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55 【介绍】: 五代时僧。晋州洪洞人,俗姓茹。少于本州出家,暗诵诸经,明持秘咒。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复于睢阳龙兴寺讲训。历游陈蔡间,随缘化导。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归晋州,住慈云寺。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自请于广胜寺焚身供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姓茹氏。晋州洪洞人。少从乡里慧澄法师出家。诵经持咒勤至。既薙落受具。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舍利。听采睢阳。赴讲龙兴寺。其禀承传授。皆可尚。随缘奖导于陈蔡曹亳宿泗间。卒行化汴京。复归乡里。住慈云寺。会郡守杨君。迎请凤翔真身塔。为民祈福。于是投牒乞自效。塔时奉安广圣寺。显德二年四月八日。静于塔前。焚身供养。仍发愿曰。当舍千身。期登正觉。今始千身之一也。即坐薪龛。自抛火炬。哀恸之声四合。烟𦦨炽然。云物日色昏浊。春秋六十有九。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普静。姓茹氏。晋州洪洞人也。少出家于本郡惠澄法师。暗诵诸经明持秘咒。思升白品愿剪青螺。既下方坛而循律检。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乃于睢阳听涉。赴龙兴寺讲训徒侣。若鳣鲔之宗蛟龙焉。又允琴台请转梵轮。安而能迁复于陈蔡曹亳宿泗。各随缘奖导。回于今东京扬化。善者从之。晋天福癸卯岁。心之怀土还复故乡。遂断食发愿。愿舍千身速登正觉。至周显德二年。遇请真身入寺。遂陈状于州牧杨君愿焚躯供养。杨君允其意。乃往广胜寺。倾州民人。或献之香果。或引以幡华。或泣泪相随。或呗声前导。至四月八日。真身塔前广发大愿曰。愿焚千身。今千中之一也。徐入柴庵自分火炬。时则烟飞惨色香霭愁云。举众叹嗟群黎悲泣享寿六十有九。弟子等收合馀烬供养焉。
司徒诩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959 【介绍】: 五代时清河郡人,字德普。少好读书,通《五经》。后唐明宗镇邢台,命试吏于邯郸,历永年、项城令,有能名。累迁兵部员外郎。入后晋,历刑部郎中、左散骑常侍、工部侍郎,历知许、齐、亳三州事。后汉初除礼部侍郎、拜太子宾客。后周世宗时为太常卿,后因足疾以本官致仕卒。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诩。汉乾祐三年官礼部郎中。
滕中正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91 【介绍】: 宋青州北海人,字普光。后周时累官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宋太祖乾隆五年以侯陟荐,入为殿中侍御史。太宗时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累官权御史中丞,出知河南府。官终判留司御史台。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9—985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杭州馀杭人。幼出家于馀杭东山朗瞻院,通贯三学,了达性相。天福中游方抵天台山,参德韶国师,遂承法印。后周世宗显德间居杭州五云山。钱俶召赐紫,署普觉大师,命住临安功臣院。宋太祖乾德初,为筑云栖寺。其地多虎,志逢能驯之,世称伏虎和尚。开宝初,住持普门精舍。四年,固辞归山,住五云山华严道场。卒谥普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志逢。馀杭人氏。生而恶荤。肤体香洁。出家于临安之东山。通贯三学。晋天福中。参天台韶国师契悟。一日入普贤殿宴坐。倏有神人跪膝于前。师问为谁。曰。护戒神也。师曰。吾虑宿愆未殄。汝知之乎。曰。师有何罪。唯小过耳。师曰。何也。曰。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常辄弃之。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悉饮之。吴越王闻其名。赐召紫衣。署普觉号。命住功臣山。开宝初。忠懿王建普门精舍。请扬宗要。为开山始祖。四年。以老固辞。时大将凌超以五云山新创华严道场奉施为终老之所。出入𢹂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每迎之。载以还山。雍熙二年示寂。 赞曰。 荤血之味  生所弗知  虎不得肉  犹己饥之 妥尾出林  迎载而归  孰云异类  感化一机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志逢。馀杭人也。生而恶荤。肤体香洁。出家于临安之东山朗瞻院。通贯三学。尝梦升须弥山。睹三佛列坐。初释迦次弥勒。皆礼其足。惟不识第三佛。但仰视而已。时释迦示之曰。此是补处弥勒师子月佛。师方作礼。觉后因阅大藏经。乃符所梦。游方见韶国师于天台。契悟。一日入普贤殿中宴坐。倏有一神人。跪膝于前。师问。汝其谁乎。曰。护戒神也。师曰。吾患有夙愆未珍。汝知之乎。曰。师有何愆。唯一小过耳。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尝倾弃之。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洗钵水尽饮之。积久因致脾疾。十年始愈。吴越国王。向师道风。召赐紫衣师号。命住功臣院。开宝初。忠懿王建普门精舍。请师为开山。举扬宗要。开宝四年。师固辞解院。愿栖老林泉。时大将凌超。于五云山创院。奉师为终老之所。五云多虎。师每𢹂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辄驯伏。日暮还山。虎迎之。骑以归。故世称伏虎禅师。一号大扇和尚。雍熙二年示寂。寿七十七。塔曰宝峰常照。
