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曹良直(字 古遗 )
曹烨(字 尔章 号 石帆 )
曹玘(字 子瑜 号 东皋 )
曹毓芬
曹胤昌(字 石癖、石霞 )
曹广(字 远思 世称 高义 )
曹元方(字 介皇 号 耘庵 )
曹溶(字 秋岳、洁躬、鉴躬 号 倦圃、金陀老圃、锄菜翁、金陀老人 世称 龚曹 )
曹鸣远(字 文季 号 篁峙 )
曹勋(字 允大 号 峨雪、东干钓叟 )
曹素功( 圣臣、孺昌 字 昌言、荩庵 号 素功 )
曹之锦(字 白公 号 制广 )
曹垂灿(字 天祺 )
曹尔堪(字 子顾 号 顾庵 )
其它辞典(续上)
曹汉英(字 守而 号 晦谷、西园 )曹良直(字 古遗 )
曹烨(字 尔章 号 石帆 )
曹玘(字 子瑜 号 东皋 )
曹毓芬
曹胤昌(字 石癖、石霞 )
曹广(字 远思 世称 高义 )
曹元方(字 介皇 号 耘庵 )
曹溶(字 秋岳、洁躬、鉴躬 号 倦圃、金陀老圃、锄菜翁、金陀老人 世称 龚曹 )
曹鸣远(字 文季 号 篁峙 )
曹勋(字 允大 号 峨雪、东干钓叟 )
曹素功( 圣臣、孺昌 字 昌言、荩庵 号 素功 )
曹之锦(字 白公 号 制广 )
曹垂灿(字 天祺 )
曹尔堪(字 子顾 号 顾庵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昌宁人。字守而。号晦谷、西园。
人物简介
维基
曹良直(?年—1643年),字古遗,山西汾阳县(今山西汾阳市)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进士,曾任尉氏县知县,历官灵寿、雄县,擢兵科给事中,曾因制军事兵形条例八事而闻名,崇祯九年(1636年),与傅山一起为袁继咸辩诬。崇祯十六年(1643年),劾首辅周延儒十大罪。是年秋,京师瘟疫流行,良直中疫而卒,年三十馀。
人物简介
维基
曹烨(?—1649年),字尔章,号石帆,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籍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曹烨是天启七年(1627年)河南乡试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山西宁晋县知县,七年考察后,补任潍县知县。八年升户部福建司主事,管草场。十年贬为上林苑蕃育署丞,十一年升工部屯田司主事,十二年任四川副主考官,升虞衡司员外郎,管理宝源局,升任四川夔州府知府。历任梧州知府、苍梧参政和广西按察使。靖江王朱亨嘉作乱,他首先跟随;到朱亨嘉死去,他竟然并未获罪,很快以佥都御史担任广西巡抚,驻在梧州,督练狼兵。永历帝即位,曹烨参与拥戴。李成栋带领清朝军队逼近肇庆,苍梧知县万思夔造了一只大木龟,令人在路上牵著它说:「投降者就像它。」到李成栋靠近梧洲,曹烨等曾中举者抬著棺木、脱去上衣、牵著羊只迎接,说:「我不知道天命,不早点为阁下效力,令阁下生气来到这小地方,是我的罪。若罪行不能赦免,就俘虏我到军中服务,使得我可改过自新,是阁下的恩惠。」李成栋笑著释放他,万思夔就在木龟上写上「曹烨」二字,放在堂上后逃去。后来他随著李成栋反正,历任光禄卿、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永历二年(1648年)晋兵部尚书。当时江、楚、闽、蜀有十多个军镇,兵力达数百万,各地绅士、义民不停奏报起兵。曹烨奉行诏令,给予印章,匆忙无法细心看完;但他才能低下,关于战场功战,驾驭封爵,部署兵马,都处理得一塌糊涂。职方郎中唐元楫、员外郎包宣和他同时投降李成栋,也是贪心无耻的人;行政各部互相遮瞒,震惊科臣却犹豫不决。各方的奏使推门叫嚷,欺压无道,他只能愧受。南雄失陷,永历帝命他监督东粤军队,援助肇庆;肇庆再次失陷,他逃走时死去。
人物简介
简介
曹玘,字子瑜,号东皋,㺬之弟。崇祯乙卯举人,屡困公车。鼎革后,绝意进取,辟芜园于舍旁,莳花艺竹。著有《芜园诗草》。万历三十七年生,清康熙三年卒,年五十五岁。
人物简介
维基
曹毓芬,陕西陇右永昌卫人。明朝崇祯末科进士。入清后官至河南项城县知县。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后仕清,顺治四年(1647年)任河南项城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曹胤昌,字石癖、石霞,湖广麻城人。明末官员。崇祯十二年(1639年)湖广乡试第一,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癸未科进士,以文章名世。授嘉定县知县。有巡按御史前来考察,问其刑名钱谷几何,曹胤昌答道:“文章颇能几句,簿书非职所长”。结果左迁福建都转运使司照磨。清军南下后,解职归里。洪承畴入湖广,檄召曹胤昌入其幕府。曹胤昌佯狂谩语,又写诗讥诮,被遣归。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广,字远思,浙江嘉兴府崇德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科进士,大理寺观政,授汀州府推官,能清冤狱,在官五载,一介不扰于民。调繁漳州,与黄道周交好,曹广作文治论赠之。