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指树日
 
李树周柱史
 
指树曰

相关人物
老子


《神仙传》卷一〈老子〉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例句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李树影笼周柱史,昴星光照汉酂侯。 徐夤 府主仆射王抟生日

典故
以手推松曰去

相关人物
龚胜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龚胜、龚舍〉~308~
后岁馀,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光禄大夫孔光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典故
曰利

相关人物
孟子


《孟子注疏》卷一上〈梁惠王章句上〉~9~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典故
子曰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国魏·何晏《集解》:「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例句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贾岛 赠智朗禅师

《國語辭典》:或曰  拼音:huò yuē
或说。《文选。陆机。辩亡论》:「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
《高级汉语词典》:若曰  拼音:ruò yuē
这样说;如果说
《韵府拾遗 月韵》:予曰
诗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漢語大詞典》:一曰
(1).标举项目用语。书·洪范:“五行:一曰水。”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汉 班彪 《王命论》:“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一曰 帝尧 之苗裔。”
(2).犹一说,即另外一种说法。管子·法法:“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於人也。” 尹知章 注:“ 管氏 称古言,故曰一曰。”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採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 管氏 学者传闻不同而竝记之也。”
《韵府拾遗 月韵》:不曰
礼记曲礼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论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高级汉语词典》:制曰
皇帝的诏书上说
《高级汉语词典》:贺曰
赞许地说
《漢語大詞典》:曰若
助词。用于句首。《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 蔡沉 集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周书‘越若来三月’,亦此例也。”
分類:助词
《韵府拾遗 尤韵》:曰修
礼注言养老之衣月制而曰修因年而异也
《漢語大詞典》:读曰(讀曰)
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表示注释古书中的同音假借字。礼记·曲礼上“以箕自乡而扱之” 汉 郑玄 注:“扱读曰吸。”
《骈字类编》:土曰
明一统志土曰山在四川行都指挥司会川卫城东南三十里上产石碌有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