。」英宗稍解,于是改释商辂为民。后来,英宗常自言自语道:「辂,朕所取士,尝与姚夔侍东宫」,不忍弃之。但因忌恨者多,竟不敢复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宋有文(1415年—1474年),字显章,四川成都府资县人,军籍,治《诗经》,年四十岁中式景泰五年甲戌科第二甲第九十六名进士。十一月初三日生,行二,曾祖宋处仁;祖宋均义;父宋鉴;母刘氏。永感下,妻李氏,叔玉(巡检),兄有成,弟有学;有安;有昌;有辙;有谦;有善;有爵。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六十六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8—1462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逢原。正统七年进士。授编修。景泰间进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入阁预机务,与李贤、彭时相得甚欢。贤处事果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进翰林学士,遭母丧,归葬,以哀毁卒。谥文懿。有《介轩集》。槜李诗系·卷九
原字逢原,号介庵,秀水人。正统六年解元,明年成进士,以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景泰中,为侍读学士兼中允。天顺元年,改通政司左参议,仍兼侍读,入内阁,寻升大学士。时曹、石怙宠用事,岳正暨原列上曹石罪状,留中不报。曹、石恐,谋摘承天门灾诏中语,为阁臣讪谤。上怒,召对近臣,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谨厚,乃左右正,何也?正既去,原得留,与李贤同相。李贤通达,见事立断。原守正谨恪,济以持重。以母忧去,卒于家。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内端外和,不苟取予。性俭约,身无纨绮,箧中惟赐衣数袭,每分禄以赡宗姻,平居无疾言遽色。杨文懿诔及刘文安挽,词,皆实录也。尝著宋元通鉴续编,义例精审。书成,须发尽白,曰:使我进二阶,不若稽古获一事。外有诗文集十二卷。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逢原,秀水人。正统壬戌赐进士第二,除翰林编修历学士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懿有介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原字逢原,秀水人。正统壬戌第二人及第,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进翰林学士。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懿。有《介庵集》十二卷。维基
吕原(1418年—1462年),字逢原,浙江秀水人。吕原父兄为教谕、训导,自小家贫,父兄过世时,没法回乡归葬,只能葬在景州暂时居地的附近,吕原时常到父兄坟墓恸哭。后来,奉母南归,家里更加贫困。知府黄懋欣赏吕原的文笔,补其为诸生,遣入学,正统六年(1441年)举辛酉科乡试第一。正统七年(1442年),联捷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那时于谦讲《国风》、吕原讲《尧典》。后任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次日,命入内阁预机务。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吕原。后来,李贤恢复官位入阁,吕原为次辅。不久,彭时也入内阁,三人相得甚欢。为天顺期间,重要的三个阁老,李贤通达,遇事立断。吕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彭时善谋。后吕原进翰林院学士。天顺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舟中寝苫哀毁。体素丰,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吕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性俭约,身无纨绮。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8—1472 【介绍】: 明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方,漷县人。正统戊辰赐进士第三,天顺初以左赞善兼修撰直文渊阁降钦州同知谪戍肃州成化初复官寻出知兴化府谥文肃有类博槁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正字季方,漷人。正统戊辰第二人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入阁预机务,谪钦州同知,未至,逮系狱杖戍肃州,寻释为民。成化初复官,出为兴化知府。嘉靖中,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有《类博稿》十卷。 (《麓堂诗话》:蒙翁才甚高,为文章俯视一世,独木屑为诗,云:「既要平侧,又要对偶,安得许多工夫?」然其所作如《公子行》、《短短床》二曲,绰有古调。《留侯图》四绝句,句意皆非时人所刘也。 《醉经堂餔糟编》:蒙泉岳季方先生自翰林入阁,英庙深所眷注,后为曹、石所嫉,谪黜补外,卒兴化守。尝有《燕台怀古》诗云:「督亢陂荒蔓草生,广阳宫废故城平。黄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来士价轻。」结句深有慨于时也。)维基
岳正(1420年—1474年),字季方,号蒙泉,直隶顺天府通州漷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正统戊辰探花,天顺初进翰林院修撰,入阁参与机务。岳正负气敢言,仕途多舛。英宗时因而得罪石亨、曹吉祥,谪官入狱。宪宗时,官终兴化府知府。嘉靖年间,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正统十三年(1448年)庚戌科会试第一,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年(1457年)改为翰林院修撰,教内侍书。当时,内阁大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英宗谋代者。此时,王翱举荐,遂召见文华殿,随即入内阁。岳正为人一向豪迈,弹劾掌钦天监侍郎汤序,并进言离间石亨、曹吉祥。天顺年间,岳正进言预见了曹石之变,但被石亨、曹吉祥构罪陷害,谪钦州同知。陈汝言诬陷其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曹石之变后,释放为民。明宪宗继位后,御史吕洪等请复岳正与杨瑄官职,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成化元年(1465年)因事连坐,出任兴化府知府,在任期间有建树。成化五年(1470年)入觐,遂致仕。五年后去世,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为其女婿。嘉靖年间,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大同人,字有本。袭世职为宁波卫指挥同知。正统十三年,从陈懋镇压闽浙农民起事,升署浙江都指挥佥事,不久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