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山水画(山水畫)  拼音:shān shuǐ huà
中国绘画的一种表现类别,起于隋朝,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以各式的皴法与远近法,表现独特的山石纹理与空间感。简称为「山水」。
《漢語大詞典》:静景
幽静的景物。
分類:幽静景物
《漢語大詞典》:黛泼(黛潑)
黛色泼墨。指景物言。 明 杨慎 《为唐池南题〈秋江远眺图〉》诗:“不闻金籟似竽鸣,但见翠微如黛泼。”
《漢語大詞典》:对玩(對玩)
亦作“ 对翫 ”。 谓独自对着景物赏玩;把玩。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喜。”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永对玩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周书·韦夐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乐。”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对翫吟啸,朝夕容与乎其中。”
《國語辭典》:取景  拼音:qǔ jǐng
选取景物做为摄影或写生的对象。如:「这幅作品取景于阳明山国家公园。」「宜兰地区风景优美,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
《漢語大詞典》:勾描
勾勒描绘:用细线条把景物的轮廓~出来。
《国语辞典》:补景(补景)  拼音:bǔ jǐng
绘画中点缀性的景物,通常是在大体完成后,补充构图不足的点景。
《漢語大詞典》:霞焰(霞燄)
亦作“ 霞焰 ”。 如火的彩霞。亦以形容景物。 唐 刘言史 《山寺看海榴花》:“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唐 姚鹄 《奉和秘监从翁夏日陕州河亭晚望》:“霞焰侵旌旆,滩声杂管絃。” 唐 无可 《寄题庐山二林寺》诗:“嵐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
见“ 霞燄 ”。
分類:彩霞景物
《國語辭典》:反差  拼音:fǎn chā
摄影上指底片或照片色调范围,亦即明暗对比。如明暗之间相差甚大,称为「高反差」或「硬调」;如明暗差甚少,则称为「低反差」或「软调」。
《漢語大詞典》:一年景
宋 靖康 时织物或服饰之图案,一幅中兼备一年四时的景物,故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时,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物,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併为一景,谓之一年景。”
《漢語大詞典》:写真图(寫真圖)
(1).画像。 宋 孙甫 《唐史论断·册忠王为皇太子》:“ 开元 十七年, 忠王 领 河北 元帅,与百官相见。 张説 退而言曰:‘尝观 太宗 写真图, 忠王 奇表,实类 圣祖 ,社稷之福也。’”
(2).指描绘实在景物的图画。 唐 李白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闻君写真图,岛屿备縈迴。”
《漢語大詞典》:地景
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成玄英 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復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上座监斋某等,并流廻左映,策地景於丹田;浩气中升,养天倪於紫室。”
指点缀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其彩画廓墙:一为进贡、奏乐、仙人、山水、树木、桥梁、彩云、地景;一为十王、司主、诸星、童子、插屏、帐幔、墙垣,地景。”
《漢語大詞典》:玩境
观赏景物。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沿洄方翫境,鼓角已登城。”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息阴常仰望,翫境几徘徊。”
分類:观赏景物
《國語辭典》:田园诗(田園詩)  拼音:tián yuán shī
以田园为题材,描写田园风光、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为一种田园文学。此类诗的特色为自然恬淡、洋溢著宁静、旷放的趣味或对已失落的理想、纯洁世界所作的回顾与想像。如晋人陶渊明、古希腊人狄奥克利斯等,其诗篇多叙农村风物,故文学史上有「田园诗」之称。
《漢語大詞典》:迷淡
景物模糊浅淡。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秋况消踈,远村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