后擢刑部主事,以母老不赴,辞归,倡修学宫,周恤贫乏。归时年未三十,顶嘉兴起兵事,不克。监国擢给事中,进太仆卿。后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测。尝葬顺治五年翻城之役殉难之杨文琦、杨文琮、杨文瓒、杨文球四兄弟及其家属十棺于鄞县,人称高义,巡抚李某重其行,时问起居,而广未尝干以私。卒年六十七。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介皇,号耘庵,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崇祯十六年(一六三四)进士。弘光朝,授常熟知县。隆武即位,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晋验封郎中,寻加御史衔,视师江上。明亡,归里杜门著书。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卒。维基
曹元方,字介皇,浙江海盐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十五年(1642年),曹元方中式壬午科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联捷癸未科进士。次年,甲申国变。安宗在南京即位后,曹元方任南直隶常熟县知县。常熟以难治著称。曹元方到任后,筹措兵饷,爱惜民力。南京城破,曹元方弃官归里。父履泰之前被遣戍,也返回故乡。父子商议,国难之时,不可安然家居。曹元方于是改名换姓,前往福建建宁,拜谒唐王。即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晋验封司郎中。随后,履泰也自海路赶到,授太常寺卿,升兵部右侍郎。父子二人之忠义一时为人敬仰不已。唐王兵败,父子辗转回乡。父履泰不久病卒。元方携母亲及妻子离开家乡,寄居于旅舍。多年后,形势逐渐安定,一家客居硖石村,建筑草堂,元方自号耘庵,终老于此,卒年八十二岁。《清史稿·遗逸》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8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元年,授原官,后屡起屡踬,至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诗。富藏书。有《刘豫事迹》、《静惕堂诗集》、《静惕堂词》、《倦圃莳植记》等。(⊙ 《清史列传》卷七八)晚晴簃诗汇·卷二十
曹溶,字洁躬,号秋岳,嘉兴人。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御史。入国朝,历官户部侍郎,降广东布政使,再降山西阳和道。康熙戊午举博学鸿词,以丁忧未赴。有《静惕堂集》。词学图录
曹溶(1613-1685) 字洁躬,一字鉴躬,号秋岳,又号倦圃。浙江秀水人。其词为浙西词派之先河,合情景之胜,与龚鼎孳领袖一时。有《静惕堂集》。词集名《静惕堂词》。清诗别裁集
字洁躬,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国朝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静惕堂诗》。○芝麓长于近体,秋岳长于古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见耳。芟而薙之,是在持择者。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溶字洁躬,号秋岳;平湖人,居秀水。崇祯丁丑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入本朝,以御史视学畿内,历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外转广东布政使。后降补山西阳和道,裁缺还里。甲寅逆藩叛,阁臣荐为边才,随征福建,丁母忧,不受职而归。戊午,以宏博徵,复荐修明史,俱辞不赴。乙丑八月卒,年七十三。溶天性梗直,为御史劾辅臣谢升,削籍,熊开元密参、周延儒,廷杖。溶疏白其冤。甲申为流贼所执,拷掠三昼夜,委厩中,得不死。后任副宪时,遇热审,多平反。居塞上五年,岁饥,力请赈救。生平长于经济,未竟其用,乃独肆力于文章,诸体雄骏,而尺牍尤多长笺小幅,人争宝之。其诗源本少陵,苍老之气,一洗妩调。与合肥龚鼎孳齐名,世称龚曹。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颜曰倦圃。莳花种竹,置酒倡和无虚日。爱才若渴,四方之士倚为雅宗者四十年。家多藏书,勤于诵览。尝以明季门户纷争,是非失实,辑续献徵录六十卷。又痛崇祯朝辅相失人,著五十辅臣传五卷。外有静愓堂诗文集三十卷。年来予每从倦圃游,始叹先民风流未坠。兹录其诗,概置巳刻者,惟取闽游集及癸亥迄乙丑之作用冠斯卷,一代钜公,足以起衰式靡矣。维基