普静觉 朝代:后梁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普静院常觉禅师。陈留人也。生李氏。幼习儒。绝无干禄意。志乐山水。颇务游观。至庐山归宗。适弘章禅师开法。乃言下有省。固求出家。未几。章将顺寂。命师前。抚之曰。汝于大法有缘。后济度无量。吾呼吸间人耳。不能遂汝志。即以披剃事。嘱之门人。章乃寂。师至梁乾化二年落发。明年纳戒于东林甘露坛。寻游五台。抵上都。干丽景门外。独居二年。有比邻张生者。清信士也。屈师供养偶榻焉。其家至深夜。与妻窃窥之。见师体遍满榻中。头足俱出榻外。生大惊。及令奴婢视之如常。生倍加信。敬曰弟子。夫妇偕老。愿割宅前区。以裨丈室可乎。师欣然受之。后唐天成三年。遂成大院。赐额曰普静。师以时机浅昧。难任极旨。苟启之非器。谤讟由生。未若不言之为愈。于是每月三八日。随缘行施。僧俗受惠者。以万计。尝谓诸徒曰。但得慧门无壅。则福何滞哉。一日给事中陶谷。入院见师所为。因问曰。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今目前纷然。如何离得。师曰。给事见个甚么。陶欣然仰重。自是王公大人。屡荐章服师号。皆却不受。以开宝四年冬。右胁而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惠明。五代时僧。杭州钱塘人,俗姓蒋。研核三学,渐入精微。游闽越,至抚州礼法眼文益,遂皈依禅宗。后归浙,隐天台白沙,善机锋,时谓为魔说。乾祐中出山,翠岩令参请其住思宪院。吴越王钱弘俶延请其住杭州大报恩寺,赐号圆通普照禅师。后周世宗显德中卒。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慧明。俗姓蒋。钱塘人也。研覈三学渐入精微。后登闽越殆至临川。礼文益禅师深符正理。悟先所宗不免生灭情见。后回浙隐天台白沙立草寮。有雪峰长庆之风。到者皆崩角摧锋。谓明为魔说。汉乾祐中自山出时。翠岩参公率诸禅伯。于僧主思宪院定其臧否。明之口给无能挫衄。寻汉南国王钱氏造大报恩寺。请以住持。假号圆通普照禅师。然行玄沙正眼非明曷能致此。显德中卒。时酷暑俾欲葬之。有弟子永安曰。知师唯我也。请焚之得舍利五色。一皆圆净。初明炼指为灯。于天台供养。后相继烧三指而勤持课。胁疏衽席。时说法焉。性且刚直言多忤物。是其所短也。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慧明。蒋氏子也。幼岁出家。三学精练。过临川谒法眼。豁然有省。回鄞水。庵居大梅山。吴越部内。禅学虽盛。而以玄沙正宗。筑之阃外。师欲整而导之。一日有禅者至庵。师问曰。近离何处。对曰成都。曰上座离成都到此山。则成都少上座。此间剩上座。剩则心外有法。少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禅客莫能对。又迁止天台白沙庵。有彦明道人者。俊辩自负。来谒师。师问曰。从上先德有悟者否。对曰有之。曰。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举手指曰。只今天台山嶷然。知何得销殒去。明张目直视遁去。钱忠懿王。延请问法。命住崇资院。盛谈玄沙法眼宗旨。自是他宗泛学。皆寂然宾服矣。一日忠懿王为法集大会诸山。师问诸老宿曰。雪峰塔铭云。夫从缘而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而有者。历劫而长坚。坚之与坏。即且止。雪峰只今在何处。老宿不能对。王大说。署圆通普炤禅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普瑞,字雪庭,别号妙观,榆城人。童时日记万言,因读《华严》至“若有如是如是思维,则有如是如是显现”处,豁开心地。后见皎渊,为之印可。皎渊为普济庆光弟子,济与净妙澄同开水目山,山旧无泉,济以杖卓之,泉随涌出,世称卓锡泉。段氏为建梵宇,赠澄号曰“净妙”,济号曰“庆光”。皎渊初参济时,便问如何免得生死,济以扇击案,渊忽然有省,遂嗣其法水目山,广导诸方,朝野尊仰。瑞既承渊付属,南诏信从为建再光寺以居之。瑞澄心妙悟,深入玄理,闭户著书,兀坐终日,积诚相感,常梦与清凉贤首华严诸祖共语。撰《华严悬谈会玄记》四十卷,今在藏帙。又诵《金刚经》有白光如轮,久而不散。瑞虽印心南宗,而恒阐《华严》为业,尝于水目讲经,感金甲神人示像。所著有《楞严纂要》十卷,《金刚方语》一卷,馀有《华严心镜》、《元谈辅翼》及《外集》诸书,皆发明宗旨,开悟后学。每登讲席,发音硁硁,弘纲微绪,莫不毕宣,听者悦怿,四众归心。讲堂之外本无池沼,芳草丛中忽生莲花,时人嗟叹,以为瑞应。后无疾而逝,荼毗获舍利甚多,莹然耀目,建塔奉之。其嗣法弟子有黄龙无相,与净众寺无相嗣五祖者同名,彼见《高僧传》第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79 【介绍】: 宋僧。陆泽人,俗姓张。尝至五台山华严寺,师事超化大师。又从崇法大师传《唯识论》,历数稔,精通所学。太祖时,赐号宣教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张氏。深州陆泽人。幼事五台华严寺超化大师出家。性尤强记。凡百章疏一览即了。不数稔获青蓝之誉。且删多补少。成贞辨钞。为四卷以行世。开宝间。诏赐紫衣。号宣教。太平兴国四年七月四日。示疾。终于净土院。寿六十三。腊四十三。树塔葬舍利于龙门山宝应寺之西阜。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普胜。姓张氏。深州陆泽人也。幼岁情爱媮薄。俄决志趋五台山华严寺。师事超化大师。或问之曰。子胡以越山踰域而求出家。彼饶阳者岂无仁祠哲匠乎。胜对曰。附神骥可以日千里矣。某知妙吉净刹感徵胶戾令我小凡速成果證。可不是乎。众耹斯说。曰任气小儿有此高识。我曹俱弗如也。胜曰。某非衽金革死而不厌之徒。也。愿入慈门而思利物耳。迨乎受具南临潞府讲通上生经矣。闻崇法大师传唯识论盛化洛都。