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日本使臣。一云名普福,或云即嗐哩嘛哈。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二四
蔡普和,粤人,爵里未详。事见清温汝能编《粤东诗海》卷一二。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公普,有《担簦集》。
郑德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崇安人,号景厓。聪敏强记,极意学诗,与赵若概、范师孔等酬唱。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普,字愿海。广州人。俗姓朱。求天然老人出世受具,入侍丈室,充丹霞化主,后归终雷峰。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释德潮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德潮。号普光。姓陈。其先浙人。国初。从父廉宦游。遂家于蜀。师生多异徵。出俗。从珠玉山无际禅师游。三年。得际首一肯。乃入永兴山。卓庵居静。草衣木食。造诣难量。山高峻苦无水。师入定。觉石中泠泠声。随以杖点之。泉涌出。今耳泉是也。且预知未来事。奇迹颇多。师固自秘之。人不得而传。八十九而寂。
释普亮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四
释普亮,未知何许人。识怀温敏,风仪遒远。弱冠剃染,慧解兼人,博涉内外,独契真如,而道贵利他,更思弘济,振锡荆楚,卜居妙峰山,创建兰若。其山在远安城外五十里许,地隔尘嚣,林壑深秀,乃刳辟荒坏,剪除榛秽,道流引渠,寥廓泓漾。俯视澄清,镜空心澈,诚安禅之福地,初启之灵源也。天顺丁丑,奉礼部劄付敕赐额曰福河。亮亦深蒙褒许,自是厥后,神宇栉比,堂殿相望,弥漫山阿,萦回河岸。一时士大夫归向,玄素蒸蒸,宏护之雄,莫之与京。隆庆初,有弘参、深润者,重振家声,高大楼观,覆以琉璃。法席所宣,直阐向上,开悟来学,亦临济之秀,法教光显,实寄其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释普照,未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初梁武帝时,有释宝志者,屡见神异,卓锡斯山,故旧有志公庵。明嘉靖时,圯废已久,荆榛丛杂,狼虎窟之,人不敢近。照乃审迹寻址,燔其林莽,搆庐而居,纂修其绪。虎犹群聚,高据洞穴。照断臂祭之,虎乃散去。人谓诚心所感,自是游迹复通,志公之业,赖以弗湮。至万历间,其徒明律复张拓之。后妙峰液铜为殿,卜吉山中。明律以庵基山场田亩,悉献之。而宝华山之名始著。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奸僧
文定王后。颇尚佛事。有僧普雨者。能文。解佛经。夤缘宫禁。广设道场。其费万计。及文定升遐。台谏与太学生。连章请诛。命流于济州府。使边协因事杖杀之。林快之。先是用普雨。设两宗禅科。至是并罢之(芝峰类说)。 明宗朝。妖僧普雨。久作报恩寺住持。欲移中庙陵寝于寺侧。以固其寺之势。乃诳惑文定王后。谓宣陵近处有吉兆。请迁中庙山陵于其地。文定信之。元衡逢迎慈旨。胁持诸大臣安玹等依阿不敢违。遂成迁陵之计。将于文定百岁后。使得同兆。而地势卑下。每年江水涨入。故文定之丧。不得已更卜他处。物议皆欲迁陵。而以再迁为难而止(石潭日记)。 中庙初葬高阳。与禧陵同茔。壬戌元衡力赞文定。迁于汉滨卑湫之地。人莫敢言。世传。迁陵时哭声自圹中出。役者无不闻。翌年顺怀世子卒。越二年。文定升遐。又二年。明庙升遐。人谓迁陵之咎。至壬辰。靖陵被倭发掘。臣民之至痛。尚忍道哉(芝峰类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元翰。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清江知县,擢御史。张居正讽圻攻赵贞吉,不应。高拱为圻座主,以为圻与徐阶同乡而不助己,以此积忤。出为福建按察佥事,复为忌者排挤,谪邛州判官。后历官至陕西布政参议。乞养归,筑室淞江之滨,种梅万树,名梅花源。专心著书,有《续文献通考》、《东吴水利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翰,上海人。嘉靖乙丑进士,知清江万安二县擢御史历湖广提学佥事升陜西参议有洪洲类槁
维基
王圻(1530年—1615年),字元翰(或符翰),号洪洲,或号普始,明朝南直隶嘉定县江桥人(一说上海县人,两地现今均属上海市)。政治人物、学者、藏书家。王圻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联捷考中会试二百八名,廷试三甲一百五十名进士,礼部观政,本年八月授江西清江知县,四十五十一月改万安县,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擢云南道监察御史。因敢于直言,与首辅高拱意见不合,四年二月出为福建佥事,十二月降为邛州判官,六年七月升迁进贤县知县。万历三年(1575年)九月复除曹县知县,四年八月升开州知州,六年升靖州同知,九年十一月升湖广佥事,十年九月改任本省提学佥事,十三年十月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十四年正月致仕。王圻晚年辞官归隐,专事写作。在诸翟靠近吴淞江的地方种植万株梅,谓之“梅花源”,自号“梅源居士”。是当时松江府四大藏书家之一。。
钱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钱普(1541年—?),字以德,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军籍。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三百八十八名,三甲第十九名进士。万历五年(1577年)任直隶真定府知府。
陈所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所闻(?—1598年),号普斋,河南归德府考城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历山西翼城县知县,升户部主事。戊戌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号寄庵。南海人。俗姓陆。憨山大师弟子,后居诃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朗先,字元晖,秀水人,万历丁未进士,由部曹拜大中丞,巡抚登莱。中谤被逮,卒于狱,籍其家。按朗先筮仕至终,其救荒转饷、筹海厉兵,皆功在社稷。特以赋性耿介,不乐阿比,遂致贾祸,君子冤之。
维基
陶朗先 (1579年—1625年),字元晖,号开普,浙江秀水县(今属嘉兴市)人,寓居吴江,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四年浙江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三十九年执掌芜湖关税收,升屯田司郎中。四十一年调任山东登州府知府。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以考绩第一,升任山东按察司驿传道副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兼登莱海防道,加兼海运按察使。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擢升首任登莱巡抚。二年因广宁大败,御史陈保泰疏参登抚陶朗先与赞画何栋如欺君盗饷,被逮入狱,命户科右给事中李春烨勘问,天启五年三月,刑部疏奏问过犯官陶朗先侵盗饷银四十万二千七百二十七两,监候追赃。得旨:著该部上紧,立限严追,其各犯未还银两,并著该抚按作速追完具奏。寻死于狱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普义,字了乘。姓胡氏,古陆人也。髫年祝发,顺时进具,勤习三学,博览群经。壮岁游方,饭众庐山,见真面目,如识本来。浮江东下,循海而南,瞻礼补陀,还至金陵。请求藏典,跋涉山川,护经回寺。万历丙辰,创建弥陀院,劬劳三载,上下堂寮,左右楼阁,莫不轮奂双美,金碧交辉。复铸三大士金身,刻彩十六佛龛,增置田畴,裕蓄香积。夷陵徵士雷思沛为之碑文,玉泉无迹禅师著有《弥陀院记》,并垂久远,足示来兹。义虽传临济,而夕梵晨钟,数豆念佛,清心自课。邑侯张公题所居曰“庄严净土”。盖知其回向證愿,已具极乐玄猷,所诣既成,蝉脱而去。其芳模硕德,备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