曹溶(1613年—1685年),字洁躬,号秋岳,晚号倦圃、锄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藏书家,同进士出身。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崇祯九年(1636年)举浙江乡试第三名,崇祯十年(1637年)联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官至监察御史。明亡仕清,仍为御史,官至户部侍郎、广东布政使,后左迁至山西阳和道。与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陈之遴并列“江浙五不肖”。曹溶历仕明清两朝,虽为贰臣,却与明遗民顾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并帮助傅山化解官司。顾炎武与曹溶交情笃厚,《静惕堂诗集》收有曹溶酬赠顾炎武的九题十一首诗。顺治十三年,朱彝尊曾于为曹溶广东布政使的幕僚,其后又随曹溶至山西大同。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曹溶时任山西按察副使,与顾炎武至雁门访李因笃。康熙六年(1667年)秋,告老辞官,从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举博学鸿词科而不就。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广,筑有“静惕堂”。朱彝尊《竹垞诗话》称曹溶“博征文献,集三百年名公卿手书墨迹,装璜成册,多至七百家。”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曹鸣远(?—17世纪),字文季,号篁峙,徽州府婺源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祯十五年(1643年),曹鸣远举应天乡试,次年(1644年)联捷进士,授江西临川县知县。方上任,甲申变作,大盗刘明八乘机连同黄峒、长丰盗贼作乱,推行保甲都纲法,设定方略擒杀盗贼首领平乱。其时福建流寇攻陷光泽、逼近建昌,益王朱慈𤆃告急,副将郭云凤支援后嫌弃赏赐微薄兵变,沿途劫杀进攻,抚州连日无法突围;他监督人民坚守,并向知府请求单人前往郭营,开解对方而解围。临川是福建浙江要冲,人民苦于供应马役,曹鸣远条议官养法改善民弊;隆武年间升为职方主事、兵科给事中。其后他和汪志稷在乐平起兵,被清朝将领抓获后获释,在广信山中得南明朝廷擢任佥都御史,不久改号寄庵,出家为僧,时人将他比为陶渊明。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善人。尔堪父。明崇祯员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历官礼部右侍郎。入清后,复官翰林侍讲学士。晚年隐居东干,自号东干钓叟。卒于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之后。人物简介
曹勋,字允大,号峨雪,晚号东干钓叟,颖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为“会元”,廷试时因得罪丞相,被置于二甲(赐进士出身),由庶常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他少有异资,研讨古今,为文有法,与东林党首领高攀龙交往密切。时魏大中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被逮,他凑钱赋诗,愤泣追送,不顾有侍者在侧。经筵进讲,为怀宗所重视。时官场门户角立,言官相互交恶,曹勋持之以正,竟也遭诽谤,遂乞终养归里。杜门读书著述。明亡,清兵南下,有一清将素重曹勋,告诫士兵不得入其乡。于是四方百姓避兵乱而到他家的很多,他不管识与不识,全都留在家中前后堂,供其宿食。乡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诏征至京,不愿为官辞归。与弟曹炯与族中曹氏子弟16人创办“小兰亭诗社”,一时唱和之盛,罕有其匹。卒年67岁。槜李诗系·卷二十
勋字允大,号峨雪。嘉善人。崇祯戊辰会元。授庶吉士。官至礼部侍郎。时门户角立,勋负时望。在讲筵每隐护正,类侃侃言之。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寻以母丧隐居东干。自署东干钓叟。著有存笥、行笈、未有居、东干诸集。诗以情意为主。近似公安而就纪律者。同馆刘胤平、方肃之辈,同声共响。虽一时风气使然,实得诗人和平之旨。维基
曹勋(?—1655年),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21年),曹勋中式浙江乡试举人(经魁)。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任经筵展书官、当值起居注;崇祯七年(1634年)主持会试,取录得许真等二十一人位名士,后来这些人都以节义显贵。温体仁在朝廷排除异己,他总是公正无私,绝不屈服,暗地补救保护清流,包括章正宸弹劾王应熊通内,在他斡旋才免于入狱,之后他负责册封鲁王朱寿镛,很快请求辞官供养母亲。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詹事府左谕德、左庶子侍读,晋官詹事。