往从学焉。凡百章疏经目便识之。不几稔閒习通精赡。胜所传者中山贞辩钞讲多误失所。然昌言曰。繁略不均解判非当。乃删多补少为四卷行于世。太祖神德皇帝赐紫衣。师号曰宣教也。以太平兴国四年秋七月四日示疾。终于净土院。亨寿六十三。坐四十三夏。门人等收舍利葬于龙门山宝应寺西阜。建塔旌表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2—992 【介绍】: 宋幽州蓟县人,后徙家洛阳,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建议速平李筠之乱,从征上党,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又请速平李重进之乱。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代范质为相。参预北宋初年各项重大策令之制定,如罢宿卫、节镇兵权,以文臣知州;诸州置转运使、通判以集中政权和财权;先平南方后定北边等。太祖晚年渐失宠,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朝两度入相。淳化三年以病老致仕,封魏国公。卒谥忠献。
全宋诗
赵普(九二二~九九二),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仕后周。入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为右谏议大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年,为检校太保,充枢密使(同上书卷三)。乾德二年(九六四),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开宝六年(九七三),出为河阳三城节度、同平章事(同上书卷一四)。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召为太子太保。六年,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同上书卷二二)。八年,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雍熙四年(九八七),移山南东道节度,改封许国公,兼中书令。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忠献。《宋史》卷二五六有传。
全宋文·卷四三
赵普(九二二——九九二),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后迁洛阳。周显德中,赵匡胤辟为幕僚,任节度推官、掌书记。参与策划陈桥兵变。入宋,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代范质为相,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五年春,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太祖视为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之。太祖晚年,宠任稍衰,出为河阳三城节度。太宗时,复为相,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出为武胜军节度,移山南东道节度,改封许国公。后册拜太保兼侍中。淳化三年春,拜太师,封魏国公致仕。七月卒,年七十一。谥忠献。《宋史》卷二五六有传。
王怀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至道三年(997)任环州知州。咸平四年(1001)闰12月流贺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开元,号普慈,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普公。工诗及草书。徽宗召入禁中,问涛孰师,对曰无师,不称旨而退。晚年困踬,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
全宋诗
刘涛,字普公,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一作南安(今福建南安西北)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昌言曾孙(同上书作昌言孙)。工诗及草书。苏轼尝跋其书,谓奇逸多才。徽宗召入禁中,以不称旨而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晚年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崇,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住庆元府育王寺,称野堂普崇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善清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初,住澧州钦山寺,称乾明普初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夹山纯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普观,号光前无际大师。弘扬《华严》,讲说多年,著有《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释摩诃衍论记》、《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均存)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