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萨也。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记五字文殊之修法。
支分生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疏三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四重第三院)。由脐已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以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由心已下者是恃大悲万行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大眷属(是第三重即第二院),由心已上者是持金刚密慧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内眷属(是第二重即第一院)。已上二重通名大心众。由咽以上至如来顶上出现四智四三昧之果德佛身,此四佛四菩萨之八身于一切世界徒众刹土名业身业诸受用之事不同,亦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一重即中胎)。」
五秘密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罗。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摄而成,故有此称。金刚界九会中之理趣会,即与此曼荼罗相当。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画金刚萨埵,右边安欲触二尊,左边安爱慢二尊。而宗睿所传之曼荼罗,欲金刚画于萨埵之左后,触金刚安于右后,爱金刚安于左侧,慢金刚安于右侧。又有以欲触爱慢四菩萨顺次安于前右后左者。若依深秘之义,则欲菩萨为金刚界大圆智镜,故为大慧,触菩萨为宝部平等性智,故为大定,爱菩萨为莲华部妙观察智,故为大悲,慢菩萨为羯磨部成所作智,故为大精进,乃摄定于慧,摄进于悲,合此四菩萨为悲智二德,合悲智二德为一金刚萨埵,是即为爱染明王也。
内心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自灌顶曼荼罗也。又曰秘密曼荼罗。为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所说。其曼荼罗不观须弥等,只观大海,观大海中大莲华中有金刚莲华台之曼荼罗。
内外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作画作二种之曼荼罗也。(参见:观作)
火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护摩之火坛。
四重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一中胎,八叶九尊也。第二遍智院等谓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谓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释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谓之第三重,又云第三院。已上以中胎与三院为四重曼荼罗,亦云四重圆坛。是经疏所说阿阇梨所传之义,非现图曼荼罗之义也。(参见:现图曼陀罗)
四曼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为大,三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此四相圆融相即事相谓之四曼相即。又曰四曼不离。(参见:曼荼罗)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曼荼罗。一、大曼荼罗,指佛菩萨之庄严色身而言,如雕刻塑绘之像皆是,若广义言之,则十界有情之身乃至万法色相,都是大曼荼罗。二、三昧耶曼荼罗,指佛菩萨所持之标帜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摄一切器世间。三、法曼荼罗,指佛菩萨之种子及真言等而言,又佛菩萨之名号,经典之文义,推而至于一切言语、文字、名称、记号,都是法曼荼罗。四、羯磨曼荼罗,指佛菩萨之一切威仪动作而言,若广义言之,则吾人乃至万物之业用动作皆是。
【佛学次第统编】
六大缘起所成一切法,散居于宇宙之现象为三、大、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曷谓大、三、法、羯、曼荼罗。
一、大曼荼罗 地狱、畜生、饿鬼、修罗、人、天、之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合之则为十法界。总此十法界之有情曰大曼荼罗,以其能显了六大之所成也,故与以大名也。
二、三昧耶曼荼罗 总十法界中之山河草木国土器具等非情之物,曰三昧耶曼荼罗。三昧耶者,平等之义,非情之事物,虽相相各别,而示其性之融会无碍,是谓平等曼荼罗。
三、法曼荼罗 总十界之有情非有情,其音声言语风林河水等之声,及色尘之文字,曰法曼荼罗,何以故?六尘为教体故,在在六尘所铨表者,皆法曼荼罗也。曷谓法,铨表其物之义理,而使生知觉,是谓法。
四、羯磨曼荼罗 于十法界之大三法曼荼罗上,而为取舍屈伸等之动作,曰羯磨曼荼罗,羯磨者动作义也。
合此三大法羯之曼荼罗而言之,是谓四种曼荼罗,于是四中各各之事法,虽极纤秒,而皆圆具无尽法界了无缺者,何以故?融会故。盖曼荼罗云者,固轮圆具足之义也。
复次曼荼罗又作曼陀罗、满荼逻、漫怛罗、蔓陀啰、曼拿罗、略曼拿、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为正意。就意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意。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以祭供者,是为曼荼罗之本体。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荼罗之义也。而常称为曼荼罗者,是图画者。
