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暗潮
暗淡
雾暗
竹暗
黑暗
暗蛩
愚暗
暗记
昏暗
幽暗
暗地
暗暗
暗昧
村暗
暗锁
《國語辭典》:暗潮  拼音:àn cháo
1.潜伏在底部的潮水。宋。杨万里 过沙头诗:「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也作「暗流」。
2.比喻慢慢兴起的一股势力。
分類:暗中事态
《国语辞典》:暗淡  拼音:àn dàn
不鲜艳、不明亮。如:「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暗淡,你穿显得老气!」也作「暗澹」。
《骈字类编》:雾暗(雾暗)
南北朝 江总 陇头水二首 其二 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
《骈字类编》:竹暗
唐 李白 留别龚处士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國語辭典》:黑暗  拼音:hēi àn
1.不明亮。《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2.风气败坏,没有公理正义。如:「政治黑暗」。
《漢語大詞典》:暗蛩
夜鸣的蟋蟀。 唐 孟郊 《杂怨》诗之三:“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
分類:夜鸣蟋蟀
《漢語大詞典》:愚暗
亦作“ 愚闇 ”。亦作“ 愚黯 ”。
(1).愚钝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勾践 愚黯,亲欲为贼。”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弟以造下行营三座,决然可以制贼而诸将尚不能用之,所谓或执拗不肯相听,或愚闇不能相听,此亦其一节也。”清史稿·巴布海传:“ 巴布海 闻上,上责其愚黯。” 李大钊 《青年与农村》:“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
(2).指愚昧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此盖愚暗之局谈,非达者之用怀也。”
(3).愚昧黑暗。 李大钊 《列宁》:“他们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万家生活的愚暗与不幸,恰是一个绝好的对照。”
《國語辭典》:暗记(暗記)  拼音:àn jì
1.默记。《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2.秘密的记号。《红楼梦》第一○三回:「我故意的一碗里头多抓了一把盐,记了暗记儿,原想给香菱喝的。」《三侠五义》第四回:「你那日行凶之时,已在神圣背后留下暗记。」
《国语辞典》:昏暗  拼音:hūn àn
阴暗不明。《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英烈传》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顽石生成,止有一个洞口,倒影天光,便不十分昏暗。」
分类:昏暗阴暗
《國語辭典》:幽暗  拼音:yōu àn
昏暗不明。如:「幽暗的山谷」。《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臣闻明主不讳讥刺之言,以探幽暗之实。」
《國語辭典》:暗地  拼音:àn dì
偷偷的、私下。《三国演义》第一回:「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文明小史》第六回:「说罢,便命差人暗地查访,不要被他们逃走了。」也作「暗里」、「暗中」。
《国语辞典》:暗暗  拼音:àn àn
1.幽隐、深空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帷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靓深。」
2.个人私下的行动,不必为人见者。《董西厢》卷七:「似恁凄凉何时是了?心头暗暗猜疑,纵芳年未老,应也头白。」《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时下换了素巾青衣,随跟书吏,暗暗出了察院。」
《國語辭典》:暗昧  拼音:àn mèi
1.真伪不明。「暗」文献异文作「闇」。汉。王充《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闇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说也。」
2.隐蔽、暧昧。《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朱秉中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作些暗昧之事。」也指隐蔽、暧昧的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桩事其中必有暗昧,你与我仔细究问,多因是我夫人做下违条犯法也。」《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
3.愚昧。亦指愚昧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三国志平话》卷下:「刘璋暗昧,奸臣弄权。」
4.幽暗不明。三国魏。曹植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骈字类编》:村暗
李商隐晋昌晚归诗见城闲下
《國語辭典》:暗锁(暗鎖)  拼音:àn suǒ
设在隐密处、不为人知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