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5,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阎曼德迦尊
阎曼德迦仪轨
随机曼荼罗
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
苏曼那
灌顶坛曼荼罗
囊莫三曼多没驮南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
曼殊师利
九会曼荼罗
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
佛类词典(续上)
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尊
阎曼德迦仪轨
随机曼荼罗
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
苏曼那
灌顶坛曼荼罗
囊莫三曼多没驮南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
曼殊师利
九会曼荼罗
曼陀罗华
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
阎曼德迦威怒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是为忿怒之明王,故曰威怒王。
(明王)是为忿怒之明王,故曰威怒王。
阎曼德迦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威德尊大,故曰尊。
(明王)威德尊大,故曰尊。
阎曼德迦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有四本:一,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二,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一卷。三,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一卷。四,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经名)有四本:一,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二,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一卷。三,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一卷。四,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随机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图曼荼罗之异名。以是为善无畏三藏末世之机而感得者故也。见曼荼罗大钞一。
(术语)现图曼荼罗之异名。以是为善无畏三藏末世之机而感得者故也。见曼荼罗大钞一。
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苏曼那
【佛学大辞典】
(植物)花名。(参见:苏末那)
(植物)花名。(参见:苏末那)
灌顶坛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修法)弟子受灌顶后,以自身成中台大日,劝请十二尊,使之围绕,因修护摩而供养自之新佛也。见大疏八。
(修法)弟子受灌顶后,以自身成中台大日,劝请十二尊,使之围绕,因修护摩而供养自之新佛也。见大疏八。
囊莫三曼多没驮南
【佛学大辞典】
(术语)Namah! Samanta-Buddha%na%m%,佛部之归命句也。曩莫者归命,三曼多者平等,没驮者佛,南者诸。即归命平等诸佛也。见诸尊真言句义钞上。囊似曩字之误。
(术语)Namah! Samanta-Buddha%na%m%,佛部之归命句也。曩莫者归命,三曼多者平等,没驮者佛,南者诸。即归命平等诸佛也。见诸尊真言句义钞上。囊似曩字之误。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佛学大辞典】
(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八、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八、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
曼殊师利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名,即文殊师利菩萨。
菩萨名,即文殊师利菩萨。
九会曼荼罗
【佛学次第统编】
是金刚界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
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又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
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
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
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
如已上次第为三大法羯之四曼。
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
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
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證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
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
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刚强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
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
此二会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诸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
「三十七尊」 三十七尊者,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十佛刹微尘数等。
是金刚界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
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又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
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
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
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
如已上次第为三大法羯之四曼。
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
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
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證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
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
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刚强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
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
此二会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诸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
「三十七尊」 三十七尊者,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十佛刹微尘数等。
曼陀罗华
【三藏法数】
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曼殊沙华
【三藏法数】
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梵语曼殊沙,华言柔软,又云赤华。
摩诃曼殊沙华
【三藏法数】
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
梵语摩诃曼殊沙,华言大柔软,亦云大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