一、大曼荼罗 总集诸尊之坛场,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三种虽亦系五大所成,而此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为大。
二、三昧耶曼荼罗 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三昧耶为本誓之义,此以表诸尊之本誓,天魔波旬勿论,诸尊自身,亦不能违越誓约之标帜也。
三、法曼荼罗 画诸尊之种子真言,及一切经之文字义理是也。
四、羯磨曼荼罗 羯磨者,作业之义,铸造之形像是也。此乃诸尊身上一切之威仪事业,及铸像泥塑等之作业。
此四曼中,前一为总体,后三为别德。大曼荼罗,是诸尊之人体。此诸尊所说之法门,是法曼。此诸尊所持之器杖,是三昧耶曼。此诸尊之所作,是羯磨曼。此四曼又云四智印、大智印、三昧耶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密教分别万有,常用六大、四曼、三密之言。依此深秘之释而论,四曼即一切现象之分类。大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中一切之有情,六大所成显故,附以大之名。三摩耶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一切非情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义,示非情真实皆平等也。法曼荼罗摄音声言语,即风浪之声,色尘之文字,六尘上所表诠者之一切法者,所以染体使生知觉者也。羯磨曼荼罗,摄上述三曼上所有之一切动作。
四曼四身配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身义有三义:一法,大,羯,三如其第次配于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三,法,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三三,法,大,羯如其次第配于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三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种子之字,三昧耶形,如来之身,行愿之事业,是二受用身之四曼也。守护国教观释迦月轮唵字,为佛身之事业,是变化身之四曼也。大日经谓三乘六道普门之身各有种子三昧耶身相事业,是等流身之四曼也。
四曼摄二种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于三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于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三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种世间之事业,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种世间之四曼是性得,一切圣人三种世间之四曼是修得。见菩提凡义三。
四种曼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种曼荼罗之略。
四种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三,法,羯之四种也。(参见: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三种虽亦系五大所成,而此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为大。二三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三昧耶为本誓之义,此以表诸尊之本誓,天魔波旬勿论,诸尊自身亦不能违越誓约之标帜也。三法曼荼罗,画诸尊之种子真言及一切经之文字义理是也。四羯磨曼荼罗,羯磨者,作业之义,铸造之形像是也。此乃诸尊身上一切之威仪事业及铸像泥塑等之作业。此四漫中前一为总体,后三为别德,大曼荼罗是诸尊之人体,此诸尊所说之法门是法曼,此诸尊所持之器杖是三昧耶曼,此诸尊之所作是羯磨曼。见秘藏记钞二。此四漫又云四智印。诸部要目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刚缚发生成印,法智印名本尊种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经文义,羯磨智印以二金刚拳如执持器杖标帜,如身威仪形。」秘藏记本曰:「四种曼荼罗:一大曼荼罗,五大也,谓绘像形体等也。二三昧耶曼荼罗,尊等所执持器杖印契。三法曼荼罗,种子也。四羯磨曼荼罗,威仪也。」密教分别万有,常用六大四曼三密之言,依此深秘之释而论。四曼即一切现象之分类,大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中一切之有情。六大所成显故附以大之名。三摩耶曼荼罗,总摄十法界一切非情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意,示非情其实皆平等也。法曼荼罗,摄音声言语即风浪之声,色尘之文字,六尘上所表诠者之一切,法者所以保体使生知觉者也。羯磨曼荼罗摄上述三曼上所有之一切动作。
曼荼罗四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尊黄色,故住于地轮曼荼罗,其形方名为金轮。二本尊白色,故住于水轮曼荼罗,其形圆,名为水轮。三本尊赤色,住于火轮曼荼罗,其形为三角,名为火轮。四本尊黑色,故住于风轮曼荼罗,其形为半月,名为风轮。见诸部要目。
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理趣释下曰:「中画摩醯首罗如本形,以八种天围绕之,四门画四供养各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