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有识(有識) 拼音:yǒu shì
1.具有真知、灼见。《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大者也。」《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2.有见识的人。《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斯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者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3.成年。《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4.佛教用语。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体。《义足经。卷上》:「是世乐如见梦,有识寤亦何见。」也作「众生」、「有情」。
2.有见识的人。《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斯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者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3.成年。《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4.佛教用语。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体。《义足经。卷上》:「是世乐如见梦,有识寤亦何见。」也作「众生」、「有情」。
《漢語大詞典》:分羹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 分我杯羹 ”。
《國語辭典》:有心人 拼音:yǒu xīn rén
1.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的人。《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传将随口话,报与有心人。」
2.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李公佐向齐公叹道:『壮哉!壮哉!然此事却非容易。』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蟫史》卷八:「披肝而谈意气,真有心人;交臂而失英雄,为无目者。」
3.别有目的或企图的人。《儿女英雄传》卷一七回:「从来俗语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旁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4.心思细密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著有心人玩著词句,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
5.有情意的人。唐。任氏〈书桐叶〉诗:「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2.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李公佐向齐公叹道:『壮哉!壮哉!然此事却非容易。』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蟫史》卷八:「披肝而谈意气,真有心人;交臂而失英雄,为无目者。」
3.别有目的或企图的人。《儿女英雄传》卷一七回:「从来俗语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旁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4.心思细密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著有心人玩著词句,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
5.有情意的人。唐。任氏〈书桐叶〉诗:「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