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普耳
普及版
普及本
普济群生
普济堂
普济众生
普客
普快
普陋茹
普讯
普小
普席
普屯
普碌碌
普罗列塔利亚特
《漢語大詞典》:普耳
即普尔钱。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西域 贡赋,以钱折粮,名曰腾格,又名普耳。”参见“ 普尔钱 ”。
分類:普尔钱
《漢語大詞典》:普尔钱(普爾錢)
清 代 新疆 、 西藏 地区通行的钱币。 乾隆 时在 阿克苏 设局制造,质以红铜为之,正面书“乾隆通宝”,背面标“阿克苏”,左满文,右维吾尔文。重二钱,每钱五十文。 嘉庆 以后所铸,仍多用 乾隆 字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西域赤铜普尔钱,一当内地之五。”参阅《清文献通考·钱币五》《清续文献通考·钱币一》
《漢語大詞典》:普及版
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國語辭典》:普及本  拼音:pǔ jí běn
由出版社所发行,在原版外,发行用纸较差、开本较小、装订从简、价格较廉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國語辭典》:普济群生(普濟群生)  拼音:pǔ jì qún shēng
佛教用语。佛视芸芸众生,营扰如在海中,施大法力救济,使登上彼岸。《孤本元明杂剧。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也作「普济众生」。
《漢語大詞典》:普济堂(普濟堂)
清 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 康熙 四十五年,京城 广寧门 外,士民公建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於此。司其事者,殊为可嘉。”
《國語辭典》:普济众生(普濟眾生)  拼音:pǔ jì zhòng shēng
佛家用语。指佛施展法力,援救众生脱离苦海,使登彼岸。《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张应》:「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也作「普济群生」。
《高级汉语词典》:普客  拼音:pǔ kè
普通旅客列车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普快
火车的普通快车的简称。《新民晚报》1987.4.29:“十分钟后,还有一列普快开往 上海 。”《新民晚报》1987.10.23:“我是利用假日去探亲,偕同妻女去 北站 赶乘2时17分开的302次 沪 宁 普快的。”
《漢語大詞典》:普陋茹
见“ 普六茹 ”。
《漢語大詞典》:普六茹
亦作“ 普陋茹 ”。 鲜卑 诸姓之一。 北魏 孝文帝 改 茹氏 。 隋文帝 之父 杨忠 曾因功被赐姓 普六茹 。见魏书·官氏志隋书·高祖纪上
分類:鲜卑
《高级汉语词典》:普讯
遍及;普遍
《漢語大詞典》:普小
普通小学。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土地改革后, 郭振山 倡议在 官渠 岸修一所普小,让稻地的贫雇农子弟在文化上翻身!”
分類:普通小学
《高级汉语词典》:普席
全席
《漢語大詞典》:普屯
复姓。 北周 辛威 以累有成功,赐姓 普屯 氏。见北史本传。
《國語辭典》:普碌碌  拼音:pǔ lù lù
拟声词。形容由于不停地滚动所发出的声音。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交秦□,□微臣,普碌碌推出狱门。」也作「扑簌簌」。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普罗列塔利亚特(普羅列塔利亞特)
法文prolétariat、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原指古 罗马 社会的最下等级。今指无产阶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东京通信〉按语》:“又讲趣味,乞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暂且恕之。”亦省作“ 普洛 ”、“ 普罗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现在的统一战线-- 中国 的和全世界的都一样--固然是以普洛为主体的,但其成为主体,并不由于它的名义,它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而是由于它的把握现实的正确和斗争能力的巨大。” 冰心 《南归》:“有许多新名词,我们还是先从她口中听到的,如‘普罗文学’之类。”