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
词典
8
分类词汇
14
分类词汇
逡巡
月阑
月运
小围
大围
宵晕
月珥
青珥
风圈
风虹
晕适
破晕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而风
《國語辭典》:
逡巡
拼音:
qūn xún
1.向后退。《庄子。秋水》:「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汉。
贾谊
过秦论
:「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也作「逡循」。
2.徘徊不前。唐。
杜甫
〈
丽人行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俛首骤入,勿逡巡!」
3.顷刻之间。唐。
韩湘
〈
言志
〉诗:「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是不关亲,可怜见命在逡巡。」
分類:
逡巡
却行
顷刻
从容
徘徊
迟疑
拖延
月晕
徘徊不进
退避
小心谨慎
犹豫
恭顺
退让
迁延
豫
慌忙
滞留
时间
《國語辭典》:
月阑(月闌)
拼音:
yuè lán
月亮四周的光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姐姐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也称为「月晕」。
分類:
月晕
《漢語大詞典》:
月运(月運)
月晕。
《淮南子·览冥训》
:“画随灰而月运闕。” 刘文典 集解引 庄逵吉 曰:“
《御览》
引 许眘 注云:‘有军事相围守则月晕,以芦灰环闕其一面,则月晕亦闕于上。’……
《
汉书·天文志
》
如淳 曰:‘晕,读曰运。’则 高 本作运亦合也。”按,
《
太平御览
》
卷四引
《淮南子》
作“月晕”。
分類:
月运
月晕
《漢語大詞典》:
小围(小圍)
(1).围身裙。 清
吴伟业
《晓妆》
诗:“学母妆应早,留花称小围。”
(2).指光环较小的月晕。
《中国谚语资料·江苏民谚》
:“大围风,小围雨。”
分類:
光环
月晕
《漢語大詞典》:
大围(大圍)
(1).山名,在今 湖南 浏阳县 东北。道教所称人间神仙居住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之一。 前蜀
杜光庭
《名山洞天福地记》
:“第十三洞天, 大围山 ,周迴三百里,名好生玄上之天,在 潭州 醴陵县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
:“ 大围山 ,县东北百五十里,旧名 首禪山 ,山顶有 白沙湖 ,广袤五十餘里……冈峦围绕,盘踞四县,因居 大围 。”
(2).指光环较大的月晕。
《中国谚语资料·江苏民谚》
:“大围风,小围雨。”
分類:
山名
光环
湖南
月晕
东北
道教
人间
神仙
仙居
居住
三十六
名山
山洞
洞府
《漢語大詞典》:
宵晕(宵暈)
指月晕。 宋
杨亿
《直夜》
诗之一:“月魄生宵晕,风鸟送晚凉。”
分類:
月晕
《國語辭典》:
月珥
拼音:
yuè ěr
月两旁的云气。《太平御览。卷四。天部。荆州占》:「月珥且戴,不出百日,主有大喜。」
分類:
月晕
《國語辭典》:
月晕(月暈)
拼音:
yuè yùn
月光受到稀薄而高的冰云折射而形成的光环。通常晕轮在月球周围构成二十二度的圆环。也称为「月阑」。
分類:
月晕
月
周围
光圈
月光
云层
冰晶
折射
产生
《漢語大詞典》:
青珥
指日晕或月晕。一种因光的折射现象而在日、月周围形成的青色光晕。 唐
陈陶
《关山月》
诗:“度磧衝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
宋史·天文志五
》
:“﹝ 隆兴 二年﹞七月甲申朔,日生赤黄晕不匝,上生重晕,又生背气及青珥。”
分類:
日晕
月晕
种因
折射
月周
周围
青色
色光
光晕
《國語辭典》:
风圈(風圈)
拼音:
fēng quān
日晕或月晕的通称。如:「据天文台的报导,近日内会有风圈。」
分類:
日晕
月晕
《漢語大詞典》:
风虹
即月晕。 明
杨慎
《水虹风虹》
:“风虹,月晕也。”参见“ 月晕 ”。
分類:
月晕
《漢語大詞典》:
晕适(暈適)
谓出现日晕或月晕的变异天象。
《
史记·天官书
》
:“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风云。”
分類:
日晕
月晕
变异
天象
《漢語大詞典》:
破晕(破暈)
(1).使人昏眩。 唐
张建封
《竞渡歌》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釵照日如霜刃。”
(2).残破的月晕。 明
刘基
《月蚀》
诗:“围灰破晕谩传方,屑玉补凹空着术。”
分類:
残破
昏眩
月晕
《漢語大詞典》: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宋
苏洵
《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清 百一居士
《
壶天录
》
卷上:“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以此测於几先者,固古今一致也。”亦作“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 长舆
《论莱阳民变事》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 莱阳 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
分類:
月晕
将要
刮风
础石
湿润
就要
下雨
《国语辞典》:
月晕而风(月晕而风)
拼音:
yuè yùn ér fēng
月晕出现,则知将起风。比喻事情发生前,必有徵兆。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分类:
月晕
起风
生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