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无方(無方) 拼音:wú fāng
1.无定例、无定规。《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漢語大詞典》:露冕
《漢語大詞典》:两岐(兩岐)
亦作“ 两歧 ”。
(1).分为两支。《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拜 渔阳 太守……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沈约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絃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 湘 赣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粤 代表 黄 君 克强 亦本在 汉阳 ,故復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 鄂 ,以免两歧。”
(1).分为两支。《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拜 渔阳 太守……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沈约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絃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 湘 赣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粤 代表 黄 君 克强 亦本在 汉阳 ,故復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 鄂 ,以免两歧。”
《漢語大詞典》:办治(辦治)
(1).谓治政有方。《新唐书·李元紘传》:“改 好畤 令,迁 润州 司马,以办治得名。”《宋史·沈立传》:“居职办治,加赐金,数詔嘉之。” 宋 周必大 《跋临江军任诏盘园高风堂记》:“ 任侯 子 严 ,出于名家,少年已负雋声,下笔輒数百言,涖官所至办治。”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