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晾晒(晾曬)
曝晒;使干燥。 韩少功 《西望茅草地》:“衣已经洗完了,晾晒在猪场边的铁丝上。” 韩北屏 《非洲夜会·双城记》:“﹝我们﹞又看到铁丝网内有些平房住宅,门前晾晒花花绿绿的妇女衣衫。”《新民晚报》1986.9.9:“﹝火腿﹞晾晒四十天,进行‘日光加工’,同时使外表的毛细管封闭。”
《國語辭典》:笋脯(筍脯)  拼音:sǔn fǔ
笋乾。
《國語辭典》:场子(場子)  拼音:chǎng zi
广阔的场所。如称卖艺的场所为玩艺儿场子。也称为「场儿」。
《國語辭典》:倒仓(倒倉)  拼音:dǎo cāng
1.把仓库里的粮食移到另一个仓库。如:「这几天天气很好,适合将仓里的稻谷晾晒后,倒仓到另一处。」
2.戏剧演员喉咙沙哑,唱不出好的声音。清。徐珂《清稗类钞。优伶类。汪桂芬以醇酒妇人死》:「十五后,倒仓闭音,不复能唱。」也称为「倒嗓」。
《漢語大詞典》:桃诸(桃諸)
亦作“ 桃菹 ”。 经过淹渍晾晒,供冬天食用的桃实。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故。”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未雨绸繆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国语辞典》:晒衣场(晒衣场)  拼音:shài yī cháng
供作晾晒衣物的场地。如:「晒衣场上的衣服五颜六色,好似万国旗在风中飘扬。」
《国语辞典》:萝卜乾(萝卜乾)  拼音:luó bo gān
萝卜切条晾晒,微柔软后,用盐和香料搓拌的加工食品。
《漢語大詞典》:榜簇
用竹木条编结的晾晒工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收待霜降。伤早黄烂,伤晚黑涩。榜簇皆须阴中。见日亦涩。” 缪启愉 注:“榜簇……指一种晾晒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