弘光帝即位,徵召曹勋和吴伟业,他说:「国难当前,臣子怎能安枕呢!」写诗诀别母亲,诗歌中有「孙儿幸免为徐庶,报国难当是李纲」的句子,得任命掌管翰林院;当时朝廷门户对峙,他在讲筵间直陈问题,但无人听取,因母亲逝世归乡。隆武帝即位,起用他为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福京失守后隐居在松江的干巷,自称「东干钓叟」,不接受清朝荐举,到永历九年(1655年)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89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原名圣臣,一作孺昌,字昌言,一作荩庵,号素功。善制墨,能传程氏之法。康熙南巡,以墨进献,得赐“紫玉光”三字,声名大著。曾创制“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豹囊丛赏”等名墨。其墨庄由歙迁至苏州,又迁至上海,子孙相传,绵延数百年,享有盛誉。曾集士大夫投赠诗文为《曹氏墨林》。
人物简介
维基
曹之锦(1621年3月2日—17世纪),字白公,号制广,河南开封府仪封县人。曹之锦是顺治二年(1645年)的举人,三年(1646年)联捷进士,先在大理寺观政,后获授新泰知县,一心抚循改善地方困穷情况,教士劝农得百姓爱戴。五年(1648年)调任黟县知县,黟县和江西接壤,两地奸民聚集其中,流寇经常骚扰县城,前任因失守被降职,他到任后保持镇静,与人民约定事先布防,流寇亦因此收歛,不久考察以在新泰有疏忽遭罢官,于是萧然回乡,杜门终老。
人物简介
清诗别裁集
字天祺,江南上海人。顺治丁亥进士,官遂安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679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子顾,号顾庵。顺治九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学士。多识掌故。工诗。填词与曹申吉齐名,称南北二曹。罢归后,优游田园间。有《南溪文略》、《南溪词》。(《清史列传》卷七〇)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曹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有《杜鹃亭》、《南溪》、《客装里音》等集。词学图录
曹尔堪(1617-1679) 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善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编修,迁侍读,擢侍讲学士。因受清圣祖赏识见嫉于人,被诬下狱削籍归。优游林泉,吟咏唱酬终老。其诗风格清丽,人许为入大历之室,王士禛选其诗入《八家诗选》。其文沐浴润泽于唐宋八大家。又工词,为柳洲词派主将,与曹贞吉并称"南北二曹",词品在苏轼、陆游之间。有《南溪文略》、《南溪诗略》。词集名《南溪词》。简介
记二十年前,与顾庵相乐也。每当湖山宴集,毫墨淋漓,酒旗歌扇,逢迎不暇,此真少时之极致矣。顾庵既登上第,直内廷,簪笔视草,飞声京洛,忽以细故下吏,放归草庐,而余襆被灌园,已及十载。握手相看,颠毛半白,回思二十年前之乐,恍焉如梦,其能无慨于心乎?独诗歌兴会,至老不衰。予间以花草之馀,度曲梨园,陶写丝竹,而顾庵出所著近词,一唱三叹,遂使铁板承前,红牙侍后,狂奴故态,吾两人可相视而笑矣。予惟近日词家,烘写闺襜,易流狎昵;蹈扬湖海,动涉叫嚣,二者交病。顾庵独以深长之思,发大雅之音,如桐露新流,松风徐举,秋高远唳,霁晚孤吹,第其品格,应在眉山、渭南之间。会须诃周柳为小儿,嗤辛刘为伧父,予又何人,敢与较长絜短哉。假使今日有上官昭容秤量天下,则顾庵必受明月夜珠之宠,而予则纸落如飞矣。又使今日有旗亭妙伎,双鬟发声,则顾庵必擅黄河远上之名,而予且未得书壁。然则顾庵之词,予岂惟不敢望肩背,虽欲品题甲乙,亦不能赞一辞也,盖新城王阮亭亟称之矣,曰学士词,其源出于豳风,一洗郑卫,予尝以为知言。吴门尤侗悔庵撰。清诗别裁集
字子顾,浙江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官侍讲学士。○学士性英敏,所过山川厄塞,无不指掌形势,人与之游,凡姓氏里居官爵与所览诗文,积久不忘,即虞世南之行秘书,可移赠也。诗文顷刻成,同馆无与争捷者。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勋之长子。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两冠阁试,授编修。扈从瀛台南苑,世祖褒问,谕令与吴伟业同注唐诗。丁艰起补,转侍读,旋升侍讲学士。转盼三擢,异数也。性强记,诸琐屑事能举其原委,人一见,辄不忘。若舆图要害、山川形势,指画纤悉,听者神竦,当世以大用期之。无何诖误镌级,寻罢官归。而优游田园,皆二三老友选胜赋诗,间为远游,篇什益富。为诗清洒可讽,与宋荔裳、施愚山、沈绎堂、王阮亭、王西樵、汪苕文、程周量诸公称,海内八家。有南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