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普天
(1).整个天空。 汉 扬雄 《长杨赋》:“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2).遍天下。亦指遍天下的人。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孔庙废塑像:“至 嘉靖 初, 永嘉 用事,而普天塑像被毁矣!” 鲁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他不但不被普天同愤,且可以大呼‘打倒……严办’者。”
《國語辭典》:普贤(普賢)  拼音:pǔ xián
一位大乘佛教的菩萨。是菩萨大行的代表。在中国佛教图像,常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其塑像多骑白象,与左胁侍文殊骑狮子相对。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分類:佛教菩萨
《國語辭典》:普照  拼音:pǔ zhào
普遍照耀。《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好处。」
《漢語大詞典》:普济(普濟)
普遍济助。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十:“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
分類:普遍济助
《國語辭典》:赞普(贊普)  拼音:zàn pǔ
唐代吐蕃君长的称谓。《新唐书。卷二一六。吐番传上》:「其俗谓彊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那吐蕃一时无措,大败亏输,被韦皋追逐出境,直到赞普新筑的王城,叫做末波城。」
分類:吐蕃君长
《漢語大詞典》:普门(普門)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韵府拾遗 寒韵》:普安
见上
《國語辭典》:普陀  拼音:pǔ tuó
普陀山的简称。参见「普陀山」条。
《国语辞典》:普光  拼音:pǔ guā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玄奘弟子。担任玄奘译经的笔受。著有《俱舍论记》三十卷、《俱舍论法宝宗原》一卷。也称为「大乘光」。
《漢語大詞典》:普施
普遍施与。晏子春秋·问上七:“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於民而普施之。”史记·五帝本纪:“ 高辛 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晋书·礼志上》:“地德普施,惠存无疆,乃建太社,保佑万邦。” 唐 吕令则 《义井赋》:“饮之则长鸣而忘其苦辛,酌之则充量而欣其普施。”
《漢語大詞典》:普化
广施化育。 唐 吕岩 《百字碑》诗:“阴阳生復返,普化一声雷。”
分類:广施化育
《國語辭典》:普及  拼音:pǔ jí
遍布,遍及于一般。如:「教育普及」。
《漢語大詞典》:普恩
普施的恩泽。指皇恩。 唐 白居易 《神策军及诸道将士某等一千九百人各赐上柱国勋制》:“念天下材力之将,勇敢之士,进有征讨之苦,退有守捍之勤,藏之中心,何尝暂忘?而亟因大庆,思洽普恩。” 唐 薛逢 《元日楼前观仗》诗:“欲识普恩无远近,万方欢忭一声雷。”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咸康 末, 小魏公 沆 自闕下黜 循州 佐……未几, 沆 以普恩还京,命 隐 ( 郑隐 )偕行。”
《漢語大詞典》:普洽
犹遍及;普施。《后汉书·和帝纪》:“ 孝章皇帝 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海内乐业,大化普洽。”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德礼既普洽,川岳徧怀柔。”《宋史·乐志十三》:“鸿霈普洽,言归端门。”
分類:遍及普施
《國語辭典》:普请(普請)  拼音:pǔ qǐng
中国禅宗集结僧众一起劳动,称为「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