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5,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下一页
九曜曼荼罗
涅槃曼荼罗
曼荼罗通三大
曼荼罗身
曼荼罗教
曼荼罗外道
曼荼罗菩萨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曼驮多
现图曼陀罗
金刚界现图曼陀罗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理曼陀罗
普门曼荼罗
佛类词典(续上)
净土曼荼罗九曜曼荼罗
涅槃曼荼罗
曼荼罗通三大
曼荼罗身
曼荼罗教
曼荼罗外道
曼荼罗菩萨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曼驮多
现图曼陀罗
金刚界现图曼陀罗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理曼陀罗
普门曼荼罗
净土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曼荼罗之别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观经曼荼罗。有二种。(参见:观经曼荼罗)
(术语)观经曼荼罗之别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观经曼荼罗。有二种。(参见:观经曼荼罗)
九曜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九曜)
(术语)(参见:九曜)
九曜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A^ditya;二、月曜So%ma;三、火曜Am!ga%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r!haspati;六、金曜S/ukra;七、土曜S/anais/cara;八、罗睺Ra%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罗睺是交会蚀神,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除此二执之外,其馀七曜,相次直日。其性类亦有善恶。如梵历中说。」是即于七曜加使日月起蚀之罗睺(即蚀神)、与计都(即彗星)二者,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也。嵩阳之梵天火罗曰:「按聿斯经云:凡人祇知七曜;不知暗虚星,号曰罗睺计都,此星在隐位不见,逢日月即蚀,号曰蚀神。计都者,蚀神之尾,号豹尾。」据此则可见彗星为蚀神(即罗睺)之尾。据唐书历志第十八,记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九执历。此为类似所谓回回历及太阳历之一种梵历。日曜为太阳,配之于丑寅方,月曜为太阴,配之于戌亥方,火曜为荧惑星,配之于南方,水曜为辰星,配之于北方,木曜为岁星,配之于东方,金曜为太白星,配之于西方,土曜为镇星,配之于中方,罗睺为黄幡星,配之于丑寅方,计都为豹尾星,配之于未申方。又论其本地,谓日为观音(或虚空藏),月为势至(或千手观音),火为宝生佛(或阿噜迦观音),水为微妙庄严身佛(或水面观音),木为药师佛(或马头观音),金为阿弥陀(或不空罥索),土为毗卢遮那佛(或十一面观音),罗睺为毗婆尸佛,计都为不空罥索。又有配之于人之年龄判吉凶之法。出于七曜禳灾决等。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A^ditya;二、月曜So%ma;三、火曜Am!ga%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r!haspati;六、金曜S/ukra;七、土曜S/anais/cara;八、罗睺Ra%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罗睺是交会蚀神,计都正翻为旗。旗星谓彗星也。除此二执之外,其馀七曜,相次直日。其性类亦有善恶。如梵历中说。」是即于七曜加使日月起蚀之罗睺(即蚀神)、与计都(即彗星)二者,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也。嵩阳之梵天火罗曰:「按聿斯经云:凡人祇知七曜;不知暗虚星,号曰罗睺计都,此星在隐位不见,逢日月即蚀,号曰蚀神。计都者,蚀神之尾,号豹尾。」据此则可见彗星为蚀神(即罗睺)之尾。据唐书历志第十八,记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九执历。此为类似所谓回回历及太阳历之一种梵历。日曜为太阳,配之于丑寅方,月曜为太阴,配之于戌亥方,火曜为荧惑星,配之于南方,水曜为辰星,配之于北方,木曜为岁星,配之于东方,金曜为太白星,配之于西方,土曜为镇星,配之于中方,罗睺为黄幡星,配之于丑寅方,计都为豹尾星,配之于未申方。又论其本地,谓日为观音(或虚空藏),月为势至(或千手观音),火为宝生佛(或阿噜迦观音),水为微妙庄严身佛(或水面观音),木为药师佛(或马头观音),金为阿弥陀(或不空罥索),土为毗卢遮那佛(或十一面观音),罗睺为毗婆尸佛,计都为不空罥索。又有配之于人之年龄判吉凶之法。出于七曜禳灾决等。
涅槃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图画佛入灭时之一会者。即涅槃像也。
(术语)图画佛入灭时之一会者。即涅槃像也。
曼荼罗通三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之义也。」是以三密之用大为曼荼罗也。又同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相用?答:以曼荼罗为体。」是以曼荼罗为体也。以其四曼为相大则处处释之不用引證。
(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之义也。」是以三密之用大为曼荼罗也。又同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相用?答:以曼荼罗为体。」是以曼荼罗为体也。以其四曼为相大则处处释之不用引證。
曼荼罗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已后,阿阇梨以
字加持其弟子成四种之曼荼罗身也。大疏八曰:「阿阇梨复当顶礼曼荼罗一切世尊,为灌顶故,至诚启白,即以宝瓶徐绕曼荼罗三匝已,复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
