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公普  拼音:gōng pǔ
台湾习俗将中元普渡时,由寺庙所主持的祭典仪式称为「公普」;而民间所祭则称为「私普」。
《国语辞典》:普陀山  拼音:pǔ tuó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定海县,为舟山群岛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观世音示现说法的道场。岛中大小寺院凡三百馀,佛塔十二座。是著名的佛教胜地。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六。普陀》:「南海普陀山,梵云:『补怛落伽』或曰:『怛落伽』或曰:『补涅落伽』。音虽有殊,而译以汉文,则均为『小百华树山』。实则一海岛也。」也称为「普陀」、「普陀洛伽山」。
《骈字类编》:化普
梁简文帝大法颂:文同海截,化普龙乡。
分类:化普
《漢語大詞典》:普降
雨雪大范围地普遍降下。例如:普降瑞雪;普降喜雨。
《漢語大詞典》:洽普
普及,遍及。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饗兹万国,以肃成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
分類:普及遍及
《漢語大詞典》:普广(普廣)
普遍,广泛。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但自 晋 至 齐 ,达於 梁 朝,《华严经》类之研究仍不普广。”
《國語辭典》:普洱茶  拼音:pǔ ěr chá
产于云南省普洱山的茶。性温味厚,可助消化。主要有沱茶、方茶、紧茶、饼茶等。以沱茶最著名。
《漢語大詞典》:普尔(普爾)
即普尔钱。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今则自 哈拉沙拉 以东皆用通宝,无普尔矣。”
分類:普尔钱
《國語辭典》:普法  拼音:pǔ fǎ
1.三阶教对修行方式、态度的一种方法。分为普法和别法两类,普法是指对法不分大、小乘,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这是第三阶众生最适合修行的方法。
2.指普及法律知识。
《骈字类编》:洋普
宋史乐志:天人和同,恩泽洋普。
《国语辞典》:普庵咒  拼音:pǔ ān zhòu
乐曲名。在古琴曲、琵琶曲、弦索曲、南管曲中皆有相同名称的曲。〈古琴曲普庵咒〉相传为明李水南所作。全曲共分十二段,上段段末与下段段首都接以相同的曲调,反覆连绵,在琴曲中颇具特色。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使人听来身心俱静。〈琵琶曲普庵咒〉最早见于华秋蘋所编《琵琶谱》。华氏谱收有两首同名曲,一是杨廷果所作的〈小普庵咒〉,一是陈牧夫传谱的〈大普庵咒〉。
《漢語大詞典》:普赉(普賚)
普遍赏赐。梁书·武帝纪上:“监所责民,蠲復二年。并普賚内外从官军主左右钱米各有差。”
分類:普遍赏赐
《漢語大詞典》:普六茹
亦作“ 普陋茹 ”。 鲜卑 诸姓之一。 北魏 孝文帝 改 茹氏 。 隋文帝 之父 杨忠 曾因功被赐姓 普六茹 。见魏书·官氏志隋书·高祖纪上
分類:鲜卑
《漢語大詞典》:普宴
普遍安乐。 晋 傅玄 《阳春赋》:“乐仁化之普宴兮,异鹰隼之变形。”
分類:普遍安乐
《国语辞典》:普桑  拼音:pǔ sāng
Nicolas Pousin
人名。(西元1594~1665)法国画家。画风受荷兰传统的风格主义,和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绘画影响。西元一六二四年在罗马习画时,曾用古典主义精神对抗流行的巴洛克浮华画风。成名后的普桑,受到法王路易十三的聘请,回国当宫廷画师。因遭其他法国画家嫉恨,便又回罗马,并度完了他的馀生。晚期作品多以古典神话和圣经为题材,主要代表作有〈拜因的妇女被劫〉、〈亚卡第亚的牧人〉、〈四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