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3,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曲琼
清商曲
曲钩
曲临
四曲
隐曲
曲部
曲部
曲法
曲法
采莲曲
曲遂
坊曲
深曲
元曲
《國語辭典》:曲琼(曲瓊)  拼音:qū qióng
玉钩。《楚辞。屈原。招魂》:「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分類:美玉
《漢語大詞典》:清商曲
乐府歌曲名。声调比较清越,故名。据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六类,前三类保存了部分 南朝 民歌。旧题 汉 苏武 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朱自清 《中国歌谣·南北朝乐歌中的歌谣》:“清商曲中,歌谣最多。”
《漢語大詞典》:曲钩(曲鉤)
比喻奸邪。《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鉤者升进重沓。”
分類:奸邪
《漢語大詞典》:曲临(曲臨)
(1).犹俯照。《宋书·谢灵运传》:“仰凭陛下天鉴曲临,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2).屈尊光临。称人来访的敬辞。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中使曲临,弥光函席。”
《骈字类编》:四曲
宋书乐志:魏雅乐四曲:一曰鹿鸣,后改曰于赫,咏武帝;二曰驺虞,后改曰巍巍,咏文帝;三曰伐檀,后省除;四曰文王,后改曰洋洋,咏明帝。又泉志:四曲文钱,旧谱形制类半两肉好,无轮郭。面有四曲文,外向有二字,右类文字,左不可识。
《漢語大詞典》:隐曲(隱曲)
(1).幽深曲折。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处子曰:‘ 阿谷 之隧,隐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浊,流入於海。’”
(2).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而於吏治得失,民生隐曲,曾不一语及之。”
(3).指房事。《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 注:“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 章炳麟 《五无论》:“人若不恶淫者,纳采问名,既公布婚姻之礼,何以夫妇隐曲当在屏蔽之中,不如犬豕之遵大路?”
(4).指阴部。《素问·至真要大论》:“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王冰 注:“隐曲之疾,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
《漢語大詞典》:曲部(麴部)
曲部:1.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 韦公 惊叹久之,遂礼 云封 於曲部。”
(2).歌馆或妓院的代称。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 潮嘉 曲部中,半皆蜑户女郎。”
麴部:亦作“麯部”。指号称曲部尚书的 李琎 。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小建纛旗临麴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清 陈维嵩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词:“麯部休嘲户小也,浮白卷波如渴驥。” 清 曹寅 《雨中李使君饷浙东薏苡酒戏成》诗之二:“麯部譸张乱典型,拟教 甘 石 换茶星。”参见“麴部尚书”。
《漢語大詞典》:曲部尚书(麴部尚書)
唐 汝阳王 李琎 的自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泛春渠《醉仙图记》:“ 汝阳王 璡 ,取 云梦 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麴部尚书’。”
分類:汝阳自称
《漢語大詞典》:曲部
亦作“麯部”。 指号称曲部尚书的 李琎 。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小建纛旗临麴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清 陈维嵩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词:“麯部休嘲户小也,浮白卷波如渴驥。” 清 曹寅 《雨中李使君饷浙东薏苡酒戏成》诗之二:“麯部譸张乱典型,拟教 甘 石 换茶星。”参见“麴部尚书”。
分類:号称
《漢語大詞典》:曲部尚书(麴部尚書)
唐 汝阳王 李琎 的自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泛春渠《醉仙图记》:“ 汝阳王 璡 ,取 云梦 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麴部尚书’。”
分類:汝阳自称
《漢語大詞典》:曲法(麴法)
曲法:枉法。周书·史宁传:“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 寧 还付被讼者治之。” 宋 范仲淹 《再奏进前所陈十事》:“为天下官吏,不亷则曲法;曲法则害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神正直而聪明,亦必不以所爱之故,曲法庇一騶。”
麴法:1.征酒税的法律。新唐书·食货志四:“ 昭宗 世,以用度不足,易京畿近镇麴法,復榷酒以赡军。”
(2).酿酒制曲的方法。宋史·食货志下七:“凡醖用秔、糯、粟、黍、麦等及麴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漢語大詞典》:曲法
1.征酒税的法律。新唐书·食货志四:“ 昭宗 世,以用度不足,易京畿近镇麴法,復榷酒以赡军。”
2.酿酒制曲的方法。宋史·食货志下七:“凡醖用秔、糯、粟、黍、麦等及麴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國語辭典》:采莲曲(採蓮曲)  拼音:cǎi lián qǔ
乐府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江南曲。南朝梁武帝「江南弄」七曲,〈采莲曲〉为第三首。又南朝梁羊侃有爱姬张静婉,美丽善舞,羊侃尝为之制「采莲棹歌」两曲,称为「张静婉采莲曲」。见《乐府诗集。卷五○。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漢語大詞典》:曲遂
曲意顺从。北史·元子思传:“臣 顺 专执,未为平道,先朝曲遂,岂是正法!”
分類:曲意顺从
《國語辭典》:坊曲  拼音:fāng qū
唐朝妓女的居处。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也称为「坊陌」。
《漢語大詞典》:深曲
深微曲折。 清 方宗诚 《记张皋文〈茗柯文〉后》:“ 伯言 才微不逮,而精诣过之,故其文简严高洁,用意深曲。” 清 谭嗣同 《论艺绝句六篇》自注:“新乐府,工者代不数篇。盖取声繁促而情易径直,命意深曲而辞或嘽缓。”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本诗原偏向明快,《涉江采芙蓉》却偏向深曲,各具一格,论定优劣是很难的。”
《國語辭典》:元曲  拼音:yuán qǔ
中国最早的一种戏曲。盛行于元代。可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采七声音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无入声,平声分阴阳,不同于南曲有入声。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也称为「北曲」、「元杂剧」。
《國語辭典》:元杂剧(元雜劇)  拼音:yuán zá jù
中国最早的一种戏曲。盛行于元代,最初为金院本中的一种演出形式。以唱曲为主,剧词、音乐的结构十分严谨。剧本体裁通常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因主唱者不同,可分为末本、旦本两种。也称为「北曲」、「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