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余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有馀
有馀说
有馀师
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有馀土
有馀依
有馀依涅槃
有庆(字 善阶 号 馀斋 )
分类词汇(续上)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佛类词典
方便有馀土有馀
有馀说
有馀师
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有馀土
有馀依
有馀依涅槃
其它辞典
释有馀有庆(字 善阶 号 馀斋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有馀,徽宗时福州开元寺僧。
人物简介
维基
有庆(1790年—?年),字善阶,号馀斋,金氏,汉军正白旗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顺天乡试中举,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侍读,四川省重庆府知府,护理四川分巡川东兵备道。曾任道光《重庆府志》监修
方便有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證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思(谓四住也)之惑,故谓之方便,未修中观,随之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天台观经疏曰:「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方便土)
(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證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思(谓四住也)之惑,故谓之方便,未修中观,随之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馀。天台观经疏曰:「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方便土)
方便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方便有馀土,及方便化身土之略称。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即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
(术语)方便有馀土,及方便化身土之略称。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即二乘与没有證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
有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一切之事理而诠未究竟至极之词。对于无馀而言。
(术语)就一切之事理而诠未究竟至极之词。对于无馀而言。
有馀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尚存馀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有馀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有馀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馀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馀说。」
(术语)尚存馀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胜鬘经曰:「亦是如来方便有馀不了义说。」宝窟中末曰:「有馀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馀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馀说。」
有馀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正统以外之论师,又不列大家之学匠,皆称有馀师。略云有馀,或馀师。又曰:有诸师或有人。又有称有馀之说为有说,他之部宗为有馀部者。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杂名)正统以外之论师,又不列大家之学匠,皆称有馀师。略云有馀,或馀师。又曰:有诸师或有人。又有称有馀之说为有说,他之部宗为有馀部者。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有馀师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义之外,更为馀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馀师说。
(术语)正义之外,更为馀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馀师说。
有馀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馀涅槃者,对无馀涅槃而言。有馀无馀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馀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馀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馀涅槃。即證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馀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馀涅槃也。故有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馀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无馀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馀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馀,果尽名无馀。」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馀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馀,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馀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馀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馀累故曰有馀。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馀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馀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馀,故云有馀,大乘之无馀涅槃,究竟而无残馀,故云无馀。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馀及无馀。」又曰:「以成就有馀解脱有馀清净有馀功德故,知有馀苦,断有馀集,證有馀灭,修有馀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證。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馀。」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馀,大乘因果尽名无馀。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馀:一烦恼馀,谓无明住地。二业馀,谓无漏业。三果报馀,谓意生身阴。」
【佛学常见辞汇】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而身体尚在,名有馀涅槃,或有馀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馀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馀涅槃,或无馀依涅槃。2。依大乘的说法,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馀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馀涅槃。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馀涅槃,因尚有惑业苦之残馀,故叫做有馀;至于大乘的无馀涅槃,因究竟而无残馀,故叫做无馀。
【三藏法数】
谓见、思烦恼已断,尚馀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馀涅槃。(见、思烦恼,即见、思惑,于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于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术语)有馀涅槃者,对无馀涅槃而言。有馀无馀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馀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馀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馀涅槃。即證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馀涅槃,其身死时,乃无馀涅槃也。故有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馀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馀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无馀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馀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馀,果尽名无馀。」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馀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馀,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馀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馀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馀累故曰有馀。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馀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馀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馀,故云有馀,大乘之无馀涅槃,究竟而无残馀,故云无馀。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馀及无馀。」又曰:「以成就有馀解脱有馀清净有馀功德故,知有馀苦,断有馀集,證有馀灭,修有馀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證。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馀。」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馀,大乘因果尽名无馀。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馀:一烦恼馀,谓无明住地。二业馀,谓无漏业。三果报馀,谓意生身阴。」
【佛学常见辞汇】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而身体尚在,名有馀涅槃,或有馀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馀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馀涅槃,或无馀依涅槃。2。依大乘的说法,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馀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馀涅槃。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馀涅槃,因尚有惑业苦之残馀,故叫做有馀;至于大乘的无馀涅槃,因究竟而无残馀,故叫做无馀。
【三藏法数】
谓见、思烦恼已断,尚馀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馀涅槃。(见、思烦恼,即见、思惑,于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于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有馀土
【佛学大辞典】
(杂名)具云方便有馀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馀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馀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馀土。故彼之所谓无馀涅槃,尚为有馀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馀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馀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馀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馀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馀涅槃,其实还是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杂名)具云方便有馀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恼之圣者死后所生之处。故有馀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义,谓阿罗汉得无馀涅槃。则毕竟不生,无复生所,大乘之宗义则谓阿罗汉非毕竟不生。三界之生尽,则直生界外之有馀土。故彼之所谓无馀涅槃,尚为有馀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别也。为无明未尽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馀土。天台之观经疏曰:「方便有馀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馀。」
【佛学常见辞汇】
方便有馀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馀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馀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馀涅槃,其实还是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有馀土者,谓二乘等已断三界见、思惑尽,出生彼土,尚馀无明之惑未尽,故名有馀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有馀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涅槃之一。(参见:有馀)附录有馀涅槃项。
(术语)二种涅槃之一。(参见:有馀)附录有馀涅槃项。
有馀依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有馀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有馀涅槃。(参见: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谓烦恼之障虽灭,尚馀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名有馀依涅槃。(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术语)即有馀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有馀涅槃。(参见:有馀涅槃)
【三藏法数】
谓烦恼之障虽灭,尚馀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名有馀依涅槃。(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