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2
词典
3
分类词汇
159
共159,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分类词汇
(续上)
精忠庙
金钱板
梅花大鼓
落子馆
练子嘴
辽宁大鼓
乐亭大鼓
利川小曲
梨花大鼓
《漢語大詞典》:
精忠庙(精忠廟)
清 代 北京 戏曲艺人的团体。性质略似解放前的梨园公会。会首(或称庙首)数人,由 清 廷内务府加委,带有半官性质。名演员 高朗亭 、 程长庚 等曾先后担任会首多年。由于机构设在 精忠庙 内,因以庙名作为会名。
分類:
北京
戏曲
曲艺
艺人
团体
性质
解放
梨园
公会
《國語辭典》:
金钱板(金錢板)
拼音:
jīn qián bǎn
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的曲艺。一个人或两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每唱一段则略有拖腔。为增强音效,其中一块竹板嵌有铜钱之类的金属片,故称为「金钱板」。
分類:
曲艺
演员
打拍子
流行
器具
四川
竹板
上系
贵州
系着
铜钱
金属
《國語辭典》:
梅花大鼓
拼音:
méi huā dà gǔ
一种曲艺。演出时和以三弦、二胡、月琴等乐器,以单人说唱方式演讲故事内容。约起源于清光绪、同治年间。音调柔缓,且多取材西厢记、红楼梦等章回小说,与京韵大鼓相较之下显得幽怨委婉。也称为「梅花调」。
分類:
曲艺
起源
源于
《國語辭典》:
落子馆(落子館)
拼音:
lào zi guǎn
专门上演大鼓书、时调小曲的场所。如:「这家落子馆的收费便宜,所以生意十分兴隆。」也称为「乐子馆」、「坤书馆」。
分類:
北方
方曲
曲艺
杂耍
场所
《漢語大詞典》:
练子嘴(練子嘴)
方言。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 杜鹏程
《保卫延安》
第一章:“有的战士还趁开会前的空子,顺便念几段自己编的快板、练子嘴。”
分類:
方言
民间
流行
曲艺
《漢語大詞典》:
辽宁大鼓(遼寧大鼓)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东北 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 沈阳 、 辽阳 ;南城调流行于 营口 、 海城 ;西城调流行于 北镇 、 黑山 ;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
《忆真妃》
、
《响马传》
、
《蝴蝶杯》
、
《宝玉探病》
、
《孟姜女寻夫》
等。
分類:
旧称
曲艺
《國語辭典》:
乐亭大鼓(樂亭大鼓)
拼音:
lào tíng dà gǔ
清中叶一种起源于河北省乐亭县的曲艺,流行于乐亭、唐山及华北地区。表演形式为一人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演唱,另以三弦或四胡、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东路以乐亭为中心,音调高亢;西路以唐山为中心,唱腔婉转,节奏富变化。
分類:
曲艺
中叶
起源
源于
《漢語大詞典》:
利川小曲
曲艺曲种。曾流行于 湖北 利川 的 茶兴 、 南坪 一带。现知曲牌有
《龙抬头》
、
《龙摆尾》
、
《银纽丝》
等近三十个,联曲体。有坐唱和走唱两种形式。传统曲目有
《十二月》
、
《骂保长》
等。此曲种于解放前即已湮没,解放后被重新发掘。
分類:
曲艺
曲艺曲种
流行
湖北
《國語辭典》:
梨花大鼓
拼音:
lí huā dà gǔ
铁片大鼓的别名。参见「铁片大鼓」条。
分類:
梨花大鼓
曲艺
山东
起源
源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