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有馀
有馀说
有馀师
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有馀土
有馀依
有馀依涅槃
有边
有覆无记
有识
有识根身
有严
有觉有观三昧
佛类词典(续上)
有缘有馀
有馀说
有馀师
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有馀土
有馀依
有馀依涅槃
有边
有覆无记
有识
有识根身
有严
有觉有观三昧
有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缘于佛道者。观无量寿经曰:「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报恩经七曰:「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
【俗语佛源】
指事物互相作用、依仗的关系。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关系中才能产生、变化,称为「缘起」。如树,便是由阳光、空气、水份、枝干、花叶等各种缘和合而生成的。《报恩经》卷七说:「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在佛经中,有缘多指信入佛法而得度的有善根的人。此外,遇法宝出现,与高僧往来等,也称有缘.如南朝梁·简文帝《奉阿育王寺钱启》:「牙床白,无因不;金瓶宝函,有缘斯出。」又如唐·司空图《赠岑上人》诗:「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亦泛指有机缘和条件。如《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又特指有姻缘,亦作「缘会」。如唐·元稹《遣悲怀》诗:「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俗语中又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话的含义偏于上半句,意思是人与人相逢结交都是彼此间有缘。如《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又多专指男女间结为良缘。如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孔雀屏开烛影红,会看佳婿近乘龙。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李明权)
(术语)有缘于佛道者。观无量寿经曰:「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报恩经七曰:「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
【俗语佛源】
指事物互相作用、依仗的关系。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关系中才能产生、变化,称为「缘起」。如树,便是由阳光、空气、水份、枝干、花叶等各种缘和合而生成的。《报恩经》卷七说:「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在佛经中,有缘多指信入佛法而得度的有善根的人。此外,遇法宝出现,与高僧往来等,也称有缘.如南朝梁·简文帝《奉阿育王寺钱启》:「牙床白,无因不;金瓶宝函,有缘斯出。」又如唐·司空图《赠岑上人》诗:「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亦泛指有机缘和条件。如《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又特指有姻缘,亦作「缘会」。如唐·元稹《遣悲怀》诗:「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俗语中又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话的含义偏于上半句,意思是人与人相逢结交都是彼此间有缘。如《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又多专指男女间结为良缘。如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孔雀屏开烛影红,会看佳婿近乘龙。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李明权)
有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一切之事理而诠未究竟至极之词。对于无馀而言。
(术语)就一切之事理而诠未究竟至极之词。对于无馀而言。
有馀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尚存馀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有馀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有馀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馀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馀说。」
(术语)尚存馀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有馀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有馀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馀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馀说。」
有馀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正统以外之论师,又不列大家之学匠,皆称有馀师。略云有馀,或馀师。又曰:有诸师或有人。又有称有馀之说为有说,他之部宗为有馀部者。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杂名)正统以外之论师,又不列大家之学匠,皆称有馀师。略云有馀,或馀师。又曰:有诸师或有人。又有称有馀之说为有说,他之部宗为有馀部者。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有馀师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义之外,更为馀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馀师说。
(术语)正义之外,更为馀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馀涅槃者,对无馀涅槃而言。有馀无馀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馀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馀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馀涅槃。即證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馀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馀涅槃也。故有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馀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无馀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馀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馀,果尽名无馀。」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馀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馀,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馀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馀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馀累故曰有馀。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馀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馀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馀,故云有馀,大乘之无馀涅槃,究竟而无残馀,故云无馀。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馀及无馀。」又曰:「以成就有馀解脱有馀清净有馀功德故,知有馀苦,断有馀集,證有馀灭,修有馀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證。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馀。」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馀,大乘因果尽名无馀。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馀:一烦恼馀,谓无明住地。二业馀,谓无漏业。三果报馀,谓意生身阴。」
【佛学常见辞汇】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而身体尚在,名有馀涅槃,或有馀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馀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馀涅槃,或无馀依涅槃。2。依大乘的说法,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馀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馀涅槃。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馀涅槃,因尚有惑业苦之残馀,故叫做有馀;至于大乘的无馀涅槃,因究竟而无残馀,故叫做无馀。
【三藏法数】
谓见、思烦恼已断,尚馀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馀涅槃。(见、思烦恼,即见、思惑,于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于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术语)有馀涅槃者,对无馀涅槃而言。有馀无馀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馀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馀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馀涅槃。即證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馀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馀涅槃也。故有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馀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无馀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馀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馀,果尽名无馀。」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馀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馀,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馀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馀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馀累故曰有馀。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馀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馀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馀,故云有馀,大乘之无馀涅槃,究竟而无残馀,故云无馀。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馀及无馀。」又曰:「以成就有馀解脱有馀清净有馀功德故,知有馀苦,断有馀集,證有馀灭,修有馀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證。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馀。」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馀,大乘因果尽名无馀。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馀:一烦恼馀,谓无明住地。二业馀,谓无漏业。三果报馀,谓意生身阴。」
【佛学常见辞汇】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而身体尚在,名有馀涅槃,或有馀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馀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馀涅槃,或无馀依涅槃。2。依大乘的说法,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馀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馀涅槃。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馀涅槃,因尚有惑业苦之残馀,故叫做有馀;至于大乘的无馀涅槃,因究竟而无残馀,故叫做无馀。
【三藏法数】
谓见、思烦恼已断,尚馀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馀涅槃。(见、思烦恼,即见、思惑,于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于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有馀土
【佛学大辞典】
(杂名)具云方便有馀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馀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馀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馀土。故彼之所谓无馀涅槃,尚为有馀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馀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馀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馀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馀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馀涅槃,其实还是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杂名)具云方便有馀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馀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馀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馀土。故彼之所谓无馀涅槃,尚为有馀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馀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馀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馀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馀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馀涅槃,其实还是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有馀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涅槃之一。(参见:有馀)附录有馀涅槃项。
(术语)二种涅槃之一。(参见:有馀)附录有馀涅槃项。
有馀依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有馀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有馀涅槃。(参见: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谓烦恼之障虽灭,尚馀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名有馀依涅槃。(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术语)即有馀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有馀涅槃。(参见: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谓烦恼之障虽灭,尚馀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名有馀依涅槃。(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有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
【佛学常见辞汇】
偏于有的一边。
【三藏法数】
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无自性;虽无自性,不得言无,故名有边。
(术语)有之边际。论有无之理时之语也。世间一切之事物,必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个之作用,是名有边。既假众缘之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既无自性,则不得谓法体为有,是名无边。见三藏法数八。
【佛学常见辞汇】
偏于有的一边。
【三藏法数】
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无自性;虽无自性,不得言无,故名有边。
有覆无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无记)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术语)(参见:无记)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有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识者,如云有情,归敬仪中曰:「有识凡夫。」观经散善义曰:「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
(术语)有识者,如云有情,归敬仪中曰:「有识凡夫。」观经散善义曰:「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
有识根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有根身)
(术语)(参见:有根身)
有根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总有他根故也。唯识述记三本曰:「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术语)谓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总有他根故也。唯识述记三本曰:「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有严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栌木下,号曰栌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著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或对。见稽古略四。
(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栌木下,号曰栌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著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或对。见稽古略四。
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三昧之一。(参见:三三昧)
【三藏法数】
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三昧之一。(参见:三三昧)
【三藏法数】
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