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
词典
有听
有听头儿
分类词汇
无闻
无耳
违教
脑死
置若罔闻
佯打耳睁
鸭子听雷
前古未闻
前所未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韵府拾遗 青韵》:
有听(有听)
高适诗:劝尔将为德,斯言盖有听。
分类:
有听
《国语辞典》:
有听头儿(有听头儿)
拼音:
yǒu tīng tou ér
有名气、声望。《
儿女英雄传
》第一五回:「慢讲这大江南北,那怕三江五湖川陕云贵,以至关里关外,但是个有点听头儿的,提起来,大概都知道他个根儿底儿。」
分类:
有名气
声望
《漢語大詞典》:
无闻(無聞)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
论语·子罕
》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
张祜
《访许用晦》
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金
元好问
《刘远笔》
诗:“ 宣城诸葛 寂无闻,前后两 刘 新册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
(2).听不见;没有听到。
《
孟子·滕文公下
》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汉
刘向
《
说苑·正谏
》
:“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
《
太平广记
》
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
:“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 宋 王谠
《
唐语林·补遗一
》
:“国有大赦,则命卫尉树金鸡於闕……案金鸡, 魏 晋 以前无闻焉。”
分類:
听不
有名
不见
名声
有听
为人
《漢語大詞典》:
无耳(無耳)
(1).没有听觉器官。
《
文子·上德
》
:“鱉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
(2).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即混沌。
《
太平御览
》
卷九一三引
《
神异经
》
:“﹝ 崑崙 西有兽,﹞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分類:
有听
听觉
器官
野兽
混沌
《漢語大詞典》:
违教(違教)
(1).违反法典、法令。
《
左传·文公十八年
》
:“故
《虞书》
数 舜 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无违教也。”
(2).谦词。谓没有听到有教益的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九回:“当下各人一一相见,通过姓名; 小云 道过违教,方才坐下。”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悼夏丏尊先生》
:“八年违教,快要再见,而终于不得再见。”
分類:
谦词
违反
法典
法令
有听
教益
《国语辞典》:
脑死(脑死)
拼音:
nǎo sǐ
医学上称脑部失去生命力为「脑死」。一般认定的条件为脑的反应消失、脑波没有电位以及检波器上都没有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反应。
分类:
医学
上称
脑部
失去
生命力
认定
反应
消失
检波
上都
有听
听觉
视觉
嗅觉
《國語辭典》:
置若罔闻(置若罔聞)
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七侠五义》第五九回:「丁大爷只管盘诘,北侠却毫不介意,置若罔闻。」
分類:
好像
有听
听见
不去
过问
关心
《國語辭典》:
佯打耳睁(佯打耳睜)
拼音:
yáng dǎ ěr zhēng
假装没听见。《金瓶梅》第五八回:「他佯打耳睁的不理我,还拿眼儿瞟著我!」
分類:
假装
有听
看见
《国语辞典》:
鸭子听雷(鸭子听雷)
拼音:
yā zi tīng léi
(歇后语)有听没有懂。指鸭子听到雷声,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比喻一个人对所接收的讯息无法理解。如:「每次上数学课,我就像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
分类:
歇后语
有听
鸭子
雷声
《漢語大詞典》:
前古未闻(前古未聞)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后汉书·西域传赞
》
:“ 西域 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
》
:“案相人之法,见於
《
左传
》
,其书
《汉志》
亦著録;惟太素脉、揣骨二家,前古未闻。”
分類:
从来
有听
听说
说过
《國語辭典》:
前所未闻(前所未聞)
拼音:
qián suǒ wèi wén
从来未曾听说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七。野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
分類:
从来
有听
听说
说过
《國語辭典》: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虽目睹其物,耳听其声,但因心神不在,所以好像没看见,没听见一般。形容不关心,不注意。《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作「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分類:
看见
听见
有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