(啰)字为火,焚烧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由普贤瓶为始)灌之,灌已,观此灰中作
(嚩)字门,其色纯白,从此出生五字,所谓
(阿)
(鍐)
(囕)
(吽)
(欠)。持其五字轮(是五轮塔婆也)。次说
字在其顶上,转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绕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曼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二重曼荼罗。次一重光遍绕脐上,诸尊随现成第三重曼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曼荼罗身也。」
(术语)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已后,阿阇梨以









曼荼罗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也,曼荼罗一译真言,故谓真言教曰曼荼罗教或曼荼罗藏。见秘藏记本。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教的别名。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也,曼荼罗一译真言,故谓真言教曰曼荼罗教或曼荼罗藏。见秘藏记本。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教的别名。
曼荼罗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自在王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
(流派)自在王菩萨经列种种之外书,中有曼荼罗咒术经。
曼荼罗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为黑色忿怒形,三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三手独股,右第二手三股,第三手剑,坐于赤莲。
(菩萨)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为黑色忿怒形,三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三手独股,右第二手三股,第三手剑,坐于赤莲。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密教为横之十住心之一。普门万德十住心之对。显众生本具之心平等悉与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术语)在密教为横之十住心之一。普门万德十住心之对。显众生本具之心平等悉与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曼驮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ndha%tr!,顶生王之名。译曰我养。见玄应音义二十四。
(人名)Ma%ndha%tr!,顶生王之名。译曰我养。见玄应音义二十四。
现图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金刚之两部曼荼罗,流布于世者。本为现于空中者,故云现图。或为现所图示者,故云现图。金曼者,金刚智,不空所传,胎曼者,善无畏所传,或云两曼皆善无畏所传。曼陀罗大钞一曰:「此现图曼陀罗者。善无畏三藏舍国位入秘密教,奉值金刚智受两部大法,为北天竺坚陀罗陀国大王授两部大法。时大王云:正奉见两部曼陀罗矣,时善无畏金粟王塔本请圣加被,时炳现虚空。曼陀罗是也。(中略)或说云:北天竺暮噜罗国有王名金粟王,归依善无畏三藏建塔置其寺。时王云:授我真言。三藏思,天竺大日经广本十万偈三百卷,无便授。此时三藏向天云:授我末世相应法。祈时经七日金字大悲胎藏曼陀罗现空,三藏图绘之。今世流布曼陀罗是也。」又金曼之现图有诸说。(参见:九会曼陀罗)
(术语)胎藏金刚之两部曼荼罗,流布于世者。本为现于空中者,故云现图。或为现所图示者,故云现图。金曼者,金刚智,不空所传,胎曼者,善无畏所传,或云两曼皆善无畏所传。曼陀罗大钞一曰:「此现图曼陀罗者。善无畏三藏舍国位入秘密教,奉值金刚智受两部大法,为北天竺坚陀罗陀国大王授两部大法。时大王云:正奉见两部曼陀罗矣,时善无畏金粟王塔本请圣加被,时炳现虚空。曼陀罗是也。(中略)或说云:北天竺暮噜罗国有王名金粟王,归依善无畏三藏建塔置其寺。时王云:授我真言。三藏思,天竺大日经广本十万偈三百卷,无便授。此时三藏向天云:授我末世相应法。祈时经七日金字大悲胎藏曼陀罗现空,三藏图绘之。今世流布曼陀罗是也。」又金曼之现图有诸说。(参见:九会曼陀罗)
金刚界现图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参见:九会曼陀罗)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参见:九会曼陀罗)
胎藏界现图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者大日经说十院,青龙仪轨说十三院,现图示十二院。于此加四大护院,而为十三大院,四大护院者,应在四门云。

(术语)胎藏界者大日经说十院,青龙仪轨说十三院,现图示十二院。于此加四大护院,而为十三大院,四大护院者,应在四门云。
理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
普门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都坛。大日经具缘品所说。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现之四重曼荼罗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现,普门曼荼罗演说诸尊开图位竟。」
(术语)又曰都坛。大日经具缘品所说。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现之四重曼荼罗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现,普门曼荼罗演说诸